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分作文

鎖定
《滿分作文》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的圖書,特指在初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考試(中考)、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高考)中語文試卷作文部分獲得滿分的文章。每年6月,高考作文命題和滿分文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與議題。現象級的高考滿分作文有《綠色生活》、《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赤兔之死》等。
中文名
2016高考滿分作文特輯
作    者
聞鍾(主編)
王大績(審訂)
出版時間
2016年6月1日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頁    數
304 頁
ISBN
9787305172175
類    別
作文輔導書
定    價
28.5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滿分作文內容簡介

在一張語文試卷中,作文佔了60分。在整張試卷中的權重非常大。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需要從滿分作文中汲取精華。因為凡滿分作文,除滿足行文的一般基本要求之外,都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尤其是在見解、見識、見地等方面都必定技高一籌。 [1] 
《2016高考滿分作文特輯》以備受關注的“滿分作文”為成書核心,可分為三部分內容:2016作文研究專家談高考作文滿分技法、全國各考區滿分作文精選、2017高考作文應考備戰。本書從命題 [2]  、結構、素材、立意、行文等多重角度全方位剖析滿分作文,幫助考生整理提高。
2016高考滿分文特輯是針對高考考場作文的高分需求,着眼高考高分運用,由一線名師參與,精選來自考場的優質範文來進行立體展示與深度解析的實用作文精品。強調真題真文;披露各考區評分樣卷,傳遞閲卷現場的評分信息;立體展示、解析考場滿分作文,詳解滿分技法、思路、深入點評標杆範文、優秀作文,旨在給學生提供優秀的寫作範本與素材,傳遞真實的評分及實效高分信息。另外,還深入研究與分析了2017年度考場作文規律與命題趨勢,精心編選了預測題,以實效備戰2017,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13] 

滿分作文圖書目錄

一.2016作文研究專家談高考作文滿分技法
  1. 如何結構才能縝密有餘味
  2. 素材怎樣轉化才能新穎靈動
  3. 怎樣立意可以深刻有底藴
  4. 如何行文來獨佔鰲頭
  5. 如何寫好驅動型材料作文 [3] 
二. 2016各考區滿分作文·精選
1.2016全國新課標卷一·精選
以“獎懲之後”為材料作文
(適用考區: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廣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西) [4] 
2.2016全國新課標卷二·精選
以“語文素質提升大家談”為材料作文
(適用考區:青海、西藏、甘肅、內蒙古、新疆、寧夏、吉林、黑龍江、陝西、遼寧、海南、重慶) [5] 
3.2016全國新課標卷三·精選
以“小羽的創業故事”為材料作文
(適用考區:四川、廣西、雲南、貴州) [6] 
4.2016北京卷·精選
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或者“神奇的書籤”為題作文 [7] 
5.2016北京卷(微寫作)·精選
建議;評論;荷
6.2016天津卷·精選
以“我的青春閲讀”為話題作文 [8] 
7.2016上海卷·精選
以“評價他人的生活”為話題作文 [9] 
8.2016江蘇卷·精選
以“話長話短”為材料作文 [10] 
9.2016山東卷·精選
以“備好的行囊”為材料作文 [11] 
10.2016浙江卷·精選
以“虛擬和現實”為材料作文 [12] 
三. 2017

滿分作文作者簡介

聞鍾,著名圖書策劃人,“智慧熊作文”與“智慧熊閲讀”品牌創始人。長年從事中小學語文的教學與研究,擁有數百所名校名師資源,為出版優質的學生用書提供了保障。
其策劃並主編的“滿分作文系列”,十一年來穩居同類暢銷書前列;2010年,由其策劃的《小學生作文分類大百科》等被評為“全國優質助學讀物”,由其創辦的北京智慧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被評為“2010年度十大書業實力品牌機構”,在全國樹立了著名的“智慧熊”作文品牌,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
2012年以來,由其策劃出版的“勵志版名著”更是成為眾多名著版本中的佼佼者,累計銷售已近千萬冊。面對國民閲讀率連續下降,淺閲讀流行,碎片化閲讀盛行的問題,他提出了“價值閲讀”的理念,通過對經典的價值閲讀,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一生有用的品質。並與商務印書館強強聯合,推出“經典名著·大家名譯(作)”“國學經典·學生讀本”等系列。2014年以來,經央視等一線媒體的大力報道後,“價值閲讀”得到了朱永新、阿來、馬原等專家、學者及廣大師生的廣泛認同,掀起了新的閲讀潮流。王大績 [3]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市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兼職教研員,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學院特聘顧問,商務印書館教育圖書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科協教育學術委員會委員,《同學月刊》《考試》雜誌編委,《中國高校招生》《中學語文》特聘專家。長期從事高三教學、教研工作,多年來一直參加北京市高考閲卷,悉心研究教學與高考規律,洞察各地高考試題走向,致力於通過全面貫徹語文備考的“自覺”意識,提高考生的備考效率和語文綜合素質水平。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