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滬諺

鎖定
滬諺又稱上海諺語,是上海市的傳統民間口頭文學。當地閒話。屬於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之一。
中文名
滬諺
又    稱
上海諺語
地    位
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之一
地    點
上海
非遺保護單位
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1] 

滬諺出現背景

“剛剛學來七分像,上海又在換花樣”
——滬諺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後期待大眾口口相傳
周立波一個人擺噱頭、説笑話沒什麼了不起,閔行陳行地區肚子裏有三五百條滬諺、逢人就能説笑的百姓不
少於數百人,尤其是在這兩天——獲悉閔行“滬諺”進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麪筋裹餛飩,一塊土上人”這樣講究團結共進的俗語隨時能從他們的舌尖滾出來…… [2] 
滬諺二字 早有

滬諺出處

剛從閔行“非遺”保護中心退休的張乃清,研究民俗幾十年,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進行“民間文化五項集成工作”,所謂“五項”亦即傳説、故事、諺語、歌謠等。張乃清與300多名工作人員在田間村頭花費一年時間蒐集了約1000條諺語民謠,等派出所一位幹警送上編撰於1914年的《滬諺》一書時,他才赫然發現一年的團隊成果不如這本書——書裏有2000多條。
“滬諺”二字的出處,就在於這本書——由當年陳行鎮地方紳士胡祖德編撰,分上下兩部。加上申請市級“非遺”時編撰的《陳行謠諺文化空間》和新出的《滬諺新編》,“滬諺”的條數在3000條左右。“最近10年的我們暫不收錄,”張乃清解釋,“因為諺語必須經得起時間考驗。” [2] 
一波三折

滬諺申遺成功

如果不是參與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的申報,陳行地區流行的民俗諺語並沒有被確定為“滬諺”。最初,它被稱為“陳行民間文學”,囊括了“五項集成”。但是在2007年申報市級“非遺”名錄的時候,專家認為“民間文學”概念太寬泛,不如改成“陳行謠諺”。雖然“陳行謠諺”聽起來像是“陳行謠言”,讓陳行人不太高興,不過專業人士指出《古謠諺》一書在學術界人盡皆知。於是,還是以“陳行謠諺”的名字參與了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的申請——結果,沒成功。
張乃清隨即請來北京專家“會診”,得出定位不夠準確的結論。“陳行”雖然是上海城隍老爺的出生地,從清代起就有21個村的建制,無論“上海”的歷史和地域如何變遷、劃分,“陳行”700多年來始終在“上海”地界。雖然近些年在行政上劃入浦江鎮,不過“陳行”這一名字在長三角地區還是知名度很高的。但是,走向全國的話,肯定是“滬”比“陳行”名氣大。因此,第三次更名為“滬諺”。 [2] 
2019年11月,滬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1] 

滬諺本地閒話

富有精華
嚴謹説來,“滬諺”不等於“上海諺語”,因為“上海”早就五方雜處,“上海閒話”不僅融入寧波、揚州等地方言,還混入不少英語和日語。張乃清説,滬諺的確切定義是:“在陳行地區蒐集的上海本地鄉村諺語”。“語言是隨人跑進跑出的”,滬諺不含“外地飛進來”的俗語。
來自日常生活的滬諺可根據內容分為時政、修養、事理、社交、生產、自然等類別,具有五大特徵:一是使用原生態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稱為“歷史活化石”“文化土特產”。二是真實反映舊時上海鄉村農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風情。三是多為“不知書”而“達理”者的口頭創作,顯粗俗,欠文雅,但“俗而可耐”。四是由於人口多,民風揚,題材廣泛,層出不窮,詞條藴藏量大於社會形態單一的地區。五是修辭手段豐富,話語“煞根”到位,卻又充滿善意。
據市“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張黎明分析,滬諺之所以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是因為它作為語言精華,還能典型地反映城市變遷、歷史演化、文化理念以及人文價值觀的脈絡。 [2] 

滬諺保護傳承

依靠大家
雖然“陳行謠諺”成為市級“非遺”項目之際明確了2位代表性傳承人——來自陳行的羣文工作者張石民和周曙明,但是他們在滬諺的保護傳承中,只能起引領示範作用。“因為諺語是羣體創作、集體傳播,”張乃清分析,“它不像某些民間藝術家身懷的絕技,通過保護某個人、傳授某種技藝,就可以傳承下去。”
七八十歲的陳行老人,個個都是運用滬諺的高手,會不時聚集在一起較量口才。張乃清説,在陳行地區的“説話達人”不像“中國達人秀,經常冒出怪”——人人都是“怪”,就“見怪不怪”。因此,他們通過編書送給“外來人員”,讓他們瞭解滬諺,或者錄音保留下語音語義上的“彩頭”。
滬諺有所流失也在所難免,有的是被時代淘汰的。例如“麥柴稈吹火通”,意思是用麥柴稈這麼細小的中空管試圖吹烊灶火,形容人小氣。如今農民都用煤氣灶煮飯,很少用灶頭。小孩子可能知道吸管,但是很多不知道麥柴稈。語言是跟着生活跑的,張乃清倡議:上海人不僅要多講上海話,還要多講滬諺,學會了滬諺,人人都能説“脱口秀”。保護傳承最終還是要靠大家。 [2] 

滬諺滬諺幾則

1.“西鄉人壽頭,到東鄉來看蘆頭”“東鄉人蠧頭,到西鄉來看石頭”。浦東、浦西,自古被稱為“東鄉”“西鄉”,俗稱“東頭”“西頭”。東鄉出“蘆頭”,西鄉出“石頭”,此句反映了文化的多樣性。
2.“鄉下姑娘想學上海樣,學死學煞學勿像,剛剛學來七分像,上海又在換花樣”。形容鄉村姑娘“趕時髦”。
3.“寧可學了不用,不可用時不能”。指正確的學習態度。
4.“七人八主張”。形容大家都想拿主意。
5.“文官三隻手,武將四隻腳”。形容舊時文官易貪腐,武將擅逃跑。
——摘自《滬諺新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