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人煮簀

鎖定
漢人煮簀,漢語成語,拼音hàn rén zhǔ zé,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中文名
漢人煮簀
拼    音
hàn rén zhǔ zé
注    音
ㄏㄢˋ ㄖㄣˊ ㄓㄨˇ ㄗㄜˊ
解    釋
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目錄

  1. 1 解釋
  2. 2 典故
  3. 原文
  4. 註釋
  5. 譯文
  6. 簡析

漢人煮簀解釋

漢中地區有個人把家裏牀上的竹蓆子當作竹筍來煮着吃。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漢人煮簀典故

漢人煮簀原文

漢人有適吳,吳人設筍,問是何物,語曰:“竹也!”歸煮其牀簀而不熟,乃謂其妻曰 [1]  :“吳人轣轆,欺我如此!”

漢人煮簀註釋

1、漢:地名,今陝西南部漢中市。吳:地名,今江蘇南部。
2、適:去,到。
3、簀(zé):竹蓆。
4、轣轆(lì lù):車子的軌道。“軌道”諧音“詭道”,因此狡詐(圓滑)稱為“轣轆”。

漢人煮簀譯文

漢中地區有一個人到吳地去。吳地的人用竹筍來招待他。他不認識,問是什麼東西,吳地人回答説:“這是竹子。”他覺得滋味不錯,回家後便拿着牀上的竹蓆去煮,卻怎麼也煮不爛。於是對他妻子説:“吳地人真狡詐啊,竟然這麼欺騙我。”

漢人煮簀簡析

吃了竹筍便煮竹蓆吃的人不會有,但是滿足於一知半解,不調查清楚便魯莽從事,乃至碰了釘子反而埋怨別人欺騙了他的人,卻可從這則故事中吸取教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