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漁子溪

(長江支流岷江的上游支流)

鎖定
漁子溪,官方稱二河,是長江支流岷江的上游支流。發源於汶川縣卧龍鄉西南,汶川、小金交界之巴朗山東坡,由西南流向東北至耿達鄉龍潭磨子溝村附近轉向東,經卧龍、耿達、映秀三鄉鎮,在映秀鎮中灘堡匯入岷江,全長約89公里。
漁子溪流域處邛崍山東麓,多處深山峽谷,河口引灌困難,但水能資源豐富,建國以後,已經實現了梯級開發。 [1] 
漁子溪流域是大熊貓的棲息地,1963年,國家建立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保護區之一。是以保護高山生態系統及大熊貓、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為主的綜合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 
中文名
漁子溪
別    名
二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的上游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汶川縣
流經地區
汶川縣
發源地
發源於汶川縣卧龍鄉巴朗山東坡
主要支流
銀廠溝
主要支流
鸚哥嘴溝
大魏家河
正河
河    長
89 km
流域面積
1742 km²
平均流量
62.3 m³/s
落    差
3239.6 m
河    口
汶川縣映秀鎮中灘堡

漁子溪名稱由來

漁子溪,官方稱二河,《漢川縣誌》記:“在漢除岷江外,即以此水為大,故名二河”,實際上汶川縣境內,岷江支流流量以雜谷腦河較二河為大,所以應當是第三大河。 [1] 

漁子溪幹流概況

漁子溪發源於邛崍山巴朗山東坡,由西南流向東北。上游稱巴朗河,過卧龍關時名皮條河,過糖房(北緯31度05分,東經103度00分14秒)名燒湯河,全長50餘公里。至耿達鄉龍潭村磨子溝(北緯31度07分,東經103度15分)繞老鴉山轉向東流,以下稱二河。經卧龍、耿達、映秀三鄉鎮在中灘堡注入峨江,全長89公里。落差3239.6米,平均比降36.4,流域面積1742平方公里。上游由耿達鄉正河(長約45公里)及其支溝與卧龍皮條河、巴朗河及其支溝大小共121條組成。龍潭村磨子溝以下,河牀比降為24.4%。 [3]  [4] 
漁子溪源頭地區地貌 漁子溪源頭地區地貌
漁子溪上游段 漁子溪上游段
漁子溪卧龍鎮段 漁子溪卧龍鎮段
漁子溪下游東莞援建的映秀鎮一段 漁子溪下游東莞援建的映秀鎮一段

漁子溪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正河,發源於著名的四姑娘山東坡,名曰正溝,發源於錢糧山東南麓的日錢糧溝,兩源不相上下,彙集白巖溝鍘刀口溝和龍眼溝之水,在耿達鄉龍潭磨子溝村附近匯入二河。 [1] 
漁子溪上游有許多高山湖泊,是漁子溪重要的水源。如耿達鄉的海子溝海子、雙海子、深海子、大水海子、小水海子;卧龍鄉的水海子等,均處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人跡罕至。 [3] 

漁子溪水文特徵

漁子溪水文站測,二河最高水位為889.65米(1964年7月21日),最低為885.56米(1973年3月24日),多年平均水位886.56米。年平均流量最高為79.1立方米/秒(1966年測),最小46.5立方米/秒(1969年測)。月平均流量最高219立方米/秒(1966年8月),最小12立方米/秒(1972年12月)。出口處多年平均流量63.2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達123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4.7立方米/秒。流速最大為8米/秒,最小為4.44米/秒。含沙量日平均最高1150克/立方米,最少是977克/立方米。 [3] 
理論藴藏量裝機91.9528萬千瓦,可開發電站8座,可裝機35萬千瓦,年發電可達211100萬度,至1980年代,已開發電站7座,裝機32.1635萬千瓦,年發電185863萬度。 [4] 

漁子溪生態保護

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漁子溪兩岸山青水秀,氣候温和,有極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棲息之地。是卧龍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組成部份。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境內,地處岷江上游、邛崍山的東坡。始建於1963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保護區之一。是以保護高山生態系統及大熊貓、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為主的綜合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面積20萬公頃,海拔在1150-6250米之間。1975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卧龍已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自然保護區,在中外自然保護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享有較高的聲譽。 [2] 

