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滇螈

鎖定
滇螈(學名:Hypselotriton wolterstorffi)是蠑螈科、滇螈屬有尾兩棲動物。雄螈全長113毫米,雌螈133毫米左右,最大可達152毫米。頭長大於頭寬,頭高與眼後兩側部位的寬度相等。頭後稍高,體略側扁,背脊略隆起但不呈嵴稜狀,尾肌寬厚;具橘紅色脊紋;成螈具童體型。
滇螈生活於昆明市海拔1900米的滇池及其附近的池塘、稻田等靜水域中,常在水草多的淺水區活動,以水棲為主。曾分佈於中國雲南(昆明、宜良)。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滅絕。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Hypselotriton wolterstorffi
別    名
滇池蠑螈 [2] 
外文名
Yunnan Lake New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有尾目
蠑螈科
滇螈屬
滇螈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蠑螈亞目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Boulenger,1905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滅絕(EX [3] 
中文學名
滇螈

滇螈動物學史

布朗熱(Boulenger)於1905年以雲南昆明的標本發表了新種滇螈(Molge wolterstorffi)後,鄧恩(Dunn,1918)、施密特(Schmidt,1927)、Boring(1929~1930)、Pope(1931)等將其屬名改訂為Triturus或將種名記載為Triturus wolterstorffi,斯托夫(Wolterstorff,1925)則將該種記載為Triton (Cynops)wolterstorffi。 赫爾(Herre,1934、1939)對該螈的童體型和骨骼進行了研究;斯托夫(Wolterstorff,1934)對滇螈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後,將其發表為新屬——滇螈屬(Hypselotriton),滇螈(Molge wolterstorffi)為該屬的模式種。 斯托夫(Wolterstorff)與赫爾(Herre,1935)對蠑螈科10屬約30種進行了比較研究,其中包括中國的一些屬種,如疣螈屬、蠑螈屬、滇螈在該文均作為屬級。Chang(1935,1936)則將滇螈歸入蠑螈屬(Cynops)。
Pope與Boring(1940)指出,一些學者將滇螈與orientalis和chinensis都歸於TriturusTritonCynops),雖然滇螈的顏色類似於東方蠑螈,但滇螈的體較大,在體腹面深色斑較多;赫爾(Herre,1934)將滇螈安排為滇螈屬(Hypselotriton),是鑑於許多不同長度的成體標本具有鰓的殘跡,實際上,系列模式標本既有鰓裂,又孕有成熟卵。 Pope與Boring還提出:赫爾(Herre,1934)對蠑螈科動物的骨骼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將TriturusTrituroidesHypselotriton均確定為屬級地位,而且將wolterstorffi安排在滇螈屬(Hypselotriton)內,是基於赫爾(Herre)對歐亞地區蠑螈科所有物種的1000個骨骼標本的比較研究;而且,斯托夫(Wolterstorff)對蠑螈科動物的外形特徵、季節性或性別的差異,以及配對行為等進行了40年的研究,其結果證實了赫爾(Herre)以骨骼特徵研究得出的結論。因此,Pope與Boring(1940)贊同上述赫爾(Herre)以骨骼特徵為依據對屬、種和亞種的鑑定,即認為滇螈屬是一個有效屬。
但是,Liu(1950)將滇螈記載為Triturus wolterstorffi。Boring(1945)、張孟聞(1955)先後將滇螈也恢復為HypselotritonH.wolterstorffi。張孟聞(1955)一書還記述了滇螈屬與蠑螈屬等的鑑別特徵。此後,Thorn(1968)、四川生物研究所(胡淑琴等,1977)、費梁等(1990、1999)等沿用了上述屬、種名。趙爾宓等(1984、1993)、田婉淑等(1986)、大同(1991)、Thorn等(2001)則將其歸於蠑螈屬(Cynops Tschudi)。費梁和葉昌媛的研究認為,滇螈前頜骨鼻突較長,但不與額骨連接;額鱗弧粗壯;椎骨髓棘高,其橫突和肋骨寬大有利於背部肌肉的附着;背部兩側肌肉甚發達,體形略側扁,背脊明顯隆起無縱溝,但不呈脊稜狀;吻部較窄,頭後部稍高等特徵可與蠑螈屬等相區別;此外,張孟聞於1935和1936年先後將滇螈改訂為 Cynops wolterstorffi,其後又於1955年將其訂正為Hypselotriton wolterstorffi是有依據的;再者,贊同Pope與Boring(1940)的意見,即赫爾(Herre)依據蠑螈科各屬種1000個標本研究後對屬、種和亞種的鑑定結果是可信的。因此,採用滇螈屬(Hypselotriton)是一個有效屬的意見。 [4] 

