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滇緬公路

(期刊)

鎖定
《滇緬公路》1944年6月創刊於昆明,同年停刊,由交通部滇緬公路工務局編輯併發行,月刊。屬於公路運輸刊物。
中文名
滇緬公路
語    種
中文
創刊時間
1944年
出版週期
月刊

滇緬公路人員編制

主要撰稿人有汪道源、李甲生、龔繼成、張仁春、羅映洲、閒人、楊真、黃應昌、徐默螎、吳耀齡、沈來義等。

滇緬公路辦刊宗旨

該刊呼籲新中國的建設者們不斷工作、不斷學習,在完成滇緬公路保養搶修、保障軍運暢通的同時,結合實踐經驗學習有關工程學術的新知識,成為戰後建設的儲備才力。

滇緬公路欄目方向

其主要的欄目有詩歌、簡訊、規章、隨筆、報告、地方誌等。
該刊內容包括滇緬公路建設的進程介紹,建設者自撰的詩歌隨筆等。
創刊號一期刊登的重要文章有《實行實業計劃最初十年鐵路公路計劃之研究》、《滇緬公路機械築路概況》、《談談清水河》、《用款單據及報銷應注意之事項》、《全路巡視報告》、《功過錄》、《設法救濟路工生活》等。
該刊的發行對外其希望能藉此引起外界對本路重要性的認識,對他們的工作予以有益的贊助與批評;對內其希望本刊能成為全路集體意志的表現,能如實地表現苦幹精神與苦幹成績,本刊物能充分介紹目前有關工程學術的新知識。這些希望在該刊發行之後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些有關滇緬公路的研究與敍述,對於今天做公路史的研究的意義重大。

滇緬公路文化傳統

《創刊詞》
一面抗戰,一面建設……這是在日本強盜於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來,我舉國上下一致奉行的口號。這一口號的正確性正是表明了;不抗戰我國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必淪為日寇的奴隸……將永無自由獨立的生存,因此抗戰是建設新中國的先決條件。但這並不是説建設要開始於抗戰勝利以後,恰恰相反,我們正是在抗戰過程中加強我們的建設,以我們的建設來支持抗戰。事實證明,抗戰與建設並行,我們度過了艱苦的鬥爭已經七年並且在這一正確口號之下,我們定能達到抗戰的最後勝利。
自然,建設不止一端,舉凡有關國計民生的一切建設都應當不斷的計劃進行,並不斷地求其實現,但無疑的抗戰時期的建設與戰後的建設其性質及其歸趨,當然有所不同。戰時的一切建設,都是當務之急,而是以適應抗戰的需要為原則。在軍事第一,勝利第一條件之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於一切必要的建設上,其最終目的在加速勝利的來臨。戰後的建設,則是長期不斷的建設,是“百廢俱舉”“百利當興”的建設,其歸趨為民生的康樂安泰,文化的發榮滋長。
因此,加強抗戰力量的經濟建設,運輸物資適應抗戰需要的交通建設,以及喚醒民族意識,提高民族抗戰情緒的文化建設,都是目前建設的當務之急。
……
基於以上的理由刊物的出版,已是刻不容緩的事。現在我們的刊物經籌備而出版了,對外我們希望能藉此引起外界對本路重要性的認識,對我們的工作予以有益的贊助與批評。對內我們希望本刊能成為我們全路集體意志的表現,能如實地表現我們的苦幹精神與苦幹成績,她能充分介紹目前有關工程學術的新知識。但這需要全能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們在戰時所擔當的艱鉅工作,及為儲備戰後建設才力所必須的學習——不斷工作與不斷學習——這兩個任務,使我們永遠成為新中國之真正建設者,才不負國家民族及我們的領導者所寄予我們的期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