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江紅·怒髮衝冠

鎖定
《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岳飛的詞作。此詞上片抒寫作者對中原淪陷的悲憤,對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願;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願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心。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概,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奮發的精神。
作品名稱
滿江紅·怒髮衝冠
作品別名
滿江紅·寫懷
作    者
岳飛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嶽武穆遺文
文學體裁

滿江紅·怒髮衝冠作品原文

滿江紅
湯陰岳飛廟《滿江紅》手書詞碑 湯陰岳飛廟《滿江紅》手書詞碑 [1]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 

滿江紅·怒髮衝冠註釋譯文

滿江紅·怒髮衝冠詞句註釋

⑴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等。雙調九十三字。
⑵怒發(fà)衝冠:氣得頭髮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
⑶憑闌:身倚欄杆。闌,同“欄”。
⑷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⑸長嘯:大聲呼叫。嘯,蹙口發出聲音。
⑹壯懷:奮發圖強的志向。
⑺“三十”句:謂自己年已三十,得到的功名如同塵土一樣微不足道。三十,是概數。功名,或指岳飛攻克襄陽六郡以後建節晉升之事。
⑻“八千”句:形容南征北戰,路途遙遠,披星戴月。八千,是概數,極言沙場征戰行程之遠。
⑼等閒:輕易,隨便。
⑽空悲切:即白白地哀痛。
⑾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靖康,宋欽宗趙桓的年號。
賀蘭山:賀蘭山脈,中國境內有兩座山脈名賀蘭山,一座在河北一座在寧夏。一説指位於寧夏與內蒙古交界處的賀蘭山,當時被金兵佔領;一説指位於河北境內的賀蘭山。據史料考證岳飛足跡未到過寧夏賀蘭山,而岳飛抗金活動區域曾在河北賀蘭山。 [21] 
⒀胡虜:對女真族入侵者的蔑稱。
⒁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這裏指金入侵者。
⒂朝天闕(què):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明代王熙書《滿江紅》詞碑作“朝金闕”。 [3]  [4] 

滿江紅·怒髮衝冠白話譯文

我怒髮衝冠登高倚欄杆,一場瀟瀟急雨剛剛停歇。抬頭放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壯懷激烈。三十年勳業如今成塵土,征戰千里只有浮雲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着一輛輛戰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壯志同仇餓吃敵軍的肉,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我要從頭徹底地收復舊日河山,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5] 

滿江紅·怒髮衝冠創作背景

關於此詞的創作背景,學界有多種説法。有學者認為此詞當創作於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前後,也有人認為作於紹興四年(1134)岳飛克復襄陽六郡晉升清遠軍節度使之後。 [5]  [6] 

滿江紅·怒髮衝冠作品鑑賞

滿江紅·怒髮衝冠整體賞析

毛體書法作品《滿江紅》 毛體書法作品《滿江紅》
此詞上片寫作者悲憤中原重陷敵手,痛惜前功盡棄的局面,也表達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願。
開頭五句,起勢突兀,破空而來。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燒,不可阻遏。這時,一陣急雨剛剛停止,作者站在樓台高處,正憑欄遠望。他看到那已經收復卻又失掉的國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髮衝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怒髮衝冠”是藝術誇張。作者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並不是偶然的,這是他的理想與現實發生尖鋭激烈的矛盾的結果。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氣憤填膺。岳飛之怒,是金兵侵擾中原,燒殺虜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飛之嘯,是無路請纓,報國無門的忠憤之嘯;岳飛之懷,是殺敵為國的宏大理想和豪壯襟懷。這幾句一氣貫注,生動地描繪了一位忠臣義士憂國憂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勵自己,不要輕易虛度這壯年光陰,爭取早日完成抗金大業。“三十”一句,是對過去的反省,表現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的思想。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麼成就。宋朝以“三十之節”為殊榮,然而岳飛夢寐以求的並不是建節封侯,身受殊榮,而是渡過黃河,收復國土,完成抗金救國的神聖事業。正如他自己所説的“誓將直節報君仇”,“不問登壇萬户侯”,對功名感覺不過像塵土一樣,微不足道。“八千”一句,是説不分陰晴,轉戰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鬥。這是對未來的瞻望。“雲和月”是特意寫出,説出師北伐是十分艱苦的,任重道遠,尚須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虜廷”,贏得抗金的最後勝利。上一句寫視功名為塵土,下一句寫殺敵任重道遠,個人為輕,國家為重,生動地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忱。“莫等閒”二句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鬥爭,顯然起到了鼓舞鬥志的作用;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苟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既是岳飛的自勉之辭,也是對抗金將士的鼓勵和鞭策。
此詞下片運轉筆端,抒寫詞人對於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統一祖國的殷切願望,忠於朝廷即忠於祖國的赤誠之心。
過片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恥”四句突出全詞中心,由於沒有雪“靖康”之恥,岳飛發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的感慨。靖康之恥,實指徽欽二帝被擄,猶不得還,故接言抱恨無窮。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英勇的信念和大無畏的樂觀精神。
“壯志”二句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這一聯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它沒有讓人感到復沓的原因,在於其中有一種真氣在。“待從頭”二句,既表達了對勝利的渴望和信心,也説明了對朝廷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裏不直接説凱旋、勝利等語,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一腔忠憤,碧血丹心,從肺腑傾出,以此收拾全篇,神完氣足,無復毫髮遺憾。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詞裏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顯示了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豪情。它作為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7-9] 

