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淹溺

鎖定
淹溺又稱溺水,是人淹沒於水或其他液體介質中並受到傷害的狀況。水充滿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環的水引起血液滲透壓改變、電解質紊亂和組織損害;最後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臟停搏而死亡。淹溺的後果可以分為非病態、病態和死亡,其過程是連續的。淹溺發生後患者未喪失生命者稱為近乎淹溺。淹溺後窒息合併心臟停搏者稱為溺死,如心臟未停搏則稱近乎溺死。
中醫病名
淹溺
外文名
near-drowning
別    名
溺水
就診科室
急診科
常見病因
人淹沒於水、液體介質中
常見症狀
神志喪失,呼吸停止,大動脈搏動消失,處於臨牀死亡狀態

淹溺發病機制

人體溺水後數秒鐘內,本能地屏氣,引起潛水反射(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和外周血管劇烈收縮),保證心臟和大腦血液供應。繼而,出現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刺激呼吸中樞,進入非自發性吸氣期,隨着吸氣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氣道導致嚴重缺氧、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根據淹溺水的性質,分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屬於低滲,統稱淡水。水進入呼吸道後影響通氣和氣體交換;水損傷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細胞,並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引起肺泡塌陷,進一步阻滯氣體交換,造成全身嚴重缺氧;淡水進人血液循環,稀釋血液,引起低鈉、低氯和低蛋白血癥;血中的紅細胞在低滲血漿中破碎,引起血管內溶血,導致高鉀血癥,導致心室顫動而致心臟停搏;溶血後過量的遊離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鈉及大量鈣鹽和鎂鹽。海水對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學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海水損傷後,大量蛋白質及水分向肺間質和肺泡腔內滲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腫高鈣血癥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高鎂血癥可抑制中樞和周圍神經,導致橫紋肌無力、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

淹溺臨牀表現

淹溺患者表現神志喪失、呼吸停止及大動脈搏動消失,處於臨牀死亡狀態。近乎淹溺患者臨牀表現個體差異較大,與溺水持續時間長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質及器官損害範圍有關。
1.症狀
近乎淹溺者可有頭痛或視覺障礙、劇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樣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顯,最初數小時可有寒戰、發熱。
2.體徵
皮膚髮紺,顏面腫脹,球結膜充血,口鼻充滿泡沫或泥污。常出現精神狀態改變,煩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張力增加。呼吸表淺、急促或停止。肺部可聞及乾濕羅音,偶爾有喘鳴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窿,四肢厥冷。有時可發現頭、頸部損傷。

淹溺兒童發生溺水的表現

兒童發生溺水時,不一定能夠拼命拍水或大喊,反而往往是無聲且短暫的。溺水時可能呈現出的狀態有以下的情況,包括:1.頭離水面很近,嘴巴位於水面;2.頭向後傾斜,嘴巴張開;3.腿不動,身體垂直於水面;4.急促呼吸或喘氣;5.雙眼無神,無法聚焦;6.緊閉雙眼;7.頭髮蓋住了額頭或者眼睛;8.試圖遊向某個方向,卻未能前進;9.試圖翻轉身體;10.做出類似攀爬梯子的動作。
這樣的狀態會讓人誤以為他在游泳、練習憋氣、玩水等,而忽略了溺水發生可能。所以,家長應注意識別溺水的表現,並且時刻保持有效看護。 [1] 

淹溺檢查

1.有涉水及被淹史。
2.血尿檢查
淹溺者常有白細胞輕度增高。吸人淡水較多時,可出現血液稀釋,甚至紅細胞溶解,血鉀升高、血和尿中出現遊離血紅蛋白。吸入海水較多時,出現短暫性血液濃縮,輕度高納血癥或高氯血癥。倖存者,10~30分鐘後恢復正常血容量和電解質濃度。無論淡水或海水淹溺,罕見致命性電解質紊亂,但溶血或急性腎衰竭時可有嚴重高鉀血癥。重者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實驗室監測指標異常。
3.動脈血氣分析
約75%病例有明顯混合性酸中毒;幾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
4. 胸部X線檢查
常顯示斑片狀浸潤,有時出現典型肺水腫徵象。住院12~24小時吸收好轉或發展惡化。約有20%病例胸片無異常發現。疑有頸椎損傷時,應進行頸椎X線檢查。

