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滷陽湖

(渭南滷陽湖開發區境內湖泊)

鎖定
滷陽湖古時被稱為滷池,後稱滷泊灘,位於蒲城縣南和西南部古代滷陽湖遺址,渭清公路以西,富平縣劉集鎮以東。其平面呈紡錘形,東北至西南方向展布,橫跨蒲城、富平兩縣。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1.5—7公里,總面積109.14平方公里。 [1-2] 
中文名
滷陽湖
面    積
109.14 km² [2] 

滷陽湖地理環境

滷陽湖 滷陽湖
滷陽湖古時被稱為滷池,後稱滷泊灘,位於蒲城縣南和西南部古代滷陽湖遺址,渭清公路以西,富平縣劉集鎮以東。其平面呈紡錘形,東北至西南方向展布,橫跨蒲城、富平兩縣。東西長約 30 公里,南北寬 1.5—7 公里,總面積109.14平方公里,海拔377-380米,是一個封閉式構造窪地。滷陽湖系鄂爾多斯盆地東端最為浩瀚的三門湖分離而來,一則湖水含鹽滷,二則又屬陽,即取其名為“滷陽湖”。灘地組成物質為第四紀鬆散堆積物,下部是含高鹽分的河湖相沉積物,由古湖泊退化而成。這裏的水質屬硫酸鹽氯化型水,礦化度最高可達43克/升,ph值最高可達10.1,為強鹼性水,不能飲用或灌溉。 [2] 
據地質學家勘察測定,距今萬年前,滷陽湖屬古三門湖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殼構造作用,隨着渭河的形成,滷陽湖分離,獨立成湖,面積約為現在的數十倍。由於滷陽湖屬地表水和地下水彙集區,沉積物含鹽鹼多,水質礦化嚴重,加之受氣候、人為活動等因素影響,於明朝末年逐漸退縮成灘。灘地多鹼,無以為耕,因而人煙一直稀少。新中國成立後,新政府搞了排鹼工程,雖然改良出一些耕地,但大面積的灘地仍然荒涼着,蘆葦遍地,野草漫長。偶爾在多雨的年份,地下水會冒上來,重新再現一個又一個的海子。2003年渭南大雨時,這裏的積水平均深達1.7米,滷泊灘成了滷陽湖。 [2] 

滷陽湖治理措施

滷陽湖 滷陽湖
新中國成立後,滷泊灘雖經多次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修建了慢淤渠和排鹼工程,改造了一部分灘地,但由於資金短缺,技術不到位,所以面貌無大的改觀。2007年,中共中央就開發建設滷泊灘作了重要批示以後,省、市、縣各級領導制定部署了滷泊灘開發的遠景規劃和近期的融資建設和開發利用工作。目前滷泊灘現代產業開發區遵循大綠、大水、大空間的思路,按照綠色、環保的總體要求和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產業銜接,社會保障一體,生態環境共享,空間佈局相融,基礎設施共建的理念已經分步實施新區建設。以滷陽大道為骨架的“三水兩路一廣場”的重點工程已如火如荼的展開,滷陽大道已經竣工。可以預計,不遠的將來,一個以現代裝備製造業、旅遊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化滷陽新城必將插上科技的翅膀,滿載着光榮與夢想,矗立在渭北大地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