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地

鎖定
漢地,最早僅僅是指漢朝的領土 [1]  ,後來演變為漢族地區的代稱 [2]  。古代漢族地區的地理範圍等同於“九州”(赤縣神州 [3-6]  ,是漢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3]  [7-9]  ,故又稱為“漢地九州”。 [10-11] 
現代漢族地區的總面積超過480萬平方公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少數民族聚居地相區別。
又別稱為漢界 [12] 漢國 [13] 漢土 [14]  、漢境 [15] 
中文名
漢地
外文名
China proper [16] 
出    自
《北史卷二十一·列傳第九崔浩》
含    義
漢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同義詞
赤縣神州九州
歷    史
約2000年前的漢晉至今
相    關
藏地、蒙兀兒斯坦

漢地漢朝領土

包括:司州司隸校尉部)、冀州、幽州、徐州、青州、兗州、幷州、豫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州,以及西域長史府。

漢地漢族地區

漢地“漢地”例子

【1】在晉代,轄有齊國、濟南郡、樂安國、城陽郡、東萊國、長廣郡六郡的青州與轄有臨賀郡、始安郡、始興郡、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桂林郡、高涼郡、高興郡、寧浦郡十郡的廣州同屬於漢民族地區 [17] 
【2】北魏明元帝對崔浩曰:“卿謂先帝如何?”崔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樸之人,南入漢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舜、禹齊烈,臣豈能仰名。”戈壁以南屬於漢民族地區。 [18] 
【3】後晉開運三年三月,耶律德光在湯陰縣愁死崗上,對宣徽使高勳曰:“我在上國,以打圍食肉為樂,自及漢地,每每不快,我若得歸本土,死亦無恨。”高勳退而謂人曰:“其語偷,殆將死矣。”,不久,在開運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耶律德光卒於欒城縣殺胡林。契丹人破其屍,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之為“帝羓”焉 [19] 
【4】契丹可汗耶律璟,在聽聞後周世宗北伐收復瀛洲、莫州二州及益津關、瓦橋關、高陽關三關後,曾評論曰説:“此本漢地,今以還漢,又何惜耶?” [20] 
【5】大中祥符九年,宋真宗因為撫水州蒙姓蠻多次“寇宜、融州界”“掠取民口、畜產”,決定派遣曹克明等率軍反撃,平定後,“克明等師還,宜州蠻人納器甲凡五千數,願遷處漢地者七百餘口,詔分置廣西及荊湖州軍,給以田糧” [21]  ,即是將七百多人遷居在廣西及兩湖漢地,可證嶺南地區同屬漢族地區組成的一部分。
【6】宋朝大臣王堯臣在討論防備西夏時,將宋境稱作漢地 [22] 
7宋朝與女真在討論對遼國的劃分中,居庸古北松亭榆關等關隘、營平灤三州及燕雲十六州一帶也是漢地 [23-25] 
【8】宋朝政和七年十二月,女真人收到宋使馬政的國書,大略曰:“日出之分,實生聖人。竊聞徵遼,屢破勍敵。若克遼之後,五代時陷入契丹漢地,願畀下邑。” [26]  此處的“下邑”代指宋朝。
【9】宋朝宣和六年秋七月,耶律延禧企圖出兵從女真人手上重奪燕、雲,耶律大石在諫詞中曰:“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 [27]  此處“漢地”是指遼國所統治的漢族地區。
【10】乾道年間,“羌酋奴兒結越大渡河,據安靜砦,侵漢地幾百裏”,後被四川制置使留正擊敗生俘 [28] 
【11】羌人“酋豪夢束畜列率數千人侵漢地二百餘裏,成都大恐。”趙不𢙯鎮守成都,調動軍隊守衞,後夢束畜列被邛部川首領崖襪擊殺,將其首級獻於中國,解除了成都府路的危機 [29]  。同時可證巴蜀地區也是漢族地區的一部分。
【12】淳祐十一年,蒙哥任命忽必烈管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 [30]  ,此處的“漠”代指戈壁,可見漢族地區北界鄰接戈壁沙漠
【13】蒙元分漢地的“京兆、四川為一道”,廉希憲受命為該道宣撫使 [31]  。是以陝西與四川同屬漢地一部分。
【14】蒙古人認為汗八里(今北京市)一帶 [32] 腹裏及江南 [33]  也是漢地的一部分。
漢文史料內其他類似“漢族地區”的例子
一、自安史之亂後,“回紇恃舊勳,每入漢界,必肆狼貪”,辛雲京鎮守大原時,“雲京以戎狄之道待之,虜畏雲京,不敢惕息。數年間,太原大理,無烽警之虞” [12] 
二、《唐蕃會盟碑》中有“漢國”一語 [13] 
三、契丹人認為高昌是漢土,稱宋朝為“”。 [14] 

漢地範圍

漢地的地域東至東海,從鴨綠江下游南岸的朝鮮半島北部起包含遼東地區在內 [15]  ,在北邊以戈壁沙漠—燕山山脈作為漢民族地區與草原遊牧民族地區的分界線 [30]  。漢地在西部囊括河西走廊—隴西,邊界直抵玉門關一帶及青海湖以東的湟水一帶,與藏族東北的安多地區相接;漢族巴蜀地區在西邊與藏族東部的康地區相接 [29]  。在南邊,珠江中下游流域的嶺南東部地區都是屬於漢地的一部分。
根據漢族傳統,古代漢地可分為九個分區:
漢族地區
分區名
今地
冀州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德州市、聊城市;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新鄉市、焦作市、濟源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通化市,白山市
豫州
鄭州市、開封市、漯河市、洛陽市、南陽市、商丘市、新鄉市、信陽市、許昌市、周口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阜陽市
兗州
荷澤市、濟寧市;商丘市;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
青州
濟南市、青島市、東營市、濰坊市、煙台市、威海市、淄博市
徐州
徐州市、連雲港市、宿遷市、淮安市、鹽城市;泰安市、棗莊市、臨沂市、日照市、萊蕪市
揚州
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南京市、揚州市、泰州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南通市、鎮江市;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六安市、滁州市、池州市、宣城市、馬鞍山市
荊州
湖北、湖南;桂林市
梁州
重慶、貴州、雲南;漢中市、安康市;成都市、綿陽市、廣元市、南充市、巴中市、達州市、雅安市、德陽市、遂寧市、廣安市、眉山市、資陽市、樂山市、內江市、自貢市、宜賓市、瀘州市
雍州
甘肅、寧夏;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商洛市、榆林市;包頭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漢族地區 [2]  [16]  [34]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東
江蘇
浙江
安徽
上海
江西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湖南
湖北
貴州
雲南
重慶
四川
陝西
甘肅
寧夏
山西
遼寧
河南
吉林
黑龍江
香港
澳門
台灣
上述的漢族地區總面積超過4,800,000平方公里。

