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漂泊的雲

(李尚朝創作的詩歌)

鎖定
《漂泊的雲》是李尚朝創作的詩。
中文名
漂泊的雲
作品出處
李尚朝詩歌品鑑
作品體裁
詩歌
作    者
李尚朝

漂泊的雲作品原文

漂泊的雲
奔跑的聲音。他的散漫和飛翔
落在了我的頭上。漂泊的雲
你能不能帶我
抄近路回家?//
讓春天變綠,夏天變藍
跨過河流和草地
只有雲走得最高
他微笑着入世,出世
將奔跑的聲音降到最低
在郊外閒遊//
我也靜下心來,母親哪,妻兒呀
一把椅子放在白雲下
我需要歇一歇
讓白雲盡情去漂泊,去漂泊
我管不了那麼多

漂泊的雲作品賞析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感嘆過:做人累,為人難。也不知有多少詩人騷客,面對大自然,發生他們人生的喟嘆。這首《漂泊的雲》以同樣的力量,一聲喟嘆,直入人的心靈。
李尚朝有一篇美文《浮萍》,記敍了他的漂泊感:從農村來,從小到大,居無定所,像浮萍一樣,有一種傷感。他還有一些詩,如《大雁南翔》寫三峽人、寫三峽移民,也是一種悲壯的遷徙體驗,李尚朝作為移民中的一員,這種遷徙情緒也深深地藏在心中,他的短詩《搬家》,也寫得很傷感。這首《漂泊的雲》是組詩《生命中的大三峽》中的一首,漂泊的感覺特別強烈,所以將它拿出來談談。
詩人將雲看成是“漂泊的”,首先緣於自己的漂泊感,不然,雲在他眼裏也不至於是漂泊的。寫雲的詩很多,而將其定位於漂泊的就很少。詩人將自己的漂泊與雲的漂泊作了一個對比,得出的結論是雲的漂泊比自己的漂泊更輕鬆,更閒散。雲的漂泊是“散漫與飛翔”、“微笑着出世與入世”、“在郊外閒遊”,當詩人看到這閒適的雲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我的路還有多遠?我要到何時才能停下來?面對雲,他發出詰問:“漂泊的雲/你能不能帶我/抄近路回家?”這一問為詩人當時的處境感到有揪心的疼痛。到後來他甚至喊出來:“我也靜下心來,母親啊,妻兒呀”,他是那麼渴望“一把椅子放在白雲下”,他“需要歇一歇”。這種人生的負重感,會讓無數人感到震顫。但他做得到麼?詩人最後看起來是放下心來,靜靜地歇一歇,事實上是一種悲壯的情感外露:“讓白雲盡情地去漂泊,去漂泊/我管不了那麼多”,白雲的漂泊本來就是他羨慕的,卻只能任其去漂泊,也就是説,詩人還是無法做到像白雲一樣地“微笑着出世與入世”,他只希望作為人,歇下來,輕鬆片刻,“我管不了那麼多”,卻似小孩賭氣的一句話,讓人感到:在漂泊的路上,他仍然沒有辦法停下來,這樣的負累,還將繼續糾纏下去。
詩人的漂泊感除了因三峽地域的移民遷徙這特殊性外,我想,還應與整個中國的大環境相關,他表現出了一種大背景下文化的漂泊,精神的漂泊,這種漂泊因為無處歸依,形成精神的負重,作為實實在在的現代人,無法“微笑着出世與入世”,這才是詩人真正在負重漂泊的根源所在。
掩卷長思,不覺痛上心來。(一剪剪賞析)

漂泊的雲作者簡介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那流光一幻》、《時光之羽》等,著名詩評家蔣登科主編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了系統鑑賞。詩歌《月上中天》入編大學中文專業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