滿江紅·怒髮衝冠名家點評

明代沈際飛:“膽量、意見、文章悉無今古。”(《草堂詩餘正集》 [2] 
明末清初潘游龍:“膽量意見,俱超今古。”(《古今詩餘醉》 [2] 
明末清初劉體仁:“詞有與古詩同義者,‘瀟瀟雨歇’,《易水》之歌也。”(《七頌堂詞繹》 [2] 
清代沈雄:“《滿江紅》忠憤可見,其不欲等閒白了少年頭,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詞話·詞話》上卷 [2]  [3] 
清代丁紹儀:“至寓議論於協律宮,猶覺激昂慷慨,讀之色舞。”(《聽秋聲館詞話》卷九 [2]  [3] 
清代陳廷焯:“何等氣概!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莫等閒’二語,當為千古箴銘。”(《白雨齋詞話》 [2]  [3] 

滿江紅·怒髮衝冠作者簡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南宋抗金將領,民族英雄,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以不附和議,被秦檜所陷,被害於大理寺獄。孝宗時追諡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諡忠武。《宋史》有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嶽武穆集》十卷,不傳。明徐階編《嶽武穆遺文》一卷。《全宋詞》錄其詞三首。 [10] 

滿江紅·怒髮衝冠作品爭議

滿江紅·怒髮衝冠學者爭議

《滿江紅·怒髮衝冠》自明代發現以來至二十世紀初,世人一直認為是岳飛的作品。明代弘治年間,浙江鎮守太監麥秀命人將這首《滿江紅》詞刻於杭州岳飛廟碑之上,並由趙寬書寫,顯然認為此詞系岳飛所作。明人徐階所編《嶽集》持相同觀點。此後數百年間,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岳飛像 岳飛像
然而,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先後有餘嘉錫夏承燾、徐著新等學者對將《滿江紅·怒髮衝冠》定為岳飛所作的觀點提出質疑。其理由主要是,岳珂所編《金佗稡編》《鄂王家譜》沒有收錄這首《滿江紅》詞,而且弘治十五年(1502)趙寬所書《滿江紅》詞碑之前,從未見到過此詞在世間流行。另外的依據是岳飛遇害後的歷史背景。迫於秦檜及同黨淫威,岳飛來往文稿多被損毀滅跡,而且此時岳飛一家已被定性為朝廷忤逆,眷屬被遠戍遣散,時人唯恐避之不及,和岳飛關聯的史蹟皆被毀匿。還有人對詞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語句提出質疑,指出寧夏境內的賀蘭山與黃龍府方向相對、相距甚遠,而且是岳飛沒有經歷過的地方,不可能在詞作中使用。因此不少學者認為這首《滿江紅》詞是後人偽託岳飛所作,偽託者疑為明人。有人認為是為此詞刻碑的相關人士,即麥秀、揚子器、趙寬、李楨等;有人疑為明弘治年間時人反抗西北韃靼人欺擾期間,王越或幕府手下人等為鼓舞人心而作;有人疑作者是明朝大臣于謙,認為這是作者由“土木之變”聯想到“靖康之變”,借岳飛抗金事蹟抒發胸中憤慨激烈心情寫成的,這首《滿江紅》詞和于謙的《石灰吟》等作品意境風格一致,在文筆上“等閒”一詞也許是詩人于謙的習慣。
很多學者對這種質疑提出反駁,認為《滿江紅·怒髮衝冠》作者是岳飛不可動搖。詞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賀蘭山是泛指而非實指,是文學上慣用的比喻手法;況且中國有兩座賀蘭山河北境內的磁縣有一賀蘭山,岳飛抗金活動範圍以南北官道為軸,以賀蘭山所在的磁州為中心,北起真定,南至黃河邊的廣袤地域,磁縣賀蘭山在岳飛北伐的戰略決策中佔有重要地位。 [21]  鄧廣銘王瑞來等提出若干條理由。一、這首《滿江紅》詞表述的思想感情和那種慷慨激昂的風格,和岳飛被《金佗稡編》收錄的若干題記、詩詞中的情感風格基本一致,説岳飛寫不出這樣的詞作是站不住腳的。二、從湯陰岳飛廟發現王熙天順二年(1458)所書《滿江紅》詞碑,早於趙寬所書《滿江紅》詞碑四十四年,可見有人説趙寬所書此詞之前未曾見過此詞出現的説法錯誤。王越生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他先後在西夏地區與敵軍交戰的年代最早是成化八年(1472),最遲是成化十七年(1481),而王熙所書《滿江紅》詞是天順二年(1458),早於王越作戰之時。三、元人雜劇的《岳飛破虜東窗記》第三折中有《女冠子》一詞:“怒髮衝冠,丹心貫日,仰天懷抱激烈。功成汗馬,枕戈眠月。殺金酋伏首,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言愁絕,待把山河重整,那時朝金闕。”與這首《滿江紅》詞相比,有的句子全同,有的句子相似,有明顯的演變痕跡,這也是明代之前就有這首《滿江紅》詞流傳的證據。 [11-18] 