漢地九州範圍

漢地起源

先秦的“華夏”,最初僅僅是代指周王朝 [35]  及魯、晉、齊、鄭、蔡、衞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侯國 [36-37]  ,再加上行周禮與臣服於周朝 [38]  的宋、陳等異姓諸侯國。
到了戰國時期,楚、趙、魏、韓、齊、燕六國及秦國 [39]  都被視為“諸夏”及九州(華夏)的組成部分 [40-41]  ,“華夏”的地域擴大至將九州地區全部包括在內,漢代在先秦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楚簡《容成氏》也有涉及禹貢九州的記載 [42-43] 
漢代以後,“華夏”成為漢族地區(即九州,又名赤縣神州,是漢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3]  [8]  [44-45]  及漢民族的別稱 [46-49]  ,而“華人”一詞在狹義上是指漢族。 [50] 
另外又有“東夏” [51-52]  、“南夏” [53-56]  、“西夏” [57-59]  的詞稱呼漢族地區(華夏)內的局部地區。
作為名山大川的四瀆五嶽五鎮也是在漢族地區(華夏)的範圍之內 [60-63]  。其他民族的聚居地主要位於九州以外 [64-67] 
四瀆∶黃河、濟水(濟河)、淮水(淮河)、長江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 [68]  、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五鎮∶東鎮沂山、西鎮吳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

漢地漢代

西漢有十三州及司隸,十三州分別是冀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揚州、荊州、益州、幽州、幷州、交州、涼州及朔方;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 [69-70]  [71]  [72]  ;幽州與幷州是由冀州分割出來 [73]  ;涼州本來是屬於雍州的 [70]  [74]  ;交州在十二分野 [75-76]  中被劃歸九州中的揚州 [77]  ;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來 [78]  ;而司隸分別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79] 
因此,西漢的華夏九州範圍:
九州
西漢行政區劃
河東郡、河內郡 [79]  ;及魏郡、鉅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 [80]  ;及涿郡、渤海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 [81-82]  ;及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 [83] 
兗州
東郡、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城陽國、淮陽國、東平國 [84] 
青州
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萊郡、菑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85] 
徐州
楚國、泗水國、廣陵國、臨淮郡、琅邪郡、東海郡 [86] 
揚州
盧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六安國 [87]  ;及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88] 
荊州
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89] 
豫州
弘農郡、河南郡 [79]  ;及穎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國、魯國 [90] 
梁州
漢中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91] 
雍州
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 [92]  ;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 [79]  ;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74] 
在十二分野中的三河 [76]  即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三郡的合稱 [93]  ,河東郡、河內郡屬冀州,而河南郡屬豫州 [79] 
其中嶺南地區(漢族地區南部)及越南北部自古以來屬漢地九州之中的揚州東漢時原屬揚州的嶺南地區一度分屬荊州、益州(梁州)二州州域。
漢末的冀州,其範圍至少相當於今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山西、陝西六個省市全部地區及內蒙一部份地區 [94]  。同時,漢代及三國時人口中的“天下”是九州(中國)的代指 [95-97]  ,“中國”反而只是佔有中原的王朝政權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東漢建安十八年曾經重新分置全國所屬九州州域 [98]  ,冀州範圍相當於遼寧、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五省市全境及內蒙一部份;雍州州域範圍轄有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全境;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四省全境及廣西一部份屬益州(梁州 [71]  [99]  ;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省全境及河南南部是荊州轄境。

漢地晉代

晉代的九州範圍與漢代的九州範圍相當,按《晉書·地理志上》 [100]  及《晉書·地理志下》 [101]  所描述,西晉全國十九個州各自所屬的九州(漢族地區)州域如下:
九州
晉代行政區劃
冀州
冀州、平州、幽州、幷州
兗州
兗州
青州
青州
徐州
徐州
揚州
揚州、廣州、交州
荊州
荊州
豫州
豫州、司州
梁州
梁州、益州、寧州
雍州
雍州、涼州、秦州

漢地隋代

按《隋書·地理上》 [102]  、《隋書·地理中》 [103]  及《隋書·地理下》 [104]  所述,隋朝全國各郡各自所屬的九州(漢族地區)州域如下:
  1. 冀州∶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內郡、長平郡、上黨郡、河東郡、絳郡、文城郡、臨汾郡、龍泉郡、西河郡、離石郡、雁門郡、馬邑郡、定襄郡、樓煩郡、太原郡、襄國郡、武安郡、趙郡、恆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漁陽郡、北平郡、安樂郡、遼西郡
  2. 兗州∶東郡、東平郡、濟北郡、武陽郡、渤海郡、平原郡
  3. 青州∶北海郡、齊郡、東萊郡、高密郡
  4. 徐州∶彭城郡、下邳郡、琅邪郡、東海郡、魯郡
  5. 揚州∶江都郡、鍾離郡、淮南郡、弋陽郡、蘄春郡、廬江郡、同安郡、歷陽郡、丹陽郡、宣城郡、毗陵郡、吳郡、會稽郡、餘杭郡、新安郡、東陽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陽郡、臨川郡、廬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龍川郡、義安郡、高涼郡、信安郡、永熙郡、蒼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鬱林郡、合浦郡、珠崖郡、甯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陰郡、林邑郡
  6. 荊州∶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陽郡、舂陵郡、漢東郡、安陸郡、永安郡、義陽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陽郡、巴陵郡、長沙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熙平郡
  7. 豫州∶河南郡、滎陽郡、梁郡、譙郡、濟陰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郡、淮陽郡、汝陰郡、上洛郡、弘農郡、淅陽郡、南陽郡、淯陽郡、淮安郡
  8. 梁州漢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漢陽郡、臨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順政郡、義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寧郡、涪陵郡、巴郡、巴東郡、蜀郡、臨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資陽郡、瀘川郡、犍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9. 雍州∶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陰郡、延安郡、弘化郡、平涼郡、朔方郡、鹽川郡、靈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隴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澆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漢地明代

