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四郡

鎖定
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衞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漢四郡對朝鮮半島北部有很大的影響力。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直到公元2年才向西遷到吉林的東部,東漢以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餘高句麗(非高麗,高句麗與高麗有250年以上年代差距,高麗乃後世新羅人頂高句麗名號而已,詳見高句麗詞條)等族。魏晉時期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併為魏晉所承繼。
中文名
漢四郡
所屬地區
東北亞
地理位置
今朝鮮國北部及中國吉林南部地區
下轄地區
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氣候條件
温帶氣候
民族構成
漢、穢、扶余、鮮卑、烏桓、辰

漢四郡簡介

公元前107年的漢四郡 公元前107年的漢四郡
公元1年的樂浪郡 公元1年的樂浪郡
漢四郡是漢武帝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設立的四個郡的總稱,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
其中,玄菟郡設於前107年,其他三郡設於前108年。四郡並存的情況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到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南部地區被劃入樂浪郡,玄菟郡的治所仍然在夫租縣。公元2年,樂浪郡的東部和南部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從夫租縣向西遷至吉林的東部高句驪縣。之後的東漢、魏晉皆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
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析出樂浪郡南部都尉(原真番郡轄地)設立帶方郡,併為魏、西晉所承繼。
魏晉時期,高句麗樂浪郡,據有樂浪、帶方二郡的張統因不堪長期孤軍與高句麗百濟作戰而率千餘家遷到遼西投靠慕容廆。慕容廆後為其在遼西僑置樂浪郡(《資治通鑑》卷八八,建興元年條)。
隨著樂浪郡在遼西僑置,管轄朝鮮半島的漢四郡滅亡。而原真番郡轄地帶方郡由於成為中原王朝的飛地,受到了孤立,4世紀時和樂浪故地一起成為了高句麗與百濟國爭霸的場所。

漢四郡設置

漢四郡 漢四郡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衞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裏劃分地方行政區域,設置了樂浪郡(約在今朝鮮平安南道,治所朝鮮縣城是故衞氏朝鮮都城王險城,位於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很顯然,“漢四郡”的設置,説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直轄管理,納入了漢帝國的直轄管理統治範圍。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直到公元2年才向西遷到吉林的東部,東漢以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驪縣(今遼寧新賓)。
東漢、魏、晉時期,樂浪郡、玄菟郡的區域和郡治不斷變化。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
此外。在漢魏之時的朝鮮半島南部,居住着韓種的三支,馬韓辰韓弁韓。史載馬韓有五十四國總十餘萬户。辰韓、弁韓各有二十國。共七十八國。共計為二十萬户,約近百萬人。

漢四郡歷史淵源

朝鮮半島的歷史來講,從箕子朝鮮衞滿朝鮮,大概相當於商周時代到西漢武帝時期,它們的建立者和統治階層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原地區。因此從箕子朝鮮到衞滿朝鮮,都作為中國邊疆諸侯國與中原政權形成一種隸屬關係。漢武帝剿滅衞滿朝鮮後,正式在朝鮮半島漢江以北地區置郡進行中央直轄管理統治,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漢四郡”。
在整個漢至西晉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一直是中國中原政權的郡縣直轄管理統治,在箕子朝鮮和衞滿朝鮮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富有影響力的樂浪文化。
呂思勉先生的《白話本國史》提到了半島漢江名字的由來。原文是:……漢江是漢武帝滅(衞滿)朝鮮後把其地分置四郡的南界,因為這條江是漢朝的南界……。