漁子溪治理開發

國家以建成漁子溪一級電站投產,漁子溪二級電站等。 [1] 
熊貓水電站 熊貓水電站
熊貓水電站,位於四川省阿壩州卧龍自然保護區境內岷江右岸一級支流漁子溪上游主流皮條河上。採用引水式開發,閘址位於龔老漢溝上游約350米處,廠址位於轉經樓溝口上游約300米的右岸階地上,閘、廠址相距約5.2公里。電站正常蓄水位1989米,總庫容44.6萬立方米,死水位1987米,調節庫容17萬立方米,具有日調節能力,最大閘(壩)高15米,電站裝機兩台,電站發電引用流量31.4立方米/秒,額定水頭90米,總裝機容量24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1364萬千瓦時,年發電利用小時數4735時,枯水年枯期平均出力3.4兆瓦。 [5] 
漁子溪一級電站,該站位於映秀鎮。漁子溪系岷江上游右岸的一條支流,屬狹谷河流,該站利用河口一段長約12公里的河段,河牀平均坡降28%。控制流域面積1674平方公里。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63.2立方米/秒,電站建閘抬高水位,利用毛水頭達318米,電站總裝機4台,16萬千瓦滿發,年發電童可達9.6億千瓦小時。由成都勘測設計院設計,仍採用全地下式設計。漁子溪一級電站於1966年動工興建,1972年9月第1台機組4萬千瓦投產發電,到1975年12月,2、3、4號機組相繼投產。電站建設總投資1.731億元,從1972年到1984年的13年間,共發電60.92億度,積累資金3.97億元,為建站投資的2.29倍。 [6] 
漁子溪二級電站,裝機4台、16萬千瓦,年發電量8.9億千瓦小時,總投資2.6億元。電站引用流量73立方米/秒,水頭303米,該站於1981年動工興建,計劃1986年投產第一台機組4萬千瓦,1987年2、3、4號機組全部建成投產。映秀灣電站、漁子溪一級電站、漁子溪二級電站歸屬於四川省映秀灣電廠管理。 [6] 
卧龍沙灣一級電站,原系卧龍紅旗森工局,於1976年所建,供森工局職工生產、生活用電,兼供卧龍鄉級單位及電站所在地花紅樹村農民用電。該站引皮條河水發電,水渠長100米,引用流量2.6立方米/秒,水頭8米,裝機1台,容量160千瓦。建設工程總投資11萬元。1978年,成立卧龍自然保護區,紅旗森工局撤遷松潘,沙灣電站移交卧龍自然保護區使用。 [6] 
卧龍沙灣二級電站,1982年動工興建,1983年建成發電。電站引用流量5.5立方米/秒,水頭11.5米,裝機2台,總容量460千瓦。由成都勘測設計院設計,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與林業部投資290萬元修建。 [6] 
龍潭電站電站,位於耿達鄉龍潭村,引卧龍溝水發電,引用流量10立方米/秒,水頭9米,裝機2台,總容量642千瓦。由鐵道部成都第二勘測院設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助投資156萬元修建。於1984年11月12日動工興建。1985年底前建成。 [6] 
耿達幸福電站,於1971年動工興建,1973年建成發電。電站位於耿達鄉幸福村,引轉經樓溝水發電。引水渠長600米,引用流量0.7立方米/秒,水頭34米,裝機1台,容量200千瓦。建站總投資25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5萬元,鄉村自籌10萬元。 [6] 
皮條河電站,位於卧龍鄉足木山村,引足木溝水發電,引用流量1.2立方米/秒,水頭28米,裝機2台,總容量150千瓦,後因災報損1台,現只剩下1台(75千瓦)繼續發電。電站建設總投資12萬元。 [6] 
漁子溪電站閘壩(震前) 漁子溪電站閘壩(震前)
漁子溪電站閘壩(震後) 漁子溪電站閘壩(震後)

漁子溪歷史文化

漁子溪流域是紅軍長征途中經過的地方,民國24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紅九軍二十七師先頭部隊,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率領下,於16日進入汶川芤山、青坡(當時屬茂縣)、蘿蔔寨一帶,29日夜,進駐威州。6月6日,紅三十、三十一、三十三軍到達汶川綿頎西岸地區,三十一軍軍部駐塗禹山土司衙門院內。6月8日,紅三十軍一個團曾到達耿達的磨子溝。紅四方面軍足跡遍及今威州、綿頎、映秀區的十個鄉(雁門、威州、克枯、龍溪、玉龍、綿頎、草坡、映秀、耿達、卧龍)。 [7] 
紅軍駐汶川期間,汶川人民組織游擊隊、少先隊、童子隊、農會、婦女會,協助紅軍作戰、籌運軍糧、抬送傷員。縣游擊隊有118人,羌、漢各半,由紅軍連長王德昭任大隊長、板橋任季皋任副大隊長。住威州城隍廟。學習軍事、政治、文化,籌購運送軍糧。游擊隊成立兩個月,在雁門、威州、克枯等地籌糧20多萬斤(僅雁門鄉各村寨即籌購糧370餘石)。紅軍在汶川開展“擴紅”工作,號召“歡迎工農與番人加入紅軍”,全縣報名參加紅軍共135人。同年8月,紅四方面軍撤離汶川,向理番縣進發。 [7] 
參考資料
  • 1.    汶川縣民政局 .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汶川縣地名錄 :汶川縣民政局 ,未知 :90 .
  • 2.    卧龍自然保護  .cctv.com[引用日期2020-12-02]
  • 3.    汶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汶川縣誌.:民族出版社,1992:13
  • 4.    汶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汶川縣誌.:民族出版社,1992:421-422
  • 5.    宋建坤 徐亮 嶽亮 . 熊貓水電站改擴建工程閘基防滲設計 . 《水電站設計》2014年 第3期 | 29-31
  • 6.    汶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汶川縣誌.:民族出版社,1992:430-433
  • 7.    汶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汶川縣誌.:民族出版社,199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