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滄浪書院

鎖定
滄浪書院地處湖北省武穴市大別山下,武穴市四大人工水庫之一荊竹水庫之間,坐落在古代匡山的太平山中。唐朝詩人杜甫曾在寫給李白的詩歌中寫道:“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中文名
滄浪書院
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穴市大別山
門票價格
0
年    代
現代

滄浪書院詩歌風格

滄浪書院詩歌的風格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婉約湖光有如漫天翡翠。幽幽彭河水,潺潺有如滿耳歡歌。那錯落有致、灑脱典雅的幢幢別墅,浮沉在波峯浪谷中,那深紅色的、青綠的屋頂,像朵朵鮮豔的山花,散落在青蒼的山谷裏,靜謐和空靈,冷色和暖色,竟是如此美妙地融合在一起。

滄浪書院書院歷史

古滄浪書院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人才,彭達重建滄浪書院,當然也要繼續為培養中國的未來做出貢獻,滄浪書院小學部、初中部已經開學,現有師生近300餘人,他們都有機會成為中國的未來頂樑柱。
至2017年,已停辦多年。
滄浪書院天然的地理文化優勢使滄浪書院成為周邊省市的旅遊勝地。廬山風景名勝區作為自然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唐代匡山和廬山總稱為匡廬,到了宋代,為避趙匡胤名諱而把匡山改為大王山。匡山的名字附在廬山之前而流傳至今。匡山分為大王山、太平山、紫雲山、雙峯山
匡山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湖北省黃岡市東南,在唐朝是滄浪之水中的一座仙山,是座地壘式斷塊山。據考證在周朝時有匡國,匡山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 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險峻與柔麗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是中國名山之一,有雄奇挺秀的山峯,變幻莫測的雲海,神奇多姿的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歷史古蹟。
匡山區長約35公里,寬約40公里。巍巍的匡山,遠看有如一山飛峙大江邊,近看千峯攜手緊相連,橫看鐵壁鋼牆立湖岸,側看擎天一柱聳雲間。 匡山主要風景名勝有五峯山、藏密洞、遊鴻寨、大藏寺、幽居寺、真武殿、讀書枱、八卦頂、東沖積雪、清涼古洞、小西天、黃牙寺、滄浪書院、牧石庵、黃齡古洞等。滄浪書院是匡山的開發者,也是匡山風景名勝區的遊覽平台。

滄浪書院建築風格

滄浪書院旅遊觀光別墅羣的建築風格,產生出特有的風韻。每一座別墅,都是單體建築,建築的格局、式樣、風格,注入了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別墅主人清華大學研究生、訪問學者彭達在建築中表現了對故鄉的本土文化的尊重,別墅展示了主人的審美趣味和對自然的熱愛。別墅單體追求陰涼地勢,使得別墅處於自然的隨意狀態,但正是這種隨意狀態,卻造成了一種有機的自然生長的羣體環境關係,產生了渾然一體而又生氣勃勃的景緻。
匡山滄浪書院旅遊觀光別墅羣,雖然是建築羣落,但建築密度較低,在四十畝的小島上只規劃建築了九棟別墅。體態輕盈,層面不高,多為兩至三層。別墅建造時儘量保護原有的湖心島的地貌,別墅建成後又在周圍廣植鄉土觀賞樹木,別墅從而掩隱在綠陰從中,使人賞心悦目。

滄浪書院初級中學

滄浪書院,現為公辦初中,位於湖北省武穴市大別山下,唐代興建,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復興。近年原清華大學研究生彭達先生個人捐贈資金千萬元人民幣,在大別山老區創建零收費的“雙捐”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小學校,沿用“滄浪書院”名稱。 靈山積翠浮書幌; 梅浦清流入硯池。 清代魏洪賓題滄浪書院。

滄浪書院古滄浪書院

[1]  滄浪書院今何在
上面所介紹的在荊竹水庫邊一個叫“滄浪書院” 的場所,可惜這個二十一世紀初年的“作品” ,問世沒幾年就廢棄了,卻與“古代匡山” 混為一談,只是借用滄浪書院之名。
在廣濟(今武穴市)境內,曾經硧有一所“滄浪書院” ,她在古城梅川鎮,迄今已260多年了。滄浪書院位於梅川河西的滄浪橋邊,《滄浪書院記》中曰,“茲故建立書院,仍以名橋名之”。 據《廣濟縣誌》載:“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虞學灝建(滄浪書院),位於梅川河外滄浪橋南岸。浙江名儒石韞玉於乾隆三十六年來該院主教數年,頗獲讚譽。乾隆五十年,知縣王鵬南重修,有講堂和書舍。1934年因洪水毀。”
史料白紙黑字,鐵證如山。一個只有三四年壽命的學堂,豈能如此張冠李戴,盜名欺世?
滄浪書院水毀不久,日本鬼子發動了侵華戰爭,廣濟縣城乃戰略要地,戰火連續不斷,滄浪書院續建不再。但是,滄浪書院留給人們的記憶是永恆的。今滄浪書院舊址南邊的街道,被民政部門申報為“滄浪路” ,也許就是這裏人們對滄浪書院懷念的情思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