漢四郡樂浪文化

漢四郡漢代文化

漢朝在朝鮮北部地區進行“郡縣”統治,一方面形成了漢與朝鮮半島的經濟文化交流。而部分中原上層人士則移民到該地。當時不僅有漢人官吏到四郡去任職,更有很多富商大賈與農民前往經商、墾荒,朝鮮四郡已為一派漢文化景象。這一點從考古發掘也可證明。近年來,在漢四郡地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漢朝的官印和各種質地不同、形狀各異的器皿,考古學家將這種文化現象稱作“樂浪文化”,其實也就是漢文化。
“樂浪文化”的考古發現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地處今朝鮮平壤市樂浪區土城南面,總數達2000餘座的樂浪墓葬羣。這些外形多為方台形封土墳丘墓,是中國周、漢時期墓葬的普遍形狀。其墓葬結構主要有木槨墓和磚室墓兩種,其具體造法、式樣,乃至細微到磚上花紋,都與中國的中原漢墓沒有差異。墓中隨葬品非常豐富,為清一色的漢文化特色。樂浪墓葬羣可以被看作是朝鮮北部受漢文化強烈影響的一個具體見證。
漢代居住地復原圖 漢代居住地復原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漢文化的影響決不僅僅侷限於“漢四郡”所在的朝鮮北方地區,它對於半島南部地區同樣具有影響。早在公元前109年,也就是漢武帝出兵衞氏朝鮮前夕,南部馬韓目支部落就曾派遣使者赴漢地朝覲漢武帝,只是由於朝鮮王右渠的阻擾而沒有實現。“漢四郡”設置後,南部馬韓王及部落酋長開始與漢朝樂浪郡保持往來。南部有一些部落,甚至就是北朝鮮穢人南遷後,與南方三韓人雜居而形成的移民社會。從出土文物可知,當時的漢四郡文化已經影響到三韓王國最南端的濟州島等地。

漢四郡樂浪帶方郡遺蹟

通過考古工作,已在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發現包括城址、墓葬在內的漢四郡時期的遺蹟及大量遺物有的遺物且有銘文,為研究這一段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具體的材料。

漢四郡樂浪郡城址

樂浪郡址出土的“樂浪禮官”瓦當 樂浪郡址出土的“樂浪禮官”瓦當
樂浪郡治址位於平壤南郊大同江南岸土城裏的台地上,平面不規則,東西約長700米,南北約長600米。1935和1937年在城址東部發現柱礎石、甬路、井和下水道等建築遺蹟。
城址內出土的遺物相當豐富,歷年採集所得的有磚瓦、封泥、陶器和銅鐵器等。瓦當上除常見的雲紋以外,還發現有“樂浪禮官”、“樂浪富貴”等銘文。特別是在封泥上,除“樂浪太守章”和“樂浪大尹章”之外,朝鮮等23縣的令、長、丞、尉的官印都有發現。證明這裏曾是當時的樂浪郡治址。
蟬縣治址位於平安南道龍岡郡城峴裏,城略呈長方形,東西約1500米,南北約1300米。城東北遺有東漢元和二年(公元85)的蟬神祠碑,碑銘內容為蟬長向山川之神平山君祈求百姓安寧五穀豐登。這是朝鮮半島最早的石刻,也是確定蟬縣址的依據。

漢四郡帶方郡城址

帶方郡治址位於黃海北道鳳山郡石城裏,城略呈長方形,東西556米,南北730米。城址內出土有東漢到西晉的紀年磚,如光和五年(182年)、泰始七年(271年)、泰始十一年等。城址北面發現的墓磚上有“使君帶方太守張撫夷磚”的銘文,為斷定帶方郡治址提供了證據。帶方郡所屬昭明縣治址位於黃海南道信川郡土城裏,呈長方形,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
城址附近的墓磚上,有“太康四年三月昭明王長造”的銘文,表明這裏是昭明縣故址。長岑縣治址位於信川郡鳳凰裏,這裏發現“守長岑縣王君,君諱鄉,年七十三,字德彥,東萊黃人也。正始九年三月廿日,壁師王德造”的長篇銘文,表明了長岑縣故址的所在。其他尚有許多同時期的土城遺蹟,但由於缺乏直接的證據,還不能肯定其所屬縣治。

