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江紅·金陵懷古

鎖定
《滿江紅·金陵懷古》是元朝詩人薩都剌的詞。這首詞連綴了一系列古今人事和風物,既拓寬了時空領域,使懷古的情思顯得汁漫悠遠,又把抽象的情思化作可以聞見的人事或物象,直接作用於讀者的感官,以增強情思的感染力。
作品名稱
滿江紅·金陵懷古
作    者
薩都剌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雁門集》
文學體裁

滿江紅·金陵懷古作品原文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⒃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1] 

滿江紅·金陵懷古註釋譯文

滿江紅·金陵懷古作品註釋

⑴六代:即六朝:三國的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曾建都於金陵(今南京),稱六朝。歐陽炯《江城子》:“六代豪華,喑逐逝波聲”。
⑵悵(chàng):傷感。
⑶山川形勝:指地勢優越便利。
⑷疇(chóu)昔:從前。
⑸王謝堂前二句: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詩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東晉豪族王、謝,曾在烏衣巷住過。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秦淮河畔,是王導、謝安家族居住之地。
⑹孤城:一座空城。
⑺春潮:暗指暮春季節。
⑻織:形容思緒紛亂。
⑼故國:指金陵。國,國都。
⑽但:僅僅,只有。
⑾空陳跡:空自留下陳舊的遺蹟。
⑿荒煙衰草:荒煙籠罩衰草。化用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但寒煙衰草凝綠”。
⒀亂鴉斜日:宋吳文英《八聲甘州·陪庾幕諸公遊靈巖》詞: “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
⒁玉樹歌殘:《玉樹歌》,即陳後主所作《玉樹後庭花》。唐許渾《金陵懷古》即有“玉樹歌殘玉氣終”之句。
⒂胭脂井:又名景陽井、辱井,在今南京市雞鳴山邊的台城內,隋兵攻打金陵,陳後主與妃子避入此井,終為隋兵所俘。
寒螿(jiāng):蟬,似蟬而較小,青赤色。
⒄蔣(jiǎng)山:即南京市東北的鐘山。
⒅秦淮(huái):水名。源出江蘇溧水縣東北,向西流經南京入江。 [2-5] 

滿江紅·金陵懷古作品譯文

六代的春天一去不復返了。金陵的風景勝蹟,已經不是從前的樣子了,當年王、謝兩族,家裏的一雙燕子,我曾在烏衣巷口見過它們。如今它們怎麼樣了?夜深了,春潮拍打着金陵城,激盪着寂寞的聲音。往事不堪回首,金陵只剩下一點陳跡了。現在無非是荒煙籠罩衰草,而夕陽裏烏鴉亂飛,秋露冷冷,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已經沒有什麼人唱了,躲藏過陳後主的胭脂井已經圮壞。寒蟬淒涼地鳴着。如今還有什麼呢?只有鐘山還青着,秦淮河還淌碧水罷了。 [6] 

滿江紅·金陵懷古創作背景

1332年(元文宗至順三年),元帝國日漸衰落,眼看就要覆滅。金陵雖不是元朝都城,但文宗圖帖睦耳曾在此住從中就有詩人。文宗恩寵有加,詩人春風得意,在那樣的境況裏遊金陵。如今文宗已不在人間,"繞道人丹室"的金陵王氣亦已消散。撫今憶昔,感喟百端,於是詩人寫下了《滿江紅·金陵懷古》。 [7] 