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中國故土”(華夏) [105]  是包括閩粵(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省) [106]  、江東、湖湘襄陽(今湖北湖南二省)、贛城(今江西省)、長淮(今江蘇省及安徽省北部)、齊魯、河洛(今河南省)、幽趙晉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隴(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 [107]  、巴蜀(今四川省及重慶市) [108-109]  、雲南 [110]  在內。
  • 明朝人認為今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多屬於赤縣神州(華夏)中的揚州 [111] 
  • 明朝人認為今遼寧省的地理範圍(遼東都指揮使司 [112]  也是屬於赤縣神州的州域。
根據四庫全書版的《明一統志》,1461年的明朝國內屬於九州(漢族地區)州域內分野的府縣如下:
  1. 冀州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部分 [113]  、永平府、延慶府、保安州、萬全都指揮使司(萬全都司)、太原府、平陽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遼州、沁州、澤州、彰徳府、衞輝府、懷慶府、廣寧(廣寧衞)以西之地 [114] 
  2. 兗州兗州府部分 [115]  、東昌府、開封府部分 [116] 
  3. 青州∶濟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衞以東之地) [114]  [112] 
  4. 徐州∶徐州、淮安府、兗州府部分 [115] 
  5. 揚州應天府、鳳陽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揚州府、廬州府、安慶府、太平府、寧國府、池州府、徽州府、廣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嚴州府、金華府、衢州府、處州府、紹興府、寧波府、台州府、温州府、南昌府、饒州府、廣信府、南康府部分 [117]  、九江府部分 [118]  、建昌府、撫州府、臨江府、吉安府部分 [119]  、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寧府、延平府、汀州府、興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寧州、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羅定州、南寧府 [120]  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
  6. 荊州武昌府、漢陽府、承天府、徳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嶽州府、長沙府、寶慶府、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永順、保靖、韶州府、桂林府、平樂府、梧州府、鎮遠府、思南府、石阡府、銅仁府、黎平府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 [121]  、吉安府部分 [122]  、襄陽府部分 [123] 施州部分 [124]  、䕫州府部分 [125]  、貴陽府部分
  7. 梁州∶成都府、保寧府、順慶府、夔州府、重慶府、敍州府、潼川州、嘉定州、瀘州、雅州、邛州、眉州
  8. 雍州∶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部分 [126] 平涼府鞏昌府、臨洮府、慶陽府、延安府、寧夏衞、洮州衞軍民指揮使司、岷州衞軍民指揮使司、河州衞軍民指揮使司、靖虜衞、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鄖陽府部分 [127] 

漢地地理

漢地山脈

千山
太行山

漢地平原

華北平原

漢地高原

漢地盆地

漢地文化

漢地文字

民族文字:漢字

漢地宗教

民族宗教:道教

漢地節日

漢地飲食

漢地習俗

漢地服飾

漢地詞彙使用

學術界常使用此詞,並常與“藏地(或吐蕃西藏)”、“蒙古”、“回部西域回紇回鶻新疆、畏吾爾等)”等地並稱。如:《西藏史話》(陳慶英等著,鷺江出版社)中第95頁引近人貴香巴所著《西藏簡史》説:“藏王都松芒波傑時,西藏有了笛子,並從漢地得到茶葉”,第132頁又有“之後,他(八思巴)擔任堪布,為漢地,西夏,蒙古,高麗,納西,畏吾爾等地的比丘、比丘尼等總計4000多人授戒……”。《劍橋中國史-遼夏金元卷》中譯本序言中亦提及“CHINA……一會兒指中國,一會兒指漢地……”。當代,至少在中國大陸學術界,“漢地”已取代“內地十八省”或“中國本部”成為常用詞彙。如許倬雲所著的《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滿清帝國的統治機制可分為第一層的兩個部分, 蒙藏與漢地,前者又分為蒙古與西藏,後者則有滿、漢八旗與一般臣民。”

漢地實例參考

地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吉譚鎮漢地村 [128]  。江西、廣東、福建交界之處!1930年6月5日,毛澤東委員從尋烏來到劍溪進行偉大的革命實踐時,把寒地村名改為“漢地”。

