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而不溢

鎖定
滿而不溢(拼音:mǎn ér bù yì)是一則成語,成語最早出自於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察微》。 [1] 
“滿而不溢”的原義是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濫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於節制守度戰;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 [1-2] 
中文名
滿而不溢
拼    音
mǎn ér bù yì
近義詞
戒驕戒躁
反義詞
驕傲自滿
注音字母
ㄇㄢˇ ㄦˊ ㄅㄨˋ ㄧˋ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微》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滿而不溢成語出處

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察微》:“《孝經》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 [3] 

滿而不溢成語故事

孔子帶着學生到魯桓公的祠廟裏祭拜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形體傾斜地放在祠廟裏。在那時候把這種傾斜的器皿叫欹器。 [3] 
孔子便向守廟的人問道:“請告訴我,這是什麼器皿呢?”守廟的人告訴他:“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如‘座右銘’一般用來伴坐的器皿。”孔子説:“我聽説這種用來裝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歪倒;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就會是端正的。裏面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也會翻倒。”説着,孔子回過頭來對他的學生們説:“你們往裏面倒水試試看吧。”學生們聽後舀來了水,一個個慢慢地向這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裏灌水。果然,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裏。不一會兒,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裏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裏的水流盡了,就傾斜了,又像原來一樣歪斜在那裏。 [3] 
這時候,孔子便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説道:“唉。世界上哪裏會有太滿而不傾覆翻倒的事物啊。” [3] 

滿而不溢成語寓意

故事借用欹器裝滿水就傾覆翻倒的現象來説明驕傲自滿容易使人空虛,從而告訴人們要謙虛謹慎,不要驕傲自滿。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要做到滿而不溢,就必須始終保持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只有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努力進取,避免犯錯誤。反之,如果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就會變得驕橫、忘乎所以。頭腦發熱,危機也就會悄悄地來臨。人們更需要做到滿而不溢、高而不危,始終保持危機意識、憂患意識。 [3] 

滿而不溢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滿而不溢”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比喻有資財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於節制守度,含褒義。 [1-2] 
  • 運用示例
漢·桓寬《鹽鐵論·褒賢》:“故君子時然後言,義然後取,不以道得之,不居也;滿而不溢,泰而不驕。” [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4] 
清·尤侗《平朔頌》:“吾皇謙讓,固辭弗許,滿而不溢,超絕前古。” [5] 
參考資料
  • 1.    滿而不溢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4]
  • 2.    賀銘華主編. 多功用成語典故辭典[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1.08:726
  • 3.    中共揚州市紀委編著. 讀廉經典 廉政成語[M]. 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2013.11:75-76
  • 4.    劉凱主編. 中華千年古書 精華本 第1冊 圖文珍藏版[M]. 北京:線裝書局, 2016.01:420
  • 5.    (清)尤侗著;楊旭輝點校. 蘇州文獻叢書 第3輯 尤侗集 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5: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