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族秧歌

鎖定
滿族秧歌是活躍在撫順地區的滿族民間舞蹈,民間俗稱“韃子秧歌”,198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順市資料本審稿會議上,遼寧省的秧歌專家們將其正式定名為“滿族秧歌”。
滿族秧歌是滿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產生,並吸收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舞蹈基礎上逐漸形成並發展的,具有火暴、矯健、粗獷、熱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點,是滿族民間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生命力,同時也是最受滿族人民喜愛的舞蹈之一。
中文名
滿族秧歌
地理標誌
撫順

滿族秧歌史書記載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據史書記載,滿族秧歌大致形成於康熙年間,距今400多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創建八旗時,凱旋之後、豐收之餘率隊即興表演舞蹈,這是滿族秧歌的雛形。初起的滿族秧歌多為表現喜慶、狩獵、漁獵等內容;努爾哈赤起兵後,逐漸融入了征戰內容,整個秧歌舞隊擺出練兵習武、馳騁征戰的陣勢,是滿族先人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方式的活化石。

滿族秧歌藝術特點

撫順滿族秧歌風格獨特,表演生動,它承襲了唐代渤海國靺鞨的民間舞蹈“踏錘”和後金女真人、清代滿洲人的民間歌舞“莽式”的原型,舞蹈中有“韃子官”、“克里吐”、“拉棍的”、“傻子”等各種造型,人物生動有趣,表演中以其大擺大浪、盤旋作勢,再現了滿族先民英勇善戰,遊牧民族善於騎射、征戰、勞動生息的民族風情。滿族秧歌的舞蹈動律:“揚”、“蹲”、“盤”、“跺”、“擺”、“顫”等動作,極大地豐富了滿族秧歌的表現內容和表演形式,充分顯現了它豐富的藝術特性,極具民族民間藝術特色。

滿族秧歌歷史價值

滿族秧歌是流傳於撫順民間的滿族古老歌舞的遺存,是東北地區優秀的民間舞蹈文化,是滿族民間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它所體現出的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見證滿族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是研究滿族民間風俗鮮活的標本。由於它反映的是滿族先民在遊牧、狩獵、漁獵、戰爭、凱旋、祭祀等生產、生活、征戰的內容,具有記錄歷史,再現民族風情的獨特作用。滿族秧歌以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藝術縮影而獨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