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中曲子

鎖定
漢中曲子是一種表演形式比較完備的傳統戲曲藝術,一要上台,二要化妝,三是唱、做、念、打齊全。除大量演出一些與陝西漢中民間生活息息相關的小戲外,還能演“袍帶”大戲。音樂唱腔、舞台佈景、樂隊伴奏都有很大的改進和發展,角色也有了生、旦、淨、末、醜等行當,由於漢中曲子深受廣大羣眾喜愛,其他劇種和各地戲班,在大型演出時都要應觀眾請求加演漢中曲子戲。
中文名
漢中曲子
所屬地區
陝西漢中
遺產編號
Ⅴ—10
遺產類別
曲藝

漢中曲子基本信息

遺產級別:省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漢中市。 [1] 

漢中曲子內容介紹

漢中曲子基本情況

“曲子”起源於先秦。先秦建都於雍,故稱“雍城秦曲”。唐以後改稱“西府曲子”。“西府曲子”流入漢中後,融進了當地的小調、民歌,並以漢水上游人民羣眾的語音為基礎,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風格的漢中曲子。據洋縣民間曲子老藝人的家藏資料(清乾隆時手抄本)與回憶,在明末清初時,洋縣一帶就有“念曲子”的活動。除了紅白喜事、祝壽、兒子滿月時要請“板凳曲子”助興外,迎神、廟會\採蓮船都要“念曲子”。 [2] 

漢中曲子表現形態

A:曲子戲的劇目內容以民間生活故事為主。深受羣眾喜愛的劇目有《打櫻桃》、《李家灣》、《打麪缸》、《二姐娃害病》、《釘缸》、《花換布》、《打灶君》、《張連賣布》等小戲和《香山還願》、《梅絳雪》、《繡襦記》等大型劇目。
B:漢中曲子戲的唱腔,既有婉轉、抒情、風趣的小曲,也有激昂慷慨、纏綿悱惻的大麴調,板式曲調極為豐富。
C:“念曲子”發展為“曲子戲”,不但由敍述性的清唱改進為人物表演的戲劇,而且其他方面也舞台化了。角色有了生、旦、末、醜的行當。樂隊也有了文場、武場之分,文場有板胡、三絃、笛子、二胡、月琴等。武場除保留“念曲子”用的四頁瓦、碰鈴外,還用上了漢調桄桄的全部打擊樂器。
D:解放後,南鄭縣劇團除整理、改編、出版並演出了一批傳統曲子戲外,還創作、改編、移植演出了《雷鋒》、《回孃家》、《賣餘糧》、《度荒年》等現代劇。漢中地區歌舞劇團及洋縣、城固等劇團先後演出過《歸來》,《刺目勸學》、《張古董借妻》等曲子戲。 [2] 

漢中曲子主要特徵

1、漢中曲子是關中迷胡南傳與陝南民間小調、民歌、佛歌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其唱腔既有宛轉、抒情、風趣的小曲,也有激昂慷慨、纏綿悱惻的大麴調,板式曲調豐富,素有“七十二大調”和“三十六小調”之説。
2、漢中曲子的表演比較簡約,多為生活的即興表演,無複雜固定的表演程式,基本仿用漢調桄桄的表演程式。
3、表演藝術歷來為口授身教,代代相傳,行當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行。基本功分唱、做、念、打、白五類。表演上講求手、眼、身、口、步五法和腰、腿、臂、頸之功。表演程式結合漢中地區人民羣眾素有的灑脱、大方、潑辣、爽快的性格和風趣、幽默的觀賞情趣,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形成了講究灑脱、注重緊湊的表演風格。
4、漢中曲子班社人員不多,只要有淨、末、生、旦、醜、老、小、雜門類各一人,再收四五個學徒,就算行當齊全。在班社中,淨、末、生、旦被稱為“四梁”,醜、老、小、雜被稱為“四柱”。行當門類齊全,演出則比較消閒。行內故有“七緊、八慢、九消停”的諺語。
5、漢中曲子唱、念、做、打也和其他戲曲劇種要求一樣。唱必須達到悦耳動聽,扣人情思的效果,講究“字正、腔圓、音準、韻美”。俗話説“賣面的憑湯,唱戲的憑腔”。而漢中曲子的老藝人都是各個劇種的“台柱子”,“戲母子”自然更加講究。念,在漢中曲子中至為重要,特別講究風趣、幽默,常言説“千斤白、四兩唱、口齒無功張嘴黃”。而漢中曲子又特別講究“方言白”,即以漢中的地方土語道白,把地方有特色的小故事、諺語、笑話編成順口溜並以當地方言道白,更能吸引觀眾注意力,增強藝術感染力,活躍戲劇氣氛。
在“做”和“打”方面,漢中曲子較其他劇種稍差。 [3] 

