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滲炭

鎖定
滲炭工藝是黑陶燒製後期的一道工藝。是古代具體是指在400-600 攝氏度的條件下, 陶器的坯體由於大量水分的排出、有機物的分解等, 其內部的空隙內接近於真空, 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而此時植物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將產生富含炭元素的黑色濃煙, 黑煙中的微小炭顆粒則逐步滲入陶器的表層, 致使陶器外表發黑、緻密。 [1] 
中文名
滲炭
類    別
製陶工藝
燒製陶器的工作,最初是在露天進行的。人們把涼乾的陶坯放在柴草堆上,點火燃燒柴草,燒製陶器。用這種方法燒陶,由於温度較低,陶坯受熱不均勻,燒成的陶器表面往往出現紅褐、灰褐等不同顏色,陶胎的斷面上可以看出未燒透的夾心。後來出現了陶窯,因温度較高,陶器在窯內受熱均勻,質量明顯提高,顏色也較一致。以後在燒陶過程中採用滲炭的方法,燒出的陶器呈黑色,被叫作“黑陶”
參考資料
  • 1.    李文傑.中國古代製陶工藝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