滿江紅·怒髮衝冠賀蘭山之爭

《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中的“賀蘭山”曾引起不少學者的爭議,其中就有“賀蘭山”在河北還是寧夏的確定問題,還有詞中的“賀蘭山”是實指還是虛指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滿江紅》詞中的“賀蘭山缺”並不在寧夏,而是在河北省磁縣。 [22] 
這已是史學界爭議的老問題,主要是文學作品中地名的實指與虛指之爭 [22]  ,關於是實指還是虛指的問題,學界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持實指觀點的學者認為,河北省磁縣境內有小山名叫賀蘭山,離岳飛出生地湯陰50來公里,離岳飛練兵地嶽城30來公里,岳飛曾六次往返通過被金人佔領的磁縣賀蘭山。而寧夏賀蘭山在南宋時期屬於西夏的領土,不是當時岳飛抗擊金人時的作戰地點。岳飛征伐的金國位於東北方,要直搗的“黃龍府”在今吉林省境內,兩地相隔數千裏,方向和寧夏賀蘭山完全相反。當捷報頻傳、勝利在望,岳飛有感而發“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這不僅表明了岳飛的戰略部署,也透露出他對磁縣賀蘭山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並極為重視。 [22] 
關於賀蘭山的地理位置,清初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賀蘭山有兩處:一在寧夏中部,一在河北磁縣。岳飛抗金活動範圍以南北官道為軸,以賀蘭山所在的磁州為中心,北起真定,南至黃河邊的廣袤地域,磁縣賀蘭山在岳飛北伐的戰略決策中佔有重要地位。專家認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之句,不僅表明了岳飛的戰略部署,而且也表明他對磁縣賀蘭山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並極為重視,以此山入詞既屬情理之中,又順理成章。 [19]  [20]  [21] 
持虛指觀點的學者認為,對於中原封建王朝來説,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賀蘭山是代指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戰爭的符號。古代詩詞裏提及邊塞,都以漢代為借代,而漢代在賀蘭山與匈奴有戰爭,比如唐詩“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就是借古喻今修辭手法。同樣,《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表達了,岳飛想效仿西漢衞青霍去病打擊匈奴那樣把金人打出大宋疆土的壯志。“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借用霍去病“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斬敵匈奴的氣勢,表達內心對敵人的刻骨仇恨。 [22]  持虛指觀點的學者認為,此詞中的“賀蘭山”並非“寫實”,而是“用典”或“借代”。在金之前,党項族西夏政權曾是北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西夏人不斷入侵,宋夏之間在西北地區曾有過多次較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岳飛詞中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是借西夏賀蘭山來代指金人本土的軍事屏障,表達自己對抗金大業終極目標的戰略構想:不但要把金兵驅逐出境,還要乘勝突破其本土的最後防線,徹底摧毀其軍事力量。因此,詞中的“賀蘭山缺”應是指更雄渾、更遼闊、更有戰略意義的寧夏賀蘭山。 [19]  [20]  因此,《滿江紅》詞中的“賀蘭山缺”應是更雄渾、更遼闊、更有戰略意義的寧夏賀蘭山。甚至有人認為把《滿江紅》詞中的“賀蘭山缺”實指為河北磁縣賀蘭山“格局小了,磁縣的賀蘭山是丘陵,土坡,而嶽武穆的意境是渴望擁有一個大一統的大宋王朝,如果不是寧夏賀蘭山,何來的胡虜肉、匈奴血”,“漢代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飲馬瀚海是古代將領夢想的至高榮譽,岳飛自視甚高,格局大,所以才有踏破賀蘭山缺,朝天闕和直搗黃龍府的雄心,這壯志不是小山丘、小土坡可以匹配的,只有雄偉的寧夏賀蘭山配得上”。 [22] 