滇螈形態特徵

滇螈
滇螈(5張)
成體:雄螈全長113毫米,雌螈133毫米左右,最大可達152毫米。頭長大於頭寬,頭高與眼後兩側部位的寬度相等;吻端鈍圓,略突出於下唇;鼻孔位吻端兩側,鼻間距小於吻長而大於眼徑;吻稜略顯,頰部向外側斜;上唇褶發達,可蓋住左右下唇緣。上、下頜具細齒;犁骨齒二列,左右間距窄,呈“∧”形;舌小,卵圓形,兩側緣微遊離或不遊離。
軀幹肥碩而略側扁,背脊略隆起,但不呈嵴稜狀,其橫切面呈“△”形。前肢細弱而較長,前肢前伸時指端達眼前角或吻端;後肢較前肢粗壯,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末端相遇或幾相遇;指4個,指長順序為3、2、4、1;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指、趾細長而略扁,兩側無緣膜,基部無蹼,末端鈍尖;外掌、蹠突小且較內掌、蹠突明顯。尾長略短於頭體長,尾部側扁,尾肌發達而寬厚;尾背腹鰭褶明顯,尾末端鈍圓。
皮膚一般光滑;頸褶明顯;體側具細的橫溝紋。該螈成體部分個體有外鰓、鰓孔或鰓跡,屬於童體型。全長119毫米左右時,外鰓發達,鰓絲明顯。據統計在30尾雄螈中有12尾,60尾雌螈中有37尾標本具外鰓(鰓孔或鰓跡)。全長41~55毫米的幼螈,外鰓羽狀;尾背鰭褶前達肩部上方;皮膚較粗糙。全長75毫米時,多數標本無外鰓。
生活時背面棕黑色,從頭後沿背脊至體後端有橘紅或略帶橘紅色的斑點綴連成脊紋,並向後伸達尾背鰭褶後段(後段色不甚鮮明)。眼後下方均有一橘紅色圓斑;體側有數排圓斑或缺如,多數標本體側下方有一條由橘紅色斑點綴連成的縱鏈紋。腹面斑紋變異甚大,為黑色與橘紅或橘黃色交織成不規則的花斑,但成條狀者佔多數;肛周圍至尾腹鰭褶為橘紅色,後段的體色不甚醒目。液浸標本橘紅色部位變淺或為黃白、灰白色,其餘部位為灰黑或灰褐色。
第二性徵雄螈肛部一般隆起呈肥腫狀,肛裂較長,肛內壁後緣有指狀乳突;雌螈肛裂短,肛內壁後緣光滑。
頭骨頭骨長明顯大於頭骨寬,約為頭骨寬的1.21倍;上頜骨外側間距明顯小於方骨外側間距;犁骨齒列呈“∧”形,前端會合;前頜骨單枚,鼻突較長,與額骨相距近,但不連接;鼻骨較大,彼此不相接,位於前頜骨鼻突和上頜骨之間;額骨與頂骨大小几相等,額骨與鱗骨相連接,額鱗弧較窄,額鱗窩較大;上頜骨較短,與翼骨和方骨相距均甚遠;方骨外側無鈎狀突;枕骨寬大,後緣較平。角舌骨寬大為軟骨質,左右不相連;上舌骨骨化;基舌軟骨有1對輻射狀指狀突;鰓弧2對,角鰓骨2對,均骨化;上鰓骨1對,為硬骨。
解剖觀察,雄性丸睾分為1~2葉。
剖檢一尾雌螈,卵徑1.5~2.0毫米,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乳黃色。 [4] 