漢地相關

朝鮮半島(朝鮮八道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韓王信》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閼氏乃説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厄。”居七日,胡騎稍引去。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向,徐行出圍。”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
  • 2.    國務院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於確定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的報告》的通知  .中國共產黨新聞[引用日期2018-02-23]
  • 3.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
  • 4.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譙周》引《晉陽秋》曰:永和三年,安西將軍桓温平蜀,表薦秀曰:“.......伏惟大晉應符御世,運無常通,時有屯蹇,神州丘墟,三方圮裂,兔罝絕響於中林,白駒無聞於空谷,斯有識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嘆息者也。陛下聖德嗣興,方恢天緒。臣昔奉役,有事西土,鯨鯢既縣,思宣大化;訪諸故老,搜楊潛逸,庶武羅於羿、浞之墟,想王蠋於亡齊之境。竊聞巴西譙秀,植操貞固,抱德肥遁,揚清渭波。於時皇極遘道消之會,羣黎蹈顛沛之艱,中華有顧瞻之哀,幽谷無遷喬之望;兇命屢招,奸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節玉立,誓不降辱,杜門絕跡,不面偽庭,進免龔勝亡身之禍,退無薛方詭對之譏;雖園、綺之棲商、洛,管寧之默遼海,方之於秀,殆無以過。於今西土,以為美談。夫旌德禮賢,化道之所先,崇表殊節,聖哲之上務。方今六合未康,豺狼當路,遺黎偷薄,義聲弗聞,益宜振起道義之徒,以敦流遁之弊。若秀蒙薄帛之徵,足以鎮靜頹風,軌訓囂俗;幽遐仰流,九服知化矣。”
  • 5.    《宋書·卷七十五·列傳第三十五·王僧達》上初踐阼,即居端右,一二年間,便望宰相。及為護軍,不得志,乃啓求徐州,曰:“臣衰索餘生,逢辰藉業,先帝追念功臣,眷及遺賤,飾短捐陋,布策稠採,從官委褐,十有一載。.......今四夷猶警,國未忘戰,辮髮兇詭,尤宜裁防。間者天兵未獲,已肆其輕漢之心,恐戎狄貪惏,猶懷匪遜。脱以神州暫擾,中夏兵飢,容或遊魂塞內,重窺邊壘。........。”
  • 6.    《舊五代史·卷七十·唐書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二·李嚴》 嚴曰:“吾國視契丹如蚤蝨耳,以其無害,不足爬搔。吾良將勁兵布天下,彼不勞一郡之兵,一校之眾,則懸首槀街,盡為奴擄。但以天生四夷,當置度外,不在九州之本,未欲窮兵黷武也。”...《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傳第十四·李嚴》嚴曰:“唐滅梁如拉朽,況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發一鎮之眾,可以滅虜使無類。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內,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論,蓋不欲窮兵黷武也。”
  • 7.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
  • 8.    《北史·卷九十四·列傳第八十二》人寓形天地,稟氣陰陽,愚智本於自然,剛柔繫於水土。故霜露所會,風氣所通,九川為紀,五嶽作鎮,此之謂諸夏,生其地者則仁義所出。
  • 9.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夷狄種號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國,其次小遠者附見,又其次微不足錄者,不可勝數。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為中國患。”
  • 10.    《廣宏明集》:“東天竺國有阿育王。收佛舍利役使鬼兵。散起八萬四千寶塔。遍閻浮提。我此漢地九州之內。並有塔焉。”
  • 11.    《武當山玄天上帝經》雲:“看閆浮四部州,花花世界。有名山合洞府,件件不同。南部州中華國,九州漢地。無影山收祖氣,墜落凡塵”.........“爾時彌陀教主領定天佛牒文玉皇勑令老母丹書諸仙聖寶降臨凡世前到九州漢地無影山前”..........“今有後天教主奉天佛遣差在下方九州漢地無影山前無為府三心堂演教要渡三會賢良”.............
  • 12.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辛雲京》辛雲京者,河西之大族也。代掌戎旅,兄弟數人,並以將帥知名。雲京有膽略,志氣剛決,不畏強禦,每在戎行,以擒生斬馘為務。累建勳勞,官至北京都知兵馬使、代州刺史。鄧景山統馭失所,為軍士所殺,請雲京為節度使,因授兼太原尹,以北門委之。雲京質性沉毅,部下有犯令者,不貸絲毫,其賞功效亦如之,故三軍整肅。回紇恃舊勳,每入漢界,必肆狼貪。至太原,雲京以戎狄之道待之,虜畏雲京,不敢惕息。數年間,太原大理,無烽警之虞。累加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13.    《唐蕃會盟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文武孝德皇帝與聖神贊普獵贊陛下,二聖舅甥,濬哲鴻被,曉今永之屯亨,矜愍之情,恩復其無內外,商議葉同,務令萬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遠大喜,再續慈親之情,重申鄰好之義,為此大好矣。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本界,以東悉為大唐國疆,已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猜阻捉生,問事訖,給以衣糧放歸。今社稷葉同如一,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義善誼,每須通傳,彼此驛騎一往一來,悉遵曩昔舊路。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戎柵已東,大唐祇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須合舅甥親近之禮,使其兩界煙塵不揚,罔聞寇盜之名,復無驚恐之患,封人撤備,鄉土俱安,如斯樂業之恩垂於萬代,稱美之聲遍於日月所照矣。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其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然三寶及諸賢聖日月星辰請為知證。如此盟約,各自契陳,刑牲為盟,設此大約。倘不依此誓,蕃漢君臣任何一方先為禍也,仍須仇報及為陰謀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漢君臣並稽告立誓,周細為文,二君之驗證以官印、登壇之臣親署姓名,如斯誓文,藏於玉府焉。”
  • 14.    《宋史·卷四百九十·列傳第二百四十九·外國六·高昌國》 高昌國,漢車師前王之地。有高昌城,取其地勢高敞、人民昌盛以為名焉........語訛亦云“高敞”........聞有契丹使來,謂其王雲:“高敞本漢土,漢使來覘視封域,將有異圖,王當察之。”延德偵知其語,因謂王曰:“契丹素不順中國,今乃反間,我欲殺之。”王固勸乃止。
  • 15.    《明實錄·神宗·卷五百五十二》:「勑遼東廵按御史提問清河遊擊馮有功責其啓邊釁之罪也,初,清河與奴酋隣,以金石台為界,舊禁不許漢人出境,有功以協營採木孤山堡葺軍丁房,遂私縱軍民出金石台採運木值,奴酋瞰知,邀殺四十餘人,遼東督撫移文詰責之,奴酋悔罪認罰,獻生事部夷十人梟斬漢境上,至是督撫諸臣以奴酋陽順陰逆為禍方深,但有功營利釁當正其罪,上是之。」
  • 16.    內地十八省  .百度百科.2020-04-12[引用日期2020-04-23]
  • 17.    法顯《佛國記》雲:法顯於船上.......趣廣州。一月餘日,夜皷二時,遇黑風暴雨。商人、賈客皆悉惶怖,法顯爾時亦一心念觀世音及漢地眾僧。蒙威神祐,得至天曉。曉已,諸婆羅門議言:“坐載此沙門,使我不利,遭此大苦。當下比丘置海島邊。不可為一人令我等危嶮。”法顯本檀越言︰“汝若下此比丘,亦並下我!不爾,便當殺我!汝其下此沙門,吾到漢地,當向國王言汝也。漢地王亦敬信佛法,重比丘僧。”諸商人躊躇,不敢便下。於時天多連陰,海師相望僻誤,遂經七十餘日。糧食、水漿欲盡,取海鹹水作食。分好水,人可得二升,遂便欲盡。商人議言:“常行時正可五十日便到廣州,爾今已過期多日,將無僻耶?”即便西北行求岸,晝夜十二日,到長廣郡界牢山南岸,便得好水、菜。但經涉險難,憂懼積日,忽得至此岸,見蔾藿依然,知是漢地。然不見人民及行跡,未知是何許。或言未至廣州,或言已過,莫知所定。即乘小船,入浦覓人,欲問其處。得兩獵人,即將歸,令法顯譯語問之。法顯先安慰之,徐問︰“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佛弟子。”又問︰“汝入山何所求?”其便詭言︰“明當七月十五日,欲取桃臘佛。”又問︰“此是何國?”答言︰“此青州長廣郡界,統屬晉家。”聞已,商人歡喜,即乞其財物,遣人往長廣......可證當時嶺南屬漢族地區。