漢中曲子主要價值

1、漢中曲子的老藝人是活的戲劇史的大辭典、資料庫。
漢中曲子戲是清末民初被漢調桄桄和漢調二黃老藝人搬上舞台的,所以各班社無論是廟會唱戲還是賣戲,每天必須在戲中間演曲子戲以調劑觀眾口味,所以這些老藝人都是各劇種、各戲班的“台柱子”、“戲母子”。所以説,他們是活的戲劇史的大辭典、資料庫。
2、漢中曲子羣眾基礎雄厚。
漢中曲子因其行頭簡單,班社可大可小,演員可多可少,場地要求不高,院壩、堂屋都可以,又行走方便,隨請隨到。故受老百姓歡迎。百姓家有紅白喜事,老人祝壽,兒子滿月都要請“曲子”熱鬧一番,迎神廟會踩蓮船也都要請“曲子”助興。
3、漢中曲子劇目內容以民間生活故事為主,貼近人民羣眾的實際生活,又有本地的真實故事做鋪墊,加之演員風趣逗樂,所以很受觀眾喜愛,是人民羣眾自娛自樂的主要藝術形式。
4、漢中曲子的教化功能更加顯著。從歷史淵源看,“曲子戲”是各個劇種的先鋒官,一個地方發生的新事件、新故事,必先在“曲子戲”中流傳,這已成為規律。或因其“小”則流傳更廣泛,更深入。所以,一個地方的鄉風民俗在“曲子戲”中的反映是比較明顯的。反之,“曲子戲”對地方的鄉風民俗的影響也是深刻的。 [4] 

漢中曲子歷史淵源

漢中曲子,是由古人念曲子發展而來的。是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它是秦曲在漢中的演變,是地方鄉風民俗、民間文藝的最合適的載體,是當地羣眾最為喜愛的文藝形式和自娛自樂的方式。通過研究,其淵源如下:
一、漢中曲子是古老的戲劇劇種之一。
上古時期,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歌舞藝術。西周以後,民間歌舞有了更廣泛的發展,詩歌説唱也應運而生。漢代出現了百戲(各種民間雜技、舞蹈的總稱),在百戲的影響中,戲曲集歌舞、説唱的要素,加入了情節故事,而形成戲曲獨特的綜合藝術。“念曲子”即是這個時期的最原始的形式。
二、漢中曲子在漢中形成時間應在宋之前。
漢中遠古時期處於萌芽狀態的戲劇或與戲劇相關的活動難於詳考,從文獻和出土文物中略可發現端倪。1976年城固縣蘇村出土的青銅器面具,證明早在殷沃甲時代,這兒就有了類似戲劇人物臉譜化妝的祭祀用的跳儺面具。西漢時,出生於城固縣的外交家張騫,從西域諸國帶回的胡笳、琵琶等樂器以及鼓吹樂橫吹“摩訶兜勒”曲等,為豐富後來的戲曲音樂提供了借鑑。北宋時,洋洲知洲韓億寫有記載民間戲劇(音樂)活動的詩句:“夜月人家奏管絃”、“喧闐鼓吹迎神社”。另一位洋洲知洲蔡交任職時,亦有:“郡官設幔張樂與民同歡”的記載,宋、元、明三代,今略陽縣城的老廟、財神廟、王爺廟、紫雲宮,白水江鎮的山廟、新廟、洋縣城隍廟、關帝廟等地,均有修建戲樓、樂樓的記載。由此可見,漢中自11世紀起即有近似戲劇演出活動,到元明兩代,戲劇即形成並逐步發展。
三、漢中曲子有據可查的班社在清末已有。
漢中曲子最有名的戲班班底即是由城固縣原公鎮人姜尚志、吳金榜於1878年(大清光緒四年)組建的的城固曲子戲班。
在1938年(民國27年),在城固縣的董家營村也成立了一個城固曲子班。
解放初期,城固、洋縣等地紛紛成立了曲藝社,以城固為主向周邊輻射。這個時期,漢中曲子再度繁榮。現在仍健在的城固曲子的老藝人,大多是在這個時期學有所成的。 [5] 

漢中曲子相關物品

漢中曲子的戲衣和徹末道具:
主要樂器有:板胡、二胡、三絃、笛子、簫、梆子、碟子、四頁瓦、碰鈴。
戲衣:主要種類有蟒袍(大龍蟒、團龍蟒、改良蟒三式)、靠(男女大靠和改良靠各分軟硬兩種)、官衣(分男、女)、開氅、箭衣、豹衣(花、素各色)、道袍(花素各色)、鶴帔、鬥蓬、馬褂、太監衣、男女打衣、龍套衣、兵卒衣、男女坎肩、各色花素裙、腰裙、罪衣、宮裝、衙役服、猴衣、虎衣、犬衣及各色彩褲。
盔頭:分盔、冠、帽,男女有別,各有軟硬兩種。
戲鞋:主要有黑底厚靴、各色繡花鞋、朝方靴、虎頭靴、雲裏登靴以及花素各色彩鞋等。
現代戲服裝:現代戲的服裝,以寫實為基礎,追求時代社會真實和生活真實。
主要作品有:
1、《漢中曲子》編著:王文獻,主編:王繼勝,執行主編:王明新,全書65萬字,800多頁,彙集劇目194個,曲牌61個。漢中民間文化叢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2、《漢中曲子研究》(論文集)
3、有大量的音帶、錄像帶,保存在民間。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