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滑殼柯

鎖定
滑殼柯(Lithocarpus levis Chun & C. C. Huang)為殼鬥科柯屬喬木,高10-15米,常被砍伐,故呈灌木狀。芽小,卵圓形,枝、葉無毛。葉略硬紙質,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全緣。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花序軸被短柔毛;雌花每3朵一簇。果序長6-8釐米;殼鬥橢圓形,兩端狹,全包堅果,僅宿存花柱外露;堅果寬橢圓形,果臍佔堅果面積的絕大部分。花期8-9月,果次年9-10月成熟。產貴州等地。生於海拔900-1 5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1] 
中文名
滑殼柯
拉丁學名
Lithocarpus levis Chun & C. C. Huang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亞    綱
木蘭綱
殼鬥目
殼鬥科
柯屬
滑殼柯
分佈區域
中國貴州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滑殼柯形態特徵

滑殼柯線稿圖 滑殼柯線稿圖 [4]
喬木,高10-15米,胸徑30-50釐米。嫩枝有淺槽稜,二年生枝暗褐色,有少數皮孔,幹後變灰棕色;芽小,卵圓形,幹後芽鱗有樹脂質物,枝、葉無毛。葉略硬紙質,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3-20釐米,寬4-7釐米,頂部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平坦或微凸起,側脈每邊12-16條,在葉緣附近急彎向上,彼此不連接,支脈明顯,彼此近於平行,葉背有緊實的蠟鱗層,幹後略帶灰色;葉柄長1-1.5釐米。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長6-9釐米,花序軸被短柔毛;雌花每3朵一簇。果序長6-8釐米,軸粗7-8毫米,有皮孔,幼嫩殼鬥有具細裂齒的肋狀環圈,成熟殼鬥有線紋狀環圈或僅有痕跡;殼鬥橢圓形,兩端狹,全包堅果,僅宿存花柱外露,高15-20毫米,寬12-16毫米,殼壁厚約1毫米,有幹後為黃或棕灰色的蠟鱗層;堅果寬橢圓形,果壁由頂至基部逐漸增厚,厚1.5-3毫米,頂部被細伏毛,果臍佔堅果面積的絕大部分。花期8-9月,果次年9-10月成熟。 [1] 

滑殼柯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00-15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滑殼柯分佈範圍

產於貴州南部(凱里、興仁、雷山)等地。模式標本採自貴州雷山縣(雷公山)。

滑殼柯主要信息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門英文名
Angiospermae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綱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目中文名
牻牛兒苗目
目英文名
Geraniales
科中文名
殼鬥科
科拉丁名
Fagaceae
屬中文名
石櫟屬
屬拉丁名
Lithocarpus
種中文名
滑殼柯
種拉丁名
Lithocarpus levis Chun et Huang
生境
生境: 常綠闊葉林中, 山坡
海拔下限
900
海拔上限
17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佈
貴州省

滑殼柯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