  • 18.    《北史·卷二十一·列傳第九.崔浩》帝曰:“卿謂先帝如何?”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樸之人,南入漢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舜、禹齊烈,臣豈能仰名。”
  • 19.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七·外國列傳第一》開運三年三月朔日,德光坐崇元殿,行入閤之禮,覩漢家儀法之盛,大悦。以蕃大將蕭翰為汴州節度使。十七日,德光北還。初離東京,宿於赤崗,有大聲如雷,起於牙帳之下。契丹自黎陽濟河,次湯陰縣界,有一崗,土人謂之愁死崗。德光憩於其上,謂宣徽使高勳曰:“我在上國,以打圍食肉為樂,自及漢地,每每不快,我若得歸本土,死亦無恨。”勳退而謂人曰:“其語偷,殆將死矣。”時賊帥梁暉據相州,德光親率諸部以攻之。四月四日,屠其城而去。德光聞河陽軍亂,謂蕃漢臣僚曰:“我有三失:殺上國兵士,打草谷,一失也;天下括錢,二失也;不尋遣節度使歸藩,三失也。”十六日,次於欒城縣殺胡林之側,時德光已得寒熱疾數日矣,命胡人齎酒脯,禱於得疾之地。十八日晡時,有大星落於穹廬之前,若迸火而散。德光見之,西望而唾,連呼曰:“劉知遠滅,劉知遠滅!”是月二十一日卒,時年四十六,主契丹凡二十二年。契丹人破其屍,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之為“帝羓”焉。
  • 20.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世宗自乾寧軍御龍舟,艛船戰艦,首尾數十里,至益津關,降其守將,而河路漸狹,舟不能進,乃舍舟陸行。瓦橋淤口關、瀛莫州守將,皆迎降。方下令進攻幽州,世宗遇疾,乃置雄州於瓦橋關、霸州於益津關而還。周師下三關、瀛、莫,兵不血刃。述律(即耶律璟)聞之,謂其國人曰:“此本漢地 ,今以還漢,又何惜耶?”
  • 21.    《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傳第二百五十四·蠻夷三》 大中祥符九年............轉運使俞獻可言:“知宜州董元己不善綏撫,昨蠻人飢,來質餱糧,公縱主者尅剝槩量;及求入貢,復驟沮其意:遂使忿恚為亂。”詔出元己,遂遣潭州都監季守睿代元己招撫,羣蠻拒命,侵掠不已。獻可請以本道澄海軍及募丁壯進討,乃詔益以潭州兵五千人,命東染院使、平州刺史曹克明為宜融等州都巡檢安撫使,內殿崇班王文慶、閤門祗候馬玉、內供奉官楊守珍等為都監。上猶以蠻夷異類,攻剽常理,不足以勦絕。又意其道險難進師,第令克明、獻可設方略攝其酋首,索所鈔生口,因而撫之。克明、獻可上言:“蠻人去冬寇天河,今又鈔融州廂陽諸砦,剽劫居民,害巡檢樊明,累依宣旨詔諭,曾不悛革,臣請便宜掩擊。”從之。.............克明等知其窮蹙,乃曉諭恩信,許以改過,於是酋帥蒙承貴等面縛詣軍自首,克明厚加犒宴,且數責之,皆俯伏謝罪。及聞詔旨赦令勿殺,莫不泣下,北望稱萬歲。上以夷性無厭,習知朝廷多釋其罪,故急則來歸,緩則叛去,切詔克明等諭以悉還所掠漢口、資畜,即許要盟。承貴等感悦奉詔,乃歃貓血立誓,自言奴山摧倒,龍江西流,不敢復叛。克明等師還,宜州蠻人納器甲凡五千數,願遷處漢地者七百餘口,詔分置廣西及荊湖州軍,給以田糧。凡立功使臣將士遷補、賜賚者千八百一十六人。承貴因請改州縣名,以固歸順之意,詔以撫水州為安化州,撫水縣為歸仁縣,京水縣為長寧縣。自是間歲朝貢,不復為邊患矣。
  • 22.    《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傳第五十一·王堯臣》上言:“.......賊之犯邊........既入漢地,分行鈔略,驅虜人畜,劫掠財貨,士馬疲睏,奔趨歸路,無復鬬志。...”
  • 23.    《燕雲奉使錄》:良嗣問阿骨打燕京一帶舊漢地漢州則並西京是也,阿骨打雲:“西京地本不要,止為去拿阿適,須索一到,若拿了阿適,也待與南朝。”
  • 24.    《三朝北盟會編·卷四》朝廷國書:“........今來國書內所言五代以後所陷幽薊等州舊漢地及漢民,即是薊涿易檀順營平並山後雲寰應朔蔚媯儒新武皆系舊漢地也,除山前已定外,其西京歸化奉聖媯儒等州恐妨大金兵馬夾攻來路,當朝未去收復,其西京歸化奉聖媯儒等州候將來大金國兵馬迴歸之後當朝收復........”
  • 25.    《三朝北盟會編·卷九》朝廷國書書雲:“........昨遣趙良嗣計議及累次國書所載並令馬政齎執事錄所議漢地等事,系五代唐以後所陷營平幽涿薊檀順蔚朔應雲新媯儒武寰等州舊漢地漢民,內幽州系今契丹所稱燕京,其餘州縣有契丹廢並及改正名號去處候收復,訖彼此畫定封疆.........金國自古北口等處進兵至燕京,西京管下漢地候收復燕京畢日彼此夾攻,其漢地外地土合屬金國佔據.........”
  • 26.    《金史卷二·本紀第二·完顏阿骨打》天輔元年十二月。是月,宋使登州防禦使馬政以國書來,其略曰:“日出之分,實生聖人。竊聞徵遼,屢破勍敵。若克遼之後,五代時陷入契丹漢地,願畀下邑。”
  • 27.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二十九·耶律延禧》保大四年秋七月,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歸,又得陰山室韋謨葛失兵,自謂得天助,再謀出兵,復收燕、雲。大石林牙力諫曰:“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則車駕不幸廣平澱,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幸雲中;自雲中而播遷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不從。大石遂殺乙薛及坡裏括,置北、南面官屬,自立為王,率所部西去。
  • 28.    《宋史·卷三百九十一·列傳第一百五十·留正》乾道初,羌酋奴兒結越大渡河,據安靜砦,侵漢地幾百裏。正密授諸將方略,擒奴兒結以歸,盡俘其黨,羌平。進敷文閣學士,尋詔赴行在。正在蜀以簡素化民,歸裝僅書數簏,人服其清。
  • 29.    《宋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第六·宗室四·趙不𢙯》黎州青羌奴兒結反制司調兵往戍,屬不𢙯給餉。故事,富人出糧,而下户以力致於邊。不𢙯曰:“民飢,不可擾也。”以糴餘米發卒運之。已而朝廷命不𢙯攝製司。初,官兵敗,前制使遣人賂奴兒結以和。不𢙯曰:“奴兒結,吐蕃小種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聽。會酋豪夢束畜列率數千人入漢地二百餘裏,成都大恐。不𢙯靜以鎮之,召僚屬飲。夜遣步將領飛山軍徑赴沉黎,又徙綿州兵戍邛州為後援,戒之曰:“堅守勿動。”密檄諸蕃部:生獲吐蕃一人賞十縑,殺一人二縑。於是邛部川首領崖襪合諸部落,大破吐蕃於漢源,斬夢束畜列首來獻,凡十有六日而平。嘉州虛恨蠻入寇,不𢙯標吐蕃首境上,蠻懼,一夕遁去。不𢙯乃令緣邊家出丁夫一人,分戍諸堡,復其家。不𢙯罷歸,蜀人送者自成都至雙流,遮道不得行。
  • 30.    《元史卷四·本紀第四·忽必烈一》歲辛亥,六月,憲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長且賢,故憲宗盡屬以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遂南駐爪忽都之地。
  • 31.    《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三·廉希憲》初分漢地為十道,乃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希憲為宣撫使。
  • 32.    《元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十二·高智耀》會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帝求報聘之使以析其問,智耀入見請行。
  • 33.    《元史卷一百一·志第四十九兵四·站赤》延祐七年十一月,從通政院官請,詔腹裏、江南漢地站赤,依舊制,命各路達魯花赤總管提調,州縣官勿得預。
  • 34.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圖)  .鳳凰[引用日期2018-02-23]
  • 35.    《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 36.    《國語鄭語》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衞、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衣、柔、歷、華,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丶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
  • 37.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韓地》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採於宗周畿內,是為鄭。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 38.    韓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 39.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秦地於《禹貢》時跨雍、梁二州。”
