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族民間故事

鎖定
滿族民間故事,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4] 
2008年6月14日,滿族民間故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Ⅰ-53。 [1] 
中文名
滿族民間故事
遺產級別
國家級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編號
Ⅰ-53
申報單位
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間文藝家協會
遺產類別
民間文學

滿族民間故事歷史淵源

遼寧是滿族發祥地,這裏延傳着歷史久遠、內容豐富的滿族民間故事。滿族民間故事主要分佈於遼東滿族文化圈內,即被遼瀋滿族民眾稱為“東山里”的長白山餘脈廣大區域,包括滿族神話、傳説、故事等散文體口頭敍事樣式。滿族民間故事生成於滿族由漁獵轉向農耕的時期,與漢族文化密切接觸,彼此融合,具有滿漢雜糅的文化特徵。 [4-5] 

滿族民間故事故事描述

《天鵝仙女》、《布庫裏雍順》、《天女浴躬池》等
講述的故事大體相似:傳説佛庫倫是天神最小最美麗的女兒,她因為吞食了朱雀(或喜鵲)銜來的朱果(或紅果)而懷孕生下了愛新(金子之意)覺羅・布庫裏雍順,他就是滿族的始祖。類似的故事還有《女真族源傳説》,講述了長白山的小阿哥巧遇從天界下凡來洗澡的九女,九女與小阿哥成婚,繁衍後代,他們即是女真族的祖先。 [4] 
日月峯
而《日月峯》講述的則是遠古時期,世界死氣沉沉,天帝的小女兒把左眼拋上天空,化作太陽;把右眼拋上天空,化作月亮;把脖子上的一串珍珠拋上天空,化作了星星;而小仙女為了救世卻變成了一座山峯——日月峯。 [4] 
鄂多哩瑪發
這呼爾哈河下游,有大小二十七個寨子。在這個地方有三羣獸羣,一個是老熊羣,二是野豬羣,三是狼羣,還有田鼠總是為他們通風報信,然後,在混亂中尋得好處。三個獸羣輪番襲擾,人民生活很困苦。後來,從呼爾哈河上游來了一個老人-鄂多哩瑪發,他教會人們練習射箭,刀術,最後,打敗了三個獸羣,人民重新獲得幸福生活,而老人又到其他地方去了。鄂多哩瑪發後來被供奉為“狩獵神”。
石頭蠻尼
據説石頭蠻尼是咸豐年間蘇木哈拉的大薩瑪。他神通廣大,除邪去病,解救困難。本篇錄了關於他的三則小故事。其一“搭救小牛倌”,講的是牡丹江中游北岸的一個叫“兩家子”的屯子裏,一個叫“崇阿”的孩子,十二歲那年給他的四大爺放牛。小崇阿的四大爺外號叫“四尖頭”,虐待小崇阿,逼着他整天的勞動,卻不讓他吃飽飯,也不讓他睡好覺,崇阿生活很苦。有一次,牛受驚游到河對岸,崇阿急得哭了,大薩瑪幫助了他,並且決定懲罰“四尖頭”。他假意把兩鬥米寄存在四尖頭的糧倉裏,晚上,米粒變成無數的老鼠,把糧食偷出來,挨家挨户的送糧食。“四尖頭”知道是崇阿報的信,更加地虐待他。大薩瑪決定徹底的懲罰他,施法讓他頭痛,誰也醫不好,只有崇阿可以,這樣,崇阿過上了好日子,可是,“四尖頭”使壞,騙來了能治病的託力,又開始虐待崇阿,可是,託力在他手裏就是不好使,最後,“四尖頭”就死在了頭痛上。其二“搭救採珠人”,講的是海浪河口的一個貧窮的老採珠人採到一顆稀世的珍珠,卻被衙門的昂幫章京以其為假珠為名強行奪去,準備自己進京獻寶,大薩瑪變成視察的軍機大臣,假意將一顆珍珠寄存在他這裏,然後施法,讓其變成假的,逼其交出珍珠來。其三“搭救賣瓦盆人”,講的是一個叫牛古錄的瓦盆工匠,他家住在小河岔子中間,這一年陰雨連綿,洪水即將到來,可是,牛古錄卻不知道。大薩瑪化身一個老頭,闖進屋子,拿起值錢的東西就跑,牛古錄就在後面追,這樣躲過了一劫。

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滿族民間故事是滿族社會的集體記憶,是滿族民眾創造的文化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與科學研究價值。 [4]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保護中心、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滿族民間故事”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滿族民間故事》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