無論是磁縣賀蘭山,還是寧夏賀蘭山,都可以解釋得通。踏破賀蘭山缺,可以做比擬用,可以解釋為攻破金國的國門關口,打到金國的黃龍府 [22] 
參考資料
  • 1.    王春慶.湯陰岳飛廟[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2
  • 2.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749-1751
  • 3.    羅立剛.長恨此身非我有:豪放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85-86
  • 4.    韓凌 注析.豪放詞[M].武漢:崇文書局,2017:71-73
  • 5.    陸林 編注.宋詞(白話解説)[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168-169
  • 6.    王曾瑜.岳飛《滿江紅》詞真偽之爭辨及其系年[J].文史知識,2007(1):33-37
  • 7.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297-1299
  • 8.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2006:11-13
  • 9.    顏邦逸 趙雪沛.文學作品賞析:中國古典詩歌[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379-380
  • 10.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75
  • 11.    夏承燾.岳飛《滿江紅》詞考辨[N].浙江日報,1962-9-16
  • 12.    惠康祐.《滿江紅》作者應為于謙[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54-56
  • 13.    陳世杰.《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作者綜論——兼與惠康祐同志商榷[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4,13(4):31-37
  • 14.    鄧廣銘.岳飛的《滿江紅》不是偽作[J].文史知識,1981(3):39-43
  • 15.    喻朝剛.也談岳飛的《滿江紅》[J].中州學刊,1982(1):84-89
  • 16.    王克 孫本祥 李文輝.從“賀蘭山”看《滿江紅》詞的真偽[J].文學遺產,1985(3):52-68
  • 17.    秋楓.岳飛《滿江紅》詞真偽研究綜述[J].文史雜誌,1985(2):24-25
  • 18.    郭紅欣.半個世紀來岳飛《滿江紅》詞爭鳴綜述[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139-147+156
  • 19.    董建華 耿建擴.岳飛《滿江紅》中“賀蘭山”在哪裏[N].光明日報,2016-07-06(09)
  • 20.    鍾振振.“賀蘭山”和“靖康恥”能證偽岳飛《滿江紅》嗎[N].光明日報,2023-04-24(13)
  • 21.    岳飛《滿江紅》中“賀蘭山”在哪裏-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3-06-11]
  • 22.    《滿江紅》的“賀蘭山缺”不在寧夏?網友吵翻了!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06-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