淹溺治療

1.自救
(1)保持冷靜的頭腦,避免驚慌失措。
(2)在水中可以採取的自救方法 ①首先不要害怕沉入水中,當人落水之後或發生淹溺時,會對自己沉入水中產生極大的恐懼,因此就會本能地通過各種掙扎措施(如雙手上舉或胡亂划水等)試圖使自己上浮,殊不知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②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鬆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時要睜開眼睛,觀察周圍情況。如果身體沉入水中,就讓它沉,因水有浮力,且浮力與水深有關,水越深液體壓強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故沉到一定程度,多數情況下,沒有負重的人體就會停止下沉並自然向上浮起。③一旦身體停止下沉並上浮時,落水者應立即採取如下動作:雙臂掌心向下,從身體兩邊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划水。注意划水節奏,向下劃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時雙腳像爬樓梯那樣用力交替向下蹬水,或膝蓋回彎,用腳背反覆交替向下踢水,這樣就會加速自身上浮。當身體上浮時應冷靜地採取頭向後仰,面向上方的姿勢,爭取先將口鼻露出水面,一經露面,立即進行呼吸,同時大聲呼救。④呼氣要淺,吸氣宜深,儘可能保持使自己的身體浮於水面,以等待他人救護。還可實施踩水技術,以避免自己下沉。⑤不會游泳及踩水的人不要試圖不讓自己再次下沉,更不能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這樣不但消耗體力,而且更容易使人下沉。如果再次下沉就照原樣再做一次,如此反覆。⑥一定要全身放鬆,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保存更多的體力,堅持更長的時間。⑦如果在水深在2~3米的游泳池或在底部堅硬的水域或河牀發生淹溺,由於底部堅硬,落水者可在觸底時用腳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同樣不要害怕再次下沉。如此反覆,堅持到救援人員到來。⑧用踩水的方法防止下沉。
(3)抽筋的自救方法
游泳及水下作業者突然發生的肌肉痙攣性收縮俗稱抽筋,這種情況似乎並不十分罕見,臨牀表現為某處肌肉突發性痙攣,局部肌肉發硬並有劇痛。導致抽筋的原因多為水涼、疲勞、過度呼吸(呼吸性鹼中毒)、服用某些藥物以及體內某些物質不足(如鈣不足等)等。比較常見的抽筋部位為小腿肚(腓腸肌痙攣),其他部位如手指、腳趾、大腿、上臂等處也時有發生。
突發的抽筋將給患者帶來突發疼痛,並能嚴重影響游泳、踩水的動作,還有可能造成恐慌及嗆水,甚至導致淹溺的發生,因此需要及時採取對應措施。抽筋發生後的自救方法及注意點有:①首先要冷靜,千萬不要驚慌失措 應立即呼救並告訴自己的同伴,同時向岸邊轉移。抽筋屬於肌肉痙攣性收縮,因此按摩、伸展、拉長、放鬆該處肌肉,就有可能將其緩解。②手指抽筋 可按摩患處,同時將手握拳,然後用力張開,迅速反覆多做幾次,直到抽筋停止。③腳趾抽筋 先深呼吸後屏氣,不要在乎身體下沉,抓住抽筋的腳趾,用手將腳趾向抽筋的反方向伸展,即可緩解,④小腿肚抽筋 先深呼吸後屏氣,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並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大腿抽筋可同樣採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處理,然後迅速划水上浮呼吸。⑤腹部抽筋 應反覆鼓肚子,同時用手用力按摩局部。⑥反覆抽筋 一次發作緩解之後,同一部位可能再次抽筋,故應再次採用相同方法處理,同時對疼痛處要充分按摩並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後最好再次按摩和熱敷患處,也可給予熱飲料服用。