漢四郡樂浪墓葬

上述郡縣治址附近的墓葬,一般稱為樂浪墓葬,以樂浪郡治址南面的墓羣最為有名,這裏墓葬總數在2000座以上,多有方台形墳丘。經過正式發掘的有50餘座。墓葬的結構主要為木槨墓和磚室墓兩種,分別代表不同時期。木槨墓是帶墓道的土坑豎穴,用木材構成槨室,有單室和雙室之分,一般容納兩棺,也有一棺或多棺者,隨葬品排列在棺槨之間。槨室的周圍有的還積石積炭或用磚包圍,槨室上面用土逐層夯實。
比較典型的是王光墓和彩篋,前者單室雙棺,出土的木印上刻有“樂浪太守椽王光之印”,表明了墓主的身份。後者雙室三棺,因出土有以孝子傳為題材的人物彩畫漆篋而得名,同出的一枚木簡上書有“縑三匹,故吏朝鮮丞田肱謹遣吏再拜祭”,表明墓主也是樂浪郡的官吏。各墓出土的帶銘文漆器達57件,多數有紀年,上自西漢始元二年(前85),下到東漢永元十四年(102),所出銅鏡的形制、紋飾也表明這些木槨墓的年代基本上屬於這個時期。另外,漆器的銘文中還有廣漢郡蜀郡等字樣,表明了它們的出產地點。
磚室墓為穹窿頂,有單室和雙室之分,後者前室兩側往往附有耳室。墓室內一般容納兩棺。墓磚銘文的紀年,較早的有魏嘉平二年(250)、景元元年(260),稍晚有西晉的泰始、咸寧太康、元康、建始、泰安、建興等年號,甚至還有東晉的永和九年(353)和元興三年(404)等紀年。這説明樂浪郡和帶方郡於建興元年 (313)被高句麗攻陷之後,磚室墓的使用還繼續了一個時期。
此外,還發現有石槨墓,較有代表性的南井裏119號墓建有前後二室,用石塊砌成方錐形的券頂,同後來的高句麗墓葬相當接近(見朝鮮三國時代遺蹟)。由於遭到盜掘,遺物所存不多,僅有五銖、大泉五十等漢錢以及漆器、陶器的碎片。這些遺物或可證明,早在樂浪、帶方郡時期,石槨墓就已經出現。

漢四郡與高句麗

漢四郡歷史變革

高句麗發源於中國東北,是中國的地方政權。其中以穢族、扶余族、漢族為主,以及少數漢化了的鮮卑族
漢四郡 漢四郡
三國史記》記載公元37年大武神王鴨綠江南的樂浪郡發動進攻,一度佔據。七年後,東漢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復了樂浪,阻止了高句麗的擴張。
據《三國史記》東川王本紀記載,東川王二十一年(247年),“王以丸都城經亂不可復都,築平壤城,移民及廟社。平壤者,本仙人王儉之宅也,或雲王之都王險。” 不過《晉書》卷一四《地理志》記載:“咸寧二年(276)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樂浪郡,漢置,統縣六,户三千七百”,帶方郡公孫度置,統縣七,户四千九百“。 因此247年東川王所城的平壤應該為國內城的衞城,而不在大同江。傳統觀點認為313年西晉末期是高句麗據有樂浪郡的開始。”故國原王四十一年,“百濟王率兵三萬來攻平壤城”;小獸林王七年“百濟將兵三萬來侵平壤”;廣開土王四年,“與百濟戰於浿水之上”。這些都表明公元4世紀初高句麗已奪取了二郡,控制了大同江流域。 [1] 

漢四郡控制權歸屬

高句麗縣是中國的直管縣(地方縣政權),本身高句麗縣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縣(地方縣政權),其主體就是中國東北的一些民族,包括漢族、穢族、扶余等等
1.朝鮮(萁子朝鮮,衞滿朝鮮,非後世之朝鮮)建立者為箕子,箕子是商朝貴族,帶領部分族人東遷至半島北部。
2.箕子朝鮮被衞滿朝鮮所滅,而衞滿是燕國將領,故而衞滿朝鮮可視為地方政權的“改朝換代”。
3.衞滿朝鮮被漢朝所滅,地區被漢朝吞併,建立“漢四郡”,此事件可以視為中央政府對朝鮮半島從羈縻管理到直接直轄管理統治的轉折點。
前燕慕容氏是最後一次給高句麗以巨創的封建政權。公元342年冬慕容皝毀高句麗丸都城,但是中央政府陷入混亂,並不能恢復中國漢朝之後對朝鮮半島北部的直接直轄管理控制,只好接受高句麗的臣服。《資治通鑑》卷97載故國原王在前燕伐高句麗的次年“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迫於前燕軍事壓力,高句麗遷都到平壤。
371年,當時的百濟世子近仇首王率3萬軍隊拿下樂浪並處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百濟短期獲得樂浪地區。高句麗好太王長壽王兩代多次大敗百濟,百濟勢力被逐出了樂浪郡。公元427年前後,百濟繼續爭奪樂浪、帶方兩郡的控制權
參考資料
  • 1.    (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