滇螈生活習性

滇螈生活於昆明市海拔1900米的滇池及其附近的池塘、稻田等靜水域中,常在水草多的淺水區活動,以水棲為主。 [4] 

滇螈分佈範圍

曾分佈於中國雲南(昆明、宜良)。 [4] 
滇螈分佈圖 滇螈分佈圖

滇螈繁殖方式

卵產在水草上。曾剖檢雌螈,其腹內有卵442粒。 [5] 

滇螈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滅絕(EX)。 [6]  中國雲南省曾將其定為Ⅱ級保護動物。 [2] 

滇螈滅絕過程

  1. 1957-1958年,考察滇池動物時,3-9月常見有些漁民在草海淺水區直接踩水,手持三角魚網(寬約60~80釐米,高約80~100釐米,上端一根木質或竹子手柄),以腳擊水趕魚進網,常常每網除撈到魚之外,還可順便撈到滇螈,少則1~2條,多則5~6條。撈到之後常馬上放生。也有一些漁民在深水區以大型圍網捕魚,儘管一些網網眼很小,一般捕不到滇螈,僅偶爾得極少數幾條。顯然,滇螈生活在水草多的淺水區。滇螈多數時間在水中活動,但早晚以及陰雨潮濕的白天也常爬到岸邊草叢或灌叢處活動。大觀河及大觀公園水邊有時可以見到。估計當時滇池淺水區每10平方米至少有1條,即1公頃約有1000條。
  2. 1960-1964年,在滇池考察魚類及帶學生作動物學實習,以趕網或拖網捕魚,常可撈到滇螈,並用玻璃缸人工飼養10餘條。缸中盛水,放入清潔的水草中間鋪鵝卵石作陸地,滇螈活動自如,3~5天換次水,不易死亡。
  3. 1969-1973年,昆明大搞滇池的圍湖造田,築提排水,挖泥填池,滇池淺水區嚴遭破壞,甚至消失。
  4. 1976-1977年,帶學生滇池實習,並對一些動物進行考察,演螈已基本見不到。
  5. 20世紀80年代,昆明有的部門又將圍湖造田的田或一些水塘進一步大肆排水,建築賓館、飯店、度假村等設施,加之湖水污染日漸加劇。
  6. 1984年以後,多次考察,並十分廣泛向沿湖羣眾瞭解,從未再見到滇螈。因此,估計已絕跡了,絕跡的時間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2] 