  • 40.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衞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 41.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春秋之後,陪臣秉政,強國相王;以至於秦,卒並諸夏,滅封地,擅其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 42.    楚簡《容成氏》:“禹親執耒耜,以陂明都之澤, 決九河之阻,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也。 禹通淮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禹乃通蔞與氵易,東注之海,於是乎蓏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伊、洛,並瀍、澗,東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處也。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雍州始可處也。
  • 43.    易德生《上博楚簡容成氏九州芻議》認為夾州即冀州、徐州即兗州、競州即青州、莒州即徐州、蓏州即幽州。
  • 44.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 援又為書與囂將楊廣,使曉勸於囂,曰:“春卿無恙。.........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義,內有朋友之道。.........。”
  • 45.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陽裕》時鮮卑單于段眷為晉驃騎大將軍、遼西公,雅好人物,虛心延裕。裕謂友人成泮曰:“仲尼喜佛肸之召,以匏瓜自喻,伊尹亦稱何事非君,何使非民,聖賢尚如此,況吾曹乎!眷今召我,豈徒然哉!”泮曰:“今華夏分崩,九州幅裂,軌跡所及,易水而已。欲偃蹇考槃,以待大通者,俟河之清也。人壽幾何?古人以為白駒之嘆。少遊有云,郡掾足以蔭後,況國相乎!卿追蹤伊孔,抑亦知機其神也。”裕乃應之。
  • 46.    《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六·東夷·新羅》新羅國,在高麗東南,居漢時樂浪之地,或稱斯羅。魏將毌丘儉討高麗,破之,奔沃沮。其後復歸故國,留者遂為新羅焉。故其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兼有沃沮、不耐、韓、獩之地。
  • 47.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十六》 吳元年冬十月丙寅,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屨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網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本根,禮義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台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濟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憫。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假元號以濟私,恃有眾以要君,憑陵跋扈,遙制朝權,此河洛之徒也;或眾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志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為名乃得兵權,及妖人既滅兵權已得,志驕氣盈,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為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亂,為眾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予恭天成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羣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讎,挈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羶腥、生民擾擾,故率羣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 48.    明·葉盛 《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弔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於華夏矣。”
  • 49.    《明史·卷六十三·志第三十九·樂三·樂章二·洪武三年定宴饗樂章·十二月按律樂歌》:“.......三月姑洗,本宮太簇商,俗名大石,曲名賀聖朝:雲氣朝生芒、碭間,虹光夜起鳳凰山,江、淮一日真主出,華夏千年正統還。瞻日角,覩天顏,雲龍風虎競追攀。君臣勤苦成王業,王業汪洋被百蠻。........”
  • 50.    金惠俊、梁楠《韓國華人華文文學初探》
  • 51.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公為魏公曰:“........黃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寧東夏,此又君之功也。........今君稱丕顯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導揚弘烈,緩爰九域,莫不率俾,功高於伊、周,而賞卑於齊、晉,朕甚恧焉。........”
  • 52.    《晉書·卷一百二十五·載記第二十五·馮跋》先是,河間人褚匡言於跋曰:“陛下至德應期,龍飛東夏,舊邦宗族,傾首朝陽,以日為歲。若聽臣往迎,致之不遠。”跋曰:“隔絕殊域,阻回數千,將何可致也?”匡曰:“章武郡臨海,船路甚通,出於遼西臨渝,不為難也。”跋許之,署匡遊擊將軍、中書侍郎,厚加資遣。匡尋與跋從兄買、從弟睹自長樂率五千餘户來奔,署買為衞尉,封城陽伯,睹為太常、高城伯。
  • 53.    《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劉表》贊曰:紹姿弘雅,表亦長者。稱雄河外,擅強南夏。
  • 54.    《三國志·卷六十五·吳書二十·王樓賀韋華傳第二十·賀邵》 晧兇暴驕矜,政事日弊。邵上疏諫曰:“古之聖王,所以潛處重闈之內而知萬里之情,垂拱衽席之上,明照八極之際者,任賢之功也。.........昔大皇帝勤身苦體,創基南夏,割據江山,拓土萬里,雖承天贊,實由人力也..........。”
  • 55.    《藝文類聚·卷六》引苗恭《交廣記》曰:“漢武帝元鼎中,開拓土境,北開朔方、南置交阯刺史。建安二年,南陽張津為刺史,交阯太守土燮表言‘伏見十二州皆稱曰州,而交獨為交阯刺史,何天恩不平乎?若普天之下可為十二州者,獨不可為十三州?’詔報聽許,拜津交州牧,加以九錫、彤弓彤矢,禮樂征伐,威震南夏,與中州方伯齊同,自津始也。”
  • 56.    北宋《東軒筆錄》佚文:寇準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飛不軌之語以中準,坐是罷相。乾興元年二月,貶雷州司户參軍...赴雷州時,道出公安,剪竹插於神祠之前,而祝曰:『準之心若有負朝廷,此竹必不生。若不負國家,此枯竹當再生。』其竹果生。後范仲淹作藥石詩,言準無辜被誣。天聖元年閏九月,移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祭酒、衡州司馬。蓋上知其無辜,將復其位。其月死於貶所,年六十三。尋復官爵,諡忠湣。及上即位,北使至,賜宴,唯兩府預焉。北使歷視坐中,問譯者曰:『誰是無宅起樓台相公?』坐中無答,丁謂令譯者謂曰:『朝廷初即位,南方須大臣鎮撫,寇公撫南夏,非久即還。』
  • 57.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鍾會》景元四年十二月詔曰:“會所向摧弊,前無彊敵,緘制眾城,罔羅迸逸。蜀之豪帥,面縛歸命,謀無遺策,舉無廢功。凡所降誅,動以萬計,全勝獨克,有征無戰。拓平西夏,方隅清晏。其以會為司徒,進封縣侯,增邑萬户。封子二人亭侯,邑各千户。”
  • 58.    《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 武帝嘗問摯虞三日曲水之義,虞對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邨人以為怪,乃招攜之水濱洗祓,遂因水以泛觴,其義起此。”帝曰:“必如所談,便非好事。”皙進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請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奉水心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諸侯,因此立為曲水。二漢相緣,皆為盛集。”帝大悦,賜皙金五十斤。
  • 59.    《晉書·卷一百二十六·載記第二十六·禿髮傉檀》傉檀讌羣僚於宣德堂,仰視而嘆曰:“古人言作者不居,居者不作,信矣。”孟禕進曰:“張文王築城苑,繕宗廟,為貽厥之資,萬世之業,秦師濟河,漼然瓦解;梁熙據全州之地,擁十萬之眾,軍敗於酒泉,身死於彭濟;呂氏以排山之勢,王有西夏,率土崩離,銜璧秦雍。寬饒有言‘富貴無常,忽輒易人。’此堂之建,年垂百載,十有二主,唯信順可以久安,仁義可以永固,願大王勉之。”傉檀曰:“非君無以聞讜言也。”傉檀雖受制於姚興,然車服禮章一如王者。
