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滏陽橋

鎖定
滏陽橋,又名偃月橋南關大石橋,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南關的滏陽河上。
該橋始建於泰和元年(1201年),縣誌載曰:“橋在州城南里許,跨河為梁,厥始久遠。”原橋“南北建石為崖,中壘石為圈,高約二丈五尺,闊三丈,長十二丈。兩頭耳圈各二,狀如娥眉。”正德十四年(1519年)、隆慶年間兩次重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地震,橋塌。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知州許之軾主持改建並更名為“涉利橋”。 [1]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縣長孫振邦為便利交通主持將原橋拆除重修,更名為滏陽橋(即今南關滏陽橋)。
中文名
滏陽橋
地理位置
磁縣南關的滏陽河上
別    名
偃月橋
十二丈

滏陽橋發展歷史

磁縣滏陽橋(偃月橋) 磁縣滏陽橋(偃月橋)
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歷史上在金、元、明三個朝代,多次修繕。志載重修石橋規模之最的當數明隆慶三年(1596年)。
嘉靖末年,大雨成災,將橋沖毀。隆慶三年(1569年)州牧申佐號召集資興建,於是歷時兩年重新修建了一座。這次的偃月橋氣勢更加雄偉,記載為“隆然雄峙,儼若飛虹御空,長鯨卧波”。,為後來重修之典範。 [2] 
1703年,清康熙帝西巡迴京,12月9日駕至磁州,登上此橋,觀紫氣東來,岸邊楊柳筆直,豪氣頓升,遂親佩弓失,乘馬馳行。次年2月,河南巡撫徐潮為文立碑紀念,後曰射柳亭。1750年,清乾隆帝南巡河南至嵩山,經過磁州,在射柳亭作詩留念。
清道光十年(1830年),該橋於大地震中坍塌。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州牧許之軾募捐重建,改名為“涉利橋”,但在這次修建中,將橋拱增高,併除去原來的四個耳券,改為三個大券。因橋過高,車馬往來,極感困難。造橋的人只貪圖站在橋上可以憑欄賞月,遠眺城內的鼓樓,卻忘了橋的主要用途是交通通行,以至於往來的車馬負重上下極為困難,苦不堪言。雖然後來想了許多辦法改良,比如把橋兩側墊高,把橋頂的鋪石去掉,但還是收效甚微。 [2]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縣長孫振邦興眾動工,將原橋拆去進行重建,重建高度比原橋減低一丈有餘,仍建三個大券,橋身基本上與兩端路面持平,橋體為石質結構,橋兩側有54根石欄柱,每空之間有高3尺、長4尺的欄馬石。兩端的石欄柱上雕有石獅、作戲球狀,既威武逼真,又精靈可愛。橋身的每個券頂處,各雕有一蛟龍首,謂安瀾鎮水之意。六個蛟頭,活靈活現。改名為“滏陽橋”。
該橋在歷史上深為歷代士庶所鍾愛,逐步成為磁州城南關的象徵,民間一提此橋,通稱為南關大石橋。每逢中秋佳節,月光灌滿橋孔,天上明月,滏水東流,天上人間,如臨仙境,此情此景被譽為“滏橋秋月”,列為“磁州八景”之一。

滏陽橋建築特點

據載,該橋初為單拱玉帶橋,拱頂極高,站在橋頂可遙望鼓樓。現該橋為三孔石拱橋,長40米,主拱高8餘米,橋寬9米,橋身、橋欄、橋面全部用青石砌成,為縣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石拱橋。橋的兩側建有54根石欄柱,柱頭為荷苞型石刻,欄板均高0.6米,長3.4米,欄板上刻有桃、石榴、葫蘆、雲笛等圖案,並設有拴馬石。兩端欄柱雕有石獅。石獅形態逼真,維妙維肖。拱券上方雕有螭首,形神俱備,活靈活現。整座大橋氣勢恢宏,堅固耐用,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1] 

滏陽橋主要景點

磁縣滏陽橋在縣城南環南側,當地習慣稱它為南關橋。橋的兩端各有一座石獅子。橋下三個圓拱券,舒朗大氣,每個拱券上方均雕有汲水獸。橋上石欄望柱眾多,柱頭雕有寶瓶、寶葫蘆等,雖然個別有所風化,但保存相對完好。 [2] 
滏陽橋 滏陽橋 [1]

滏陽橋旅遊信息

邯鄲境內的古橋
名稱
地點
始建時間
滏陽橋又名南關滏陽橋偃月橋
磁縣磁縣南關的滏陽河上。
始建年代不詳
通濟橋又名張莊橋
市南郊張莊橋村內。
始建於明代
柳林橋
邯鄲市東
始建於明代
市區北關街,沁河公園西段。
始建年代不詳,明代萬曆45年改建為拱券型石橋。
邯鄲市北
明萬曆年間大千僧建,清道光二十九年村人武舉郭汝為重修。
耕便橋又稱插瓶橋
邯鄲縣霍北村中
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
蘇里橋
邯鄲市東北十公里處的蘇里村
始建年代不明
弘濟橋又稱東橋村
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曆年間重修。
永年、武安、邯鄲三縣交界處的焦窯村中。
始建年代不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