滿江紅·金陵懷古作品鑑賞

滿江紅·金陵懷古文學鑑賞

這首詞上片起首寫繁華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無聲無息,帶有沉重的懷古情緒,定下全篇感傷的基調。“空悵望”三句寫今昔對比,承接上文而抒發感慨,當年的山川依舊在眼前,但人事變遷,已不似往日的繁盛,可謂“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萬千。接下來的“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系化用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這裏的“烏衣巷口”,這裏似曾相識的燕子,將作者的思緒帶到王謝家族興盛之時,進一步將寥落與繁華進行了對比。“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也是化用劉禹錫“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這既是寫眼前之實景,又熔鑄了劉禹錫詩歌的意境,情緒惆悵、孤寂,所寫之景色調暗淡,一個“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靜謐氛圍,又形象刻畫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狀,表現出作者的心緒也如這潮水一般地澎湃。 [8] 
下片“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四句,在上片情緒積累的基礎上,作者情感迸發,直白的語言,短促的句子正表現了情緒的激越。作者情感的起伏在這裏達到了高潮。接下來,詞人以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秋露等意象渲染氣氛,寄託情思,構成一幅意境深遠而悲涼的殘秋圖。而“玉樹歌殘秋露冷”兩句寫景兼詠事。“玉樹”指南朝陳後主所制豔曲《玉樹後庭花》,歷來被認為是亡國之音;胭脂井即陳朝的景陽宮井,隋軍攻陷建康時,陳後主與寵妃張麗華、孔貴嬪躲入此井中,被隋軍活捉。這裏運用陳後主由盛到衰的典故,表現了人事的變化無常,榮華富貴終不能長久。最後三句,“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結合上文,透露出強烈的虛無與悲哀。 [8] 
藝術手法上突出的特點,是作者善於化用前人的詩句和典故,而又點化自然,不露痕跡。象“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化用後並不顯得生搬硬套、遊離詞外,而能與整首詞的意境融合,渾然天成,且糅入了新意。“聽夜深”三句也是如此,在化用之中迸發真情,使作品的懷古感慨在積澱的歷史中變得更加深沉和悠遠。“玉樹歌殘秋露冷”兩句運用陳後主一盛一衰的典故,與整首詞物是人非、往事已休、撫今追昔的感慨意脈相通,用在作品中,自然貼切、意味深長。 [8] 
詩人由“望”而。聽”而。思”而“懷”,依次展示某些具有特徵、涵藴豐富的視覺和聽覺形象,並且清楚地畫出思維活動的軌跡。這首詞的特點,是善於化用詠懷金陵的詩句,以加深懷古的情思。用典使事自然,信手拈來,不見雕琢之痕,足見作者的語言功底深厚。 [9-10] 
整首詞通過山川風物依舊而六朝繁華不再的對比,抒發了作者深沉的懷古感慨。全篇從“六代”入筆,但涵蓋面又不僅僅是一個時期、一個地域。作者意在慨嘆繁華易逝、富貴不能常有,包含着作者深沉強烈的人生歷史感受,是對人生易逝、貴賤無常的感嘆,也是對千古興亡、古今滄桑鉅變的概括。這篇作品,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昔榮今衰的悲情,它又超越了一己之感傷、一時之哀嘆,使作品的主題負載着超越時空的永恆的意義。 [8] 
全篇融情於景,構成深沉蒼涼的意境。作者有時直抒胸臆,如“思往事,愁如織”一句,更多的是在寫景時將情感巧妙地熔鑄其中,如“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一句,寫寂寞的金陵古城,在夜空下被長江的春潮拍擊着的景象,寓含了作者孤寂惆悵而又焦躁的情緒。 [8] 

滿江紅·金陵懷古名家點評

大學教授褚斌傑在《中國曆代詩詞精品鑑賞》評論:古來詠金陵者,莫不興盛衰榮辱之嘆,王安石《桂枝香》如此,薩都拉《滿江紅》亦然。 [11] 

滿江紅·金陵懷古作者簡介

薩都剌(1308-?),字天錫,號直齋。先世為西域回回族(答失蠻氏),因祖父留鎮雲中、代州,遂居雁門(今山西代縣)。1327年(泰定四年)進士,歷官淮西、河北道廉訪司經歷等職。一説元末曾入方國珍幕府。晚年寓居杭州,遊歷山水。有詩名。其詩多寫自然景物,間有反映民間疾苦之作。亦工詞。《念奴嬌·登石頭城》、《滿江紅·金陵懷古》等皆有名。所著有《雁門集》。 [12] 
參考資料
  • 1.    季鎮淮,馮鍾芸,陳貽焮,倪其心選注.,歷代詩歌選 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05:第175頁
  • 2.    孔維陽編著.毛澤東書法創作歷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2:第458頁
  • 3.    劉豔麗,王清淮編著.國人必讀古詩手冊: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01:第370頁
  • 4.    申維辰主編.無明文學第四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59頁
  • 5.    劉試駿 張迎勝 丁生俊 選注.薩都剌詩選: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01月第1版:第248頁
  • 6.    俞律,馮亦同編.詩人眼中的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8:第41頁
  • 7.    陽光 關永禮主編.中國山川名勝詩文鑑賞辭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550頁
  • 8.    靳欣.永遠的山青水碧——讀薩都剌《滿江紅·金陵懷古》:《文史知識》,2007年:第05期
  • 9.    孔維陽編著.,毛澤東書法創作歷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2:第459頁
  • 10.    陽光 關永禮主編.中國山川名勝詩文鑑賞辭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551頁
  • 11.    褚斌傑主編.,中國曆代詩詞精品鑑賞 (中冊):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第720頁
  • 12.    劉石、吳書蔭.中國文學作品選注(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443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