  • 60.    《漢書·溝洫志》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
  • 61.    《太平御覽·卷三十六》引《河圖括地象》曰:“天有五行,地有五嶽;天有七星,地有七表;天有四維,地有四瀆;天有八氣,地有八風;天有九道,地有九州。”
  • 62.    《太平御覽·卷一百五十七》引《河圖括地象》曰:“崑崙東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
  • 6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十》趙普上疏言:“...臣聞五星二十八宿至於五嶽四瀆,皆居中國,不在四夷。...”
  • 64.    《梁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八》史臣曰:海南東夷西北戎諸國,地窮邊裔,各有疆域。若山奇海異,怪類殊種,前古未聞,往牒不記,故知九州之外,八荒之表,辯方物土,莫究其極。高祖以德懷之,故朝貢歲至,美矣。
  • 65.    《舊五代史·卷七十·唐書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二·李嚴》 嚴曰:「吾國視契丹如蚤蝨耳,以其無害,不足爬搔。吾良將勁兵布天下,彼不勞一郡之兵,一校之眾,則懸首槀街,盡為奴擄。但以天生四夷,當置度外,不在九州之本,未欲窮兵黷武也。」光嗣聞辯對,畏而奇之。時王衍失政,嚴知其可取,使還具奏,故平蜀之謀,始於嚴。
  • 66.    《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傳第十四·李嚴》嚴曰:「唐滅梁如拉朽,況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發一鎮之眾,可以滅虜使無類。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內,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論,蓋不欲窮兵黷武也。」
  • 67.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夷狄種號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國,其次小遠者附見,又其次微不足錄者,不可勝數。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為中國患。
  • 68.    《太平御覽·卷三十九》引徐靈期《南嶽記》曰:“衡山者,五嶽之南嶽也,其來尚矣。至於軒轅,乃以灊霍之山為副焉。故《爾雅》雲‘霍山為南嶽’,蓋因其副焉。至漢武南巡,又以衡山遼遠,道隔江漢,於是乃徙南嶽之祭於廬江灊山,亦承軒轅副義也。”
  • 69.    揚雄《蜀都賦》:“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臯彌望,鬱乎青葱,沃壄千里。”
  • 70.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至武帝........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並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 71.    《華陽國志·巴志》:昔在唐堯,洪水滔天。鯀功無成,聖禹嗣興,導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稟參伐,俯壤華陽,黑水、江、漢為梁州。......及武王克商,並徐合青,省梁合雍,而職方氏猶掌其地,辨其土壤,甄其貫利,迄於秦帝。漢興,高祖藉之成業。武帝開拓疆壤,乃改雍曰涼,革梁曰益。故巴、漢、庸、蜀屬益州。
  • 72.    《華陽國志·巴志》:“《洛書》曰‘人皇始出,繼地皇之後,兄弟九人,分理九州,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輔。’華陽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國,則巴蜀矣。其分野,輿鬼、東井。其君,上世未聞。五帝以來,黃帝、高陽之支庶,世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屬梁州。”
  • 73.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集解注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幷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於是為十二州也。”
  • 74.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涼州》:涼州。案禹貢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為狄。秦興美陽甘泉宮,本匈奴鑄金人祭天之處。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渾邪王等居涼州之地。二王後以地降漢,漢置張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後又置金城郡,謂之河西五郡。漢改周之雍州為涼州,蓋以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 75.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第五》注《星經》雲:“角、亢,鄭之分野,兗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尾、箕,燕之分野,幽州;南鬥、牽牛,吳、越之分野,揚州;須女、虛,齊之分野,青州;危、室、壁,衞之分野,幷州;奎、婁,魯之分野,徐州;胃、昴,趙之分野,冀州;畢、觜、參,魏之分野,益州;東井、輿鬼,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張,周之分野,三河;翼、軫,楚之分野,荊州也。”
  • 76.    《漢書·天文志》:角、亢、氐,沇州(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鬥,江、湖。牽牛、婺女,揚州;虛、危,青州;營室、東壁,幷州;奎、婁、胃,徐州;昂、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梁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
  • 77.    《藝文類聚》引《太康地記》曰:“交州本屬楊州,取交阯以為名,虞之南極也。”
  • 78.    揚雄《十二州箴·幷州牧箴》:雍別朔方,河水悠悠。
  • 79.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司州。案《禹貢》豫州之地。及漢武帝,初置司隸校尉,所部三輔、三河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北得冀州之河東、河內二郡,東得豫州之弘農、河南二郡,郡凡七。
  • 80.    以上屬冀州刺史部
  • 81.    以上屬幽州刺史部
  • 82.    揚雄《十二州箴·幽州牧箴》:蕩蕩平川,惟冀之別。
  • 83.    以上屬幷州刺史部
  • 84.    以上屬兗州刺史部
  • 85.    以上屬青州刺史部
  • 86.    以上屬徐州刺史部
  • 87.    以上屬揚州刺史部
  • 88.    以上屬交趾刺史部
  • 89.    以上屬荊州刺史部
  • 90.    以上屬豫州刺史部
  • 91.    以上屬益州刺史部
  • 92.    以上屬朔方刺史部
  • 93.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土地小狹,民人眾,都國諸侯所聚會,故其俗纖儉習事。
  • 94.    《三國志·魏書十·荀彧傳》建安九年,太祖拔鄴,領冀州牧。或説太祖:“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太祖將從之,彧言曰:“若是,則冀州當得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並之地,所奪者眾。前日公破袁尚,禽審配,海內震駭,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眾也;今使分屬冀州,將皆動心。且人多説關右諸將以閉關之計;今聞此,以為必以次見奪。一旦生變,雖有善守者,轉相脅為非,則袁尚得寬其死,而袁譚懷貳,劉表遂保江、漢之閒,天下未易圖也。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脩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鹹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乆之利也。”太祖遂寢九州議。
  • 95.    《鹽鐵論·憂邊》文學曰:“..............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統,陛下優遊巖廊,覽羣臣極言至論,內詠雅、頌,外鳴和鑾,純德粲然,並於唐、虞,功烈流於子孫。..............”
