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滬杭鐵路外環線

鎖定
南新環線起自南翔編組站到達場,經嘉定縣封浜鎮跨越蘇州河進入上海縣,過諸翟鎮沿小淶港、竹港至上海縣莘莊鎮西,在滬杭線新橋站莘莊站間K24+845處接軌,設春申站(距新橋站3.266公里),全長26.048公里。
滬杭外環線起自上海站(原上海東站)經上海西站(原真如站)沿南翔編組站南側向西行接入南新環線封浜站,自封浜站至滬杭線春申站一段線路系利用南新環線線路。自上海站至春申站全長41.50公里,稱滬杭外環線。
中文名
滬杭鐵路外環線
線路長度
26.05 km
南    起
滬杭鐵路新橋站
歷史沿革
1958年,上海市在西南郊閔行、吳涇新建兩個工業區,並投資修建了新閔、吳涇兩條鐵路支線,分別於1959年、1960年建成通車。閔行、吳涇工業區所需原料和生產的產品需自鐵路上海東、上海北、真如、新龍華等主要車站通過,經滬杭線、真西支線運送。當時,上海東站至上海西站間和新龍華站至莘莊站間的通過能力分別不足5對和9對,上海至新龍華區段又處上海市區,其間鐵路和道路交叉17處,真如站至上海西站間有5處,鐵路行車密度大,嚴重影響市內交通。為此,上海市要求修建南新環線,以分流滬杭線上海至莘莊段和真西支線的貨運列車對數,減少鐵路運輸對市區交通的影響。
南新環線由上海鐵路局設計事務所設計,路局第三工程段、蚌埠電務工程隊施工。整個工程經歷三上兩下的反覆。1960年2月第一次開工,1961年7月因基本建設縮短戰線而停建。1961年11月上海市投資、上海鐵路局調撥鋼軌第二次復工續建,1962年2月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再次停建。此時路基除個別地段外,已基本完成,並鋪設鋼軌15.4公里,建成涵渠97座。1964年11月第三次復工續建,至1965年8月竣工。通信、信號工程於1965年1月開工,1965年12月竣工。全線於1970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
因整個工程開工、停工反覆數次,設計文件也幾次變更,至1964年第三次續建時設計的線路等級及技術標準為:線路等級Ⅰ級幹線,單線,預留雙線位置;線路限制坡度4‰;最小曲線半徑600米(南翔到達場站外為300米);到發線有效長850米;橋樑載重等級中-22級;機車類型蒸汽KD7、FD型;牽引定數3200噸;閉塞方式採用色燈電鎖器和繼電半自動閉塞。
整個工程數量為路基土方47.76萬立方米,正線鋪軌24.5公里、站線2.1公里,道岔7組,平交道73處,建橋樑27座、涵渠97座,房屋建築1332平方米,架設通訊線路10條公里。工程總投資797萬元,其中線路696.4萬元,橋涵69.1萬元,建築13萬元,電務18.5萬元。實際造價為每公里34.1萬元,由上海市投資。
南新環線雖設計為Ⅰ級幹線,但因當時鋼軌、軌枕等鐵路建設材料供應緊張,全線實際鋪設的是每米41、42、43、44公斤重量不等的舊鋼軌,軌枕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弦Ⅲ型舊鋼筋混凝土枕,質量較差;同時,施工中也存在着路基填土密實度差,路基標高偏低,寬度較窄,道牀厚度不足等問題,造成線路技術狀態不良。交驗通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行車速度每小時只有45公里,經整修後,速度提高到每小時60公里。1973~1976年,工務部門逐年進行換軌大修,將舊雜鋼軌全部更換為質量較好的4517型再用軌,更換了鋼筋混凝土枕,清篩加厚道牀,線路質量有了提高,行車速度提高到每小時70公里。1982年再次進行換軌大修,將4517型鋼軌普通線路更換為每米60公斤鋼軌無縫線路,線路結構進一步得到強化。
1986年底,滬杭外環線修通,南新環線封浜至春申段線路作為滬杭外環線的組成部分。1988年滬杭外環線開始雙線建設,1990年12月南新環線封浜至春申段雙線全部建成通車。