(4)嗆水的自救方法 嗆水是指吸氣時不慎將水吸入到氣管內。發生嗆水時應保持冷靜,應時刻知道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平面之上,以避免在嗆咳時再次吸入水分。此時應剋制咳嗽感,先在水面上閉氣靜卧片刻,再把頭抬出水面,邊咳嗽調整呼吸動作,待氣管內的水分被排除後呼吸就會恢復正常。
(5)被水草及其他水下雜物纏住的自救方法 被水草或水下雜物纏住時最重要的就是冷靜,應深吸氣後屏氣鑽入水中,睜眼觀察被纏繞之處,同時用雙手幫助慢慢解脱纏繞,切勿掙扎,否則越掙越被纏緊。此時還要特別注意全身放鬆,放鬆後身體需氧量減少,能延長水下耐受時間。
(6)遇到漩渦的自救方法 漩渦通常是流速較快的水流遇到障礙物時產生的,通常位於障礙物的下游。小漩渦不會導致傷害,而大漩渦則十分危險,大漩渦的危害在於首先它能把水中人拽入水底,如果人不能及時浮出水面將造成嚴重缺氧,其次是漩渦可以通過巨大的旋轉能量把人撞在附近的障礙物上,導致嚴重的創傷,甚至造成意識喪失,這些都可致人死命。特別是人一經進入漩渦,想擺脱它則非常困難。
應對漩渦的方法是:儘量遠離障礙物,由於漩渦多是障礙物造成,故接近障礙物(如水壩、河道突然變窄等)時應非常小心。如果已經接近漩渦,應立刻放平身體俯卧浮於水面上,沿着漩渦邊,用爬泳的方法借力順勢快速擺脱漩渦。由於漩渦邊緣處吸引力較弱,不容易捲入面積較大的物體,所以身體必須平卧在水面上,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潛入水中。如果不慎已經進入漩渦並被拽入水下,則應立即屏氣,然後儘量蜷縮身體,雙手抱頭,儘可能避免要害部位撞在障礙物上。當旋轉解除後立即在水下睜眼觀察周圍情況,並迅速划水使自己上浮。
(7)如何防止車內淹溺 ①沉着冷靜 首當其衝:只有冷靜,才能清醒,只有清醒,才能想到實施正確的自救方法。切勿驚慌,驚慌才會失措,失措只能錯失機會,帶來嚴重的後果。②迅速求助外援 在第一時間撥打救援電話,如120、110、119等,告訴自己的方位,使自己儘快得到救助。撥打電話越早越好,特別是發生了大型事故或自然災害時,在短時間內會有大量電話出現,將造成呼救系統崩潰,因此迅速打電話呼救是當務之急。③如何避免被困車內 落水後車門無法打開的原因大致有二:首先是自動門鎖將車門鎖死,而車輛進水後使其電路短路,無法打開車門。對此,當車輛落水時不要過於依賴車輛自動化的性能,最好選擇手動操作,提前打開門鎖及車窗,以免作繭自縛。其二車門無法打開是由於車輛內外的壓力差造成的。而這種壓力差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車輛剛剛落水,車內外的大氣壓幾乎相等,故此時壓力差很小,車門很容易打開,而車輛剛剛全部沒入水中時,由於車內為相對真空,故此時的壓力差最大,據推測車門承載的壓力有數百公斤,故當然無法打開車門。隨着車輛逐漸進水,車內真空的程度越來越輕,車內外的壓力差就會越來越小,當車輛即將被水灌滿時,車內外的壓力差幾乎相同了。因此,被困者應該利用壓力差的物理特徵逃生。最好應該在車輛剛剛入水時打開車門逃生,不要錯過寶貴的機會。④如何從被困車內逃生 如果車門已經無法打開,説明車內外的壓力差很大,此時千萬不要強推車門,那樣不僅無濟於事,還會消耗體力。有兩種方法可以嘗試:其一是設法打碎玻璃出逃,千萬不要採用無效方法,如用頭部撞擊車窗玻璃等。應尋找車內重物,如工具箱中的榔頭、千斤頂等加以利用,把車窗砸碎逃生。砸玻璃時要選擇較大的車窗角部,該處相對薄弱。不要砸車窗中間的部位,那樣砸車的動能將很快向四周擴散並被吸收,造成局部無法形成足夠的破壞力,因此無法砸破玻璃。此外要反覆砸一個地方,反覆猛砸就可砸破,不要這裏敲一敲,那裏敲一敲,那樣效果差,還浪費了體力和時間。如果無法砸碎車窗玻璃,應抬高頭部,便於得到空氣,同時放鬆身體,平靜呼吸,保存體力,冷靜等待,直到車輛進水幾乎達車頂時再打開車門逃生。逃生時首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呼吸,睜開眼睛出逃,不要閉眼,以免無法看見周圍物體(如玻璃碎碴等)而受傷。
2.互救