  • 96.    《三國志·魏書十四·劉曄傳》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
  • 97.    《三國志·魏書十二·崔琰傳》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 98.    《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冀州得魏郡、安平、鉅鹿、河閒、清河、博陵、常山、趙國、勃海、甘陵、平原、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鴈門、雲中、五原、朔方、河東、河內、涿郡、漁陽、廣陽、右北平、上谷、代郡、遼東、遼東屬國、遼西、玄菟、樂浪,凡三十二郡;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省交州,以其郡屬荊州。荊州得交州之蒼梧、南海、九真、交趾、日南,與其舊所部南陽、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凡十三郡。益州本部郡有廣漢、漢中、巴郡、犍為、蜀郡、牂牁、越巂、益州、永昌、犍為屬國、蜀郡屬國、廣漢屬國,今並得交州之鬱林、合浦,凡十四郡;豫州部郡本有潁川、陳國、汝南、沛國、梁國、魯國,今並得河南、滎陽都尉,凡八郡;徐州部郡得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利城、城陽、東莞,凡八郡;青州得齊國、北海、東萊、濟南、樂安,凡五郡。”
  • 99.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至成王時,改作禹貢,徐梁入於青雍,冀野析於幽並。
  • 100.    《晉書·地理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2]
  • 101.    《晉書·地理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2]
  • 102.    《隋書·地理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2]
  • 103.    《隋書·地理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2]
  • 104.    《隋書·地理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2]
  • 105.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四十六》 洪武二年十月。是月,遣使致書元主曰:“.......朕靜觀羣雄割據荼毒生靈於心不忍,乃親率諸將西平湖湘漢沔、南取交廣、東定吳越,八閩兩江皆入版圖,方欲息兵以觀君之為計而君之將臣曰張曰李曰王三人者不為國謀,分據秦晉互相讎殺民遭塗炭,朕乃命大將軍自前歲出師由齊魯經河洛次及燕城,我師未至君已棄宗社而去,朕謂君自知胡無百年之運,能順天道歸我中國故土上策也!未幾邊將來報君率殘兵留連開平,朕思君前日宗社奠安國用富實尚不能削平羣盜,今以孤兵自隨遠寄沙漠,若欲效漢之匈奴唐之突厥出沒不常以為邊患,是君之計不審也,方今中國封疆盡為我有,全二千城之富庶握羣雄累歲之勁兵,華夏已平,外夷鹹附。........”
  • 106.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三十七》洪武元年十二月壬辰,遣符寶郎偰斯奉璽書賜高麗國王王顓,曰:“自有宋失御天絕其祀,元非我類,入主中國百有餘年,天厭其昏淫亦用殞絕其命,.......東渡江左,習養民之道,十有四年,其間西平漢主陳友諒、東縛吳王張士誠、南平閩粵、戡定八番,北逐胡君、肅清華夏,復我中國之舊疆!.......昔我中國之君與高麗壤地相接,其王或臣或賓,蓋慕中國之風為安生靈而已.......。”
  • 107.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四十四》洪武二年八月癸亥朔,鄂國公常遇春柩車至龍江,上親致奠為文以祭之,曰:“自胡元季世天下大亂,生民塗炭未知所止,朕奮起臨濠,駐師和陽.......江東之地次第皆定,自是以來馬汗未乾甲冑未解,南破三衢西圍金斗,遂與偽漢鏖戰鄱陽九江之上,射死偽主陳友諒,攻圍武昌,降其子理,湖湘悉平。南取贛城、撫南雄南安,北定襄陽,旋師淮東自泰至徐盡有其地,東平浙右破姑蘇,縛吳王張士誠以歸,長淮東西、大江南北,功甚著焉;丁未之冬,俾爾副大將軍北征中原,首下齊魯繼取河洛、旋定幽趙晉冀、長驅入關撫定秦隴,戰勝攻取,莫當其降,近因北平有警,乃與偏將軍又復北向,轉戰永平大寧至於開平,悉皆底定,中國封疆自昔正統之君少有得其全者,今朕全有中國,爾功懋焉,雖古名將未有遇之者.......”
  • 108.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六十四》 洪武四年夏四月庚寅,上以湯和、傅友德等出師伐蜀,已逾三月未得捷報,覆命永嘉侯朱亮祖為徵虜右副將軍率兵往助之。上躬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城隍,旗纛諸神,告以用師之意,其文曰:“予起布衣,率眾渡江平姑孰立建業,削羣雄定四方,於今十有七年,凡水陸徵行必昭告於神,予受命上穹,賴神陰佑,天下一統,惟西蜀戴壽者假幼主明升擅行威福,據一隅之地自外聲教,以其地則有彼疆我界之殊、以其民則有朝奔暮竄之患,況西蜀本中國之所統,若容其據土僭竊,兵豈能偃?討而歸一,庶民可安。前遣徵西將軍中山侯湯和、徵虜前將軍傅友德等水陸進兵,於今數月未見削平,今再命永嘉侯朱亮祖等率兵大會徵進,故告神知。”
  • 109.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一》洪武五年春正月甲子,遣楊載持詔諭琉球國,詔曰:“.......朕起布衣、開基江左,命將四徵不庭,西平漢主陳友諒、東縛吳王張士誠、南平閩越、戡定巴蜀、北清幽燕,奠安華夏,復我中國之舊疆.......。”
  • 110.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二》 洪武十五年...曰:“雲南之地其民尚兵,上古以為遐荒,中古禹跡所至以別中土,故屬梁州之域,自漢隋唐皆中國所統,曩元既立行省數出朝臣望重者鎮之,今思鎮彼非名臣望重者不能守也,故特命汝南侯梅思祖、平章潘原明暫署雲南布政使司事,事定之後除官代還。”
  • 111.    《夜航船·卷二·疆域·吳越疆界》“古揚州所轄之地,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凡六省。”
  • 112.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一百九·遼東》:“虞舜以冀青地廣,始分冀州東北醫無閭之地為幽州,又分青州東北遼東等處為營州。國朝自山海關以東置遼東鎮,週迴數千裏,葢兼古幽營之地而有之,設都司一、衞二十有五、州所各二,以控制之...”
  • 113.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四·大名府》禹貢冀、兗二州之域
  • 114.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二十五·遼東都指揮使司》禹貢冀、青二州之域,舜分冀東北為幽州,即今廣寧以西之地;青東北為營州,即今廣寧以東之地,天文箕尾分野。
  • 115.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二十三·兗州府》禹貢徐、兗二州之域。
  • 116.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二十六·開封府》禹貢兗、豫二州之域。
  • 117.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五十二·南康府》禹貢荊、揚二州之域
  • 118.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五十二·九江府》禹貢荊、揚二州之境
  • 119.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五十六·吉安府》禹貢荊、揚二州之域,天文鬥分野
  • 120.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八十五·南寧府》禹貢揚州之西南境。
  • 121.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五十二》禹貢荊、揚二州之境,天文鬥牛分野
  • 122.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五十六》禹貢荊、揚二州之域天文鬥分野
  • 123.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六十·襄陽府》禹貢荊、豫二州之域。
  • 124.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六十六·施州衞軍民指揮使司》禹貢荊、梁二州之域。
  • 125.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七十·䕫州府》禹貢荊、梁二州之域。
  • 126.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三十四·漢中府》禹貢梁、雍二州之域
  • 127.    四庫版《明一統志·卷六十·鄖陽府》禹貢雍、梁二州之域
  • 128.    尋烏縣吉潭鎮漢地村民委員會  .尋烏縣吉潭鎮漢地村民委員會[引用日期2017-04-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