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

鎖定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創建於1933年,當時校名為“南京市漢口路中心國民學校”;1945年抗戰勝利後,學校在原址復辦;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學校更名為“南京市漢口路小學”;2024年5月,漢口路小學併入南京市琅琊路小學,成為琅琊路小學漢口路校區。 [1] 
中文名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
簡    稱
漢口路小學
創辦時間
1933年
辦學性質
公辦小學
主管部門
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
地    址
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59號 [2]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歷史沿革

抗戰時期由於時局動機,學校一度停辦。南京失陷後,學校與金陵大學南京大學前身)、聖心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身)併為“安全區”,著名《拉貝日記》中有專門介紹。抗戰勝利後,學校得以復辦。
解放後,學校迅速發展,規模達22個班,學生逾千人,教育教學水平較高,多次向省內外開設學科教學觀摩活動,學校的學生合唱團、鼓號隊、足球隊都聞名全市。
2024年5月,漢口路小學併入琅琊路小學,成為琅琊路小學漢口路校區。 [1] 
漢口路小學成為歷史 漢口路小學成為歷史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特色學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加快發展。在上級關心下,重新規劃校園佈局,翻建校舍,添置現代化教學設備。先後建起電腦房,自然實驗室,多功能教室。教師人人配備電腦,教室全部裝置多媒體,大大優化了教學條件。學校建有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活動區,綜合器械活動區,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近9000平方米的校園裏,梧桐綠蔭如蓋,紫藤攀援婆娑,棕桐挺拔,月季婀娜,紅楓點綴,桂花溢香。2003年,學校被授予“江蘇省綠色學校”稱號。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辦學宗旨

學校以“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使每位家長感到放心”為辦學宗旨,以“培養健康的人,能幹的人,會自我完善的人”為培養目標,堅持以熱愛學生為跟本,以教科研為先導,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兩項特色受到省級表彰。“紅領巾法學院”和“諾貝爾小小科學院”蜚聲省內外。一批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的深入研究,大大提升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教師數百篇論文分別獲各級優秀獎。學校少先隊工作,衞生保健室,圖書閲覽室、自然實驗室均在市級驗收評比中,獲優秀等級。女子足球隊在歷屆市運動會上屢獲佳績,名列前茅。

南京市漢口路小學學校榮譽

學校視質量為生命。始終抓住教師隊伍的建設,擁有全國省市先進人物和省特級、市名師、區優青等教學骨幹。學校強化了教學研究和質量監控的運行機制,特別着力於學生優良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成績顯著,受到廣大家長、豐關中學及上級的肯定、讚譽。學校先後被授予“南京市規範化學校”、“南京市示範小學”、“南京市實驗小學”、2005年,江蘇省教育廳又授予學校“江蘇省實驗小學”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