滇螈滅絕原因

  • 圍湖造田破壞和減少其犧息環境
1969年12月-1973年,動員數以百萬計的民工及羣眾,在湖的淺水區大築國堤,大肆排水,並挖山填湖,共“造田”3.5萬畝,使滇池水面積縮小了25平方千米,佔潮水總面積的7.6%;滇池容量減了1.6億立方米,佔總容量的12.1%;水深平均減少了0.45米。加速了湖的老化和消亡。圍湖造田的部分主要在草海,正是滇螈主要的生活棲息地。草海被圍湖造田16.6平方千米,佔造田總數的6.4%,佔草海總面積的23。顯然,圍湖造田佔據了滇螈的棲息地。 [2] 
  • 田壩乾涸,大搞建築設施,進一步破壞和減少其棲息環境
大面積淺水區被壘石築提,分割成許多小塊,有的成水田,有的成水塘。後來又大搞旅遊業,興建賓館、飯店及度假村,大肆排水填土填石,毀掉了許多水田、水塘,使原殘存在水體中的滇螈再次殃,直接被殺害。 [2] 
  • 湖水嚴重污染,真螈難以生存
人口的增長,工農業廢水的增多,使湖水嚴生污染。1950年滇池沿潮周圍人口共73.75萬人,1980年湖周人口為161.41萬,1990年湖周總人口升到179.45萬人,1983年達到197萬人。湖周有大量工廠、礦山通過盤龍江等20多條小河將大量污水流入滇池。100多萬的城市人口的日用污水、糞便及尿均排入池,所以人們稱池為巨大的“公共阿所。”
據1982年9月-1983年4月,雲南省環科所監測,滇池水嚴重惡化,排入滇池中的有毒物質有30多種主要有鎘、汞、砷、鉛、鋅、鉻酚類、氰化物氟、有機磷、元素磷、酸及鹼等。滇池水質混濁,透明度很低,許多點透明度低於0.3米,最好的也只1.4米,這比20世紀50年代透明清沏的湖水差得太多。氨氮合量每升0.69毫克,超出標準36%;汞含量每升0.0004毫克,超標36%;鎘含量每升0.001-0.095毫克,超標71%;砷含量每升0.0032-0.296毫克,超標39.3%。一些檢測點砷含量達每升0.88毫克,超標21倍;鎘鉛達每升0.067毫克及0.3毫克,分別超標57倍及2倍。這些污水可以直接毒死滇螈;也毒死水生生物或使它們數量減少,而使滇螈食物匱乏,導致它數量減少直至滅絕。 [2] 
  • 水生植物嚴重減少,滇螈失去產卵及化場所
滇螈主要生活在滇池淺水區,過去有大量的沉水或挺水植物,氧氣充足,是棲息的良好環境。它們的受精卵產出後常以膠質粘附在水草上,以便解化。它們孵化期及幼體發育時間均較長,如果沒有較好的緊殖條件,很難完成繁育後代的任務。據考察,20世紀50年代滇池的輪藻(Chara)豐富,至少有8種,海菜花鋪滿整個水域。60年代初,海菜花羣落、輪藻羣落、篦齒眼子菜等水生植物羣仍佔優勢。可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滇池許多水生植物不見了,有15種消失了。原來較多的輪藻、海菜花、水毛茛和睡菜等已絕了跡。1982年雲南省環科所考察,滇池水生植物的草量僅為1960年時的1/10。草量的減少,不僅影響滇螈的生活環境及殖,同時也影響水體中氧的含量及淨污能力,使湖水進一步污染惡化。 [2] 
  • 引進外來物種危害滇螈或影響其繁殖
20世紀50-60年代,滇池引進青、草、鰱、鱅四大家魚,同時隨魚苗帶入長臂蝦、麥穗魚、中華鱗皺,後四種體小,生長快,繁殖力強,食性廣,適應力強,它們與滇螈有可能爭棲息地及食物,甚至有可能損害滇螈受精卵或吃掉滇螈幼體。20世紀70年代引進牛蛙及海狸鼠。有一段時期滇池中放養草魚數量太多,使淺水區水草大量損失。估計它們對滇螈生活及繁育均有損害。證之以魚類,20世紀50年代滇池有土著魚15種,1984年考察僅有4種了。這些魚的絕跡顯然與外來魚種的引進密切有關,引進物種無疑也加速了滇螈的絕跡過程。 [2] 

滇螈主要價值

研究:滇螈可作為實驗動物,滇螈是兩棲類有尾目的代表,很好的實驗動物。在20世紀50年代及60年代初,當時滇螈數量還較多時,雲南大學師生常以它作器官解剖、組織學、細胞學及分類學實驗。 [2] 
生態:滇螈是滇池湖泊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控制蚊蟲數量起到良好作用。1959年4-7月,曾用水箱伺養滇螈10條,觀察其食性,發現它們吃多種浮游生物,有水蚤、劍水蚤,還有蚊蟲等昆蟲幼蟲,這對消滅蚊蟲,保護人類健康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 
參考資料
  • 1.    滇螈  .zoology[引用日期2020-01-01]
  • 2.    何曉瑞.我國特有種滇螈的絕滅及其原因分析[J].四川動物,1998,(第2期):58-60
  • 3.    滇螈  .gbif[引用日期2020-01-03]
  • 4.    滇螈  .國家動物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01-02]
  • 5.    費梁,葉昌媛,江建平編著,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佈彩色圖鑑,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第128頁
  • 6.    滇螈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