滬杭鐵路自客技站(原上海北站)經長寧站(原上海西站)、徐家彙站至新龍華站一段線約長17公里是在市區穿行,與城市道路平面交叉有22處,每晝夜有100餘列火車通過,需關閉道口約5個小時,嚴重影響市內交通,特別在上下班高峯時間,矛盾更為突出。隨着上海市經濟建設的發展,交通流量迅速增長,情況更加嚴重。加上此段鐵路運輸能力也嚴重不足,急需解決。1986年興建滬杭外環線被列為上海市15件實事之首,市府成立工程領導小組,由市長江澤民任組長,親自抓這項重點工程。
滬杭外環線第一期工程由上海鐵路局勘測設計院設計,線路等級為Ⅰ級次重型,鋼軌為50公斤/米,每公里配置鋼筋混凝土枕1760根,或木枕1840根,碎石道牀厚度為0.45米。第一期工程主要內容有上海站至上海西站間3、4線線路,上海西站至封浜站間的線路、橋樑、涵洞、道口,匡巷站,封浜站,諸翟站和信號、通信、電力、房屋建築等有關行車配套項目,計線路鋪軌22公里,路基土方30餘萬立方米,橋樑17座,其中中橋2座、小橋15座,道口21處,涵洞62座,房屋建築4000平方米。上海鐵路局工程總公司負責線路、橋涵、道口、信號、通信、電力、房建等專業工程的施工,上海市嘉定縣承包路基土方施工。工程於1986年5月2日開工興建,同年12月28日竣工,12月29日由市長江澤民剪綵通車。整個工程只用8個月時間。從1987年1月14日起,滬杭線上有40列旅客列車改移到滬杭外環線行駛。
滬杭外環線一期工程建成通車,緩解了滬杭線市區段22處道口交通嚴重堵塞和鐵路運能嚴重不足的矛盾,使上海市100萬上下班職工直接受益,並對改善上海的投資環境有利。同時,嘉定縣特產的白蒜、黃草編織和竹刻等商品也可便捷地流向國內外市場,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期工程共投資3400萬元,1986年鐵道部安排1000萬元,其餘2400萬元由上海市調劑資金解決,上海鐵路局在“七五”期間逐年歸還。
由於工期緊迫,本工程從開工到竣工僅用8個月時間,路基土方施工絕大部分由民工承擔,對質量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通車後路基多處發生坍塌、下沉,經採取大量拋片石、砌護坡等加固措施,路基始漸趨穩定。
1989年鐵路工務部門對滬杭外環線上海站至封浜站的線路進行換軌大修,將50公斤/米鋼軌的普通線路更換為60公斤/米鋼軌的無縫線路,強化了線路結構。1990年開始,上海西站至封浜間開始建設雙線,至1990年底,上海西站至匡巷間已建成通車。
1959年 新閔支線通車
1960年 吳周支線通車
1960年2月 第一次開工
1961年7月 停建
1961年11月 第二次復工續建
1962年2月 再次停建,此時路基除個別地段外,已基本完成,並鋪設鋼軌15.4公里,建成涵渠97座
1964年11月 第三次復工續建
1965年8月 竣工
1965年1月 通信、信號工程開工
1965年12月 竣工
1970年10月 南新環線全線正式投入運營。
1973~1976年 工務部門逐年進行換軌大修,將舊雜鋼軌全部更換為質量較好的4517型再用軌,更換了鋼筋混凝土枕,清篩加厚道牀,線路質量有了提高,行車速度提高到每小時70公里
1982年 再次進行換軌大修,將4517型鋼軌普通線路更換為每米60公斤鋼軌無縫線路,線路結構進一步得到強化。
1986年5月2日 外環線第一期工程開工興建
1986年底 滬杭外環線修通,南新環線封浜至春申段線路作為滬杭外環線的組成部分
1988年 滬杭外環線開始雙線建設
1989年 鐵路工務部門對滬杭外環線上海站至封浜站的線路進行換軌大修,將50公斤/米鋼軌的普通線路更換為60公斤/米鋼軌的無縫線路,強化了線路結構。
1990年 上海西站至封浜間開始建設雙線
1990年底 上海西站至匡巷間已建成通車。 [1]  南新環線封浜至春申段雙線全部建成通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