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代思潮

鎖定
《漢代思潮》是2008年6月1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鵬程 [1]  本書主要是對漢、宋兩大思潮體系進行闡述。
中文名
漢代思潮
作    者
龔鵬程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8年6月1日
頁    數
569 頁
開    本
大32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0040099

漢代思潮內容簡介

文學如此,經史等等亦然。史籍不必説了,史遷孤懷閎識,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班固密慄沈實,皆非後世史著所能方駕。經學章句,雖遺佚者多,但相關之訓釋箋註,畢竟仍是後人掌握儒學的淵藪或鍵鑰,不可不考。且尋索玩繹愈久,愈能感覺其中含藴弗窮,足供沉潛。就連習學者視為畏途的文字訓詁材料,其實也有許多道理可説,可惜現今學者未能發揮罷了。
諸如此類感受,越來越強烈之後,我才逐漸體會到對漢代的輕忽或貶斥,本身就是具有思想史意義的事。
中國學術,本來即有漢宋兩大思潮體系。宋學崛起,原就具有革命性質,所以認為漢魏南北朝所講之經學儒學均未能延續孔孟之道,必須等到周敦頤、程明道等人,才接上了正道的統緒。可是宋學傳至明末,學者又覺得它恐怕與孔孟有些距離,原始儒家之真面貌,或許仍應由漢人所傳的經學中去找尋。故又推崇漢學以反宋學。此一風氣,發展到晚清民初,漸漸形成了幾種路向:一支繼續提倡漢學而以經學考證為主,既將其範圍擴及史籍與諸子等領域,又以文字聲韻訓詁為主要方法及學術內容。另一支則覺得漢人經學之真精神並不在考證,而在於發揚孔子的微言大義。故此一派學者以西漢公羊學為主要典範,講通經致用之學,影響了清末的中興、維新、革命等運動。還有一支則是起於對這種強調漢學風氣的反抗,認為宋學仍有其價值,不宜廢棄,且逐漸從漢宋並重發展到愈來愈偏於宋學的形態。

漢代思潮作者簡介

龔鵬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於台灣。歷任教授、文學院院長、報社總主筆、出版社總編輯、古典文學學會會長等職;為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歐亞:大學創校校長;另辦國家佛學研究中心、中華道教學院;亦曾主管兩岸文教交流事務。博學精勤,研究遍及中國文化各領域,已刊著作七十餘種,編書數百種。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並在內地多所院校講學。

漢代思潮目錄

一、漢代哲學的定位
二、自然氣感的世界
三、風俗美善的追求
四、文人傳統之形成
五、文字意義的探索
六、儒家的星象政治學
七、儒家的歷數政治學
八、學聖人的儒家:韓嬰
九、世俗化的儒家:王充
十、太平道及其《太平經》
十一、天師道與《老子想爾》
十二、遊民社會及其思想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