(1)強調施救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所有的施救者必須明確:施救者自己的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只有首先保護好自己,才有可能成功救人。否則非但救不了人,還有可能把自己的生命葬送。其注意點有:①儘可能呼喚多人蔘與救援 人多力量大,同時可以相互照應,提高救援的安全性,因此發現有人淹溺時應儘可能多叫人來參與救援。除非萬不得已,應儘量避免單人施救,尤其應避免單人獨自下水施救,以免發生不測時無人幫助。②不要盲目下水 因為水情不同,水下可能有很多未知因素,故即使是會游泳者甚至是游泳健將也不要盲目下水。不要以為游泳技術很好的人不會被淹死,因此不要盲目下水救人,應儘可能採用岸上救助法,下水救人是萬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措施。③禁止不會游泳者下水救人 不少人明知自己不會游泳卻不假思索地盲目下水救人,殊不知這樣非但救不了人,反而會增加損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類似愚蠢的做法已經多次奪去了很多人的寶貴生命。岸上營救的方法有多種,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説應高聲呼叫他人援助或採用其他岸上救助的方法,絕對不允許盲目下水救人。④禁止兒童下水救人 無論兒童是否會游泳,他們的心智及體力均無法勝任搶救淹溺者的工作,因此必須禁止兒童下水救人。平時我們必須大力宣傳這一點,讓所有的兒童都明確救助溺水者時有巨大的危險,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冒險。⑤救援時如發生意外情況應及時終止救援 如果營救者在救人時感到嚴重不適,如感到極度疲勞、水温過低、嗆水、頭暈眼花、胸壁憋悶、呼吸困難、四肢僵硬等,此時應立即果斷放棄搶救,趕緊實施自保和求援,切勿繼續勉強救人。
(2)及時呼叫專業救援人員 專業救援人員的技能和裝備是一般人所不具備的,因此發生淹溺時應該儘快呼叫專業急救人員(醫務人員、涉水專業救生員等),讓他們儘快到達現場參與急救以及上岸後的醫療救助。下述情況必須及時呼救專業人員:①在水情複雜或有危險的水域,如湍急的河流、水下有危險生物、嚴重低温水域、夜晚發生的溺水、以及存在任何原因使一般人的救援不容易成功救助時,都應呼叫帶有特殊裝備(如救生艇、潛水設備等)的專業救援人員。②落水者沒有及時被救出,入水時間超過5分鐘者需要呼叫專業醫療急救人員。③淹溺者為疾病患者、高齡者或兒童,這些人被救後往往需要醫療支援。從理論上講,溺水有很多後續合併症,因此只要發生了真正意義的淹溺,患者都需要去醫院接受進一步診療。
(3)充分準備和利用救援物品 救援物品包括救援所用的繩索、救生圈、救生衣及其他漂浮物(如汽車內胎、木板、泡沫塑料等)、照明設備、救援船隻、醫療裝備等,良好的救援裝備能使救援工作事半功倍地完成,應學會就地取材,尋找並使用這些物品,其效果要比徒手救援好得多。特別是游泳技術不熟練或不熟悉水性的救助者,最好攜帶救生圈、木板、繩索或小船等有自我保護作用的工具,這樣既提高了救援效率,又保障了救援者的安全。
(4)救援前與淹溺者充分溝通 得不到淹溺者的配合的救援不但很難成功,而且還能增加救援者的危險,因此救援者應首先充分與淹溺者溝通,這一點十分重要。溝通的方式可以通過大聲呼喚,也可以通過手勢進行,其主要溝通內容有:告訴淹溺者救援已經在進行,鼓勵淹溺者戰勝恐懼,要沉着冷靜,不要驚慌失措,放棄無效掙扎,還可以告訴淹溺者水中自救的方法,如向下划水的方法、踩水方法、除去身上的負重物等,同時特別還要告訴溺水者聽從救援者的指揮,冷靜下來配合營救,這樣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救援方式及注意事項 每種救援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及適用情況,採用正確的救援方式十分重要,其原則是優先採用不接觸落水者的方式,同時儘量避免單人下水營救。①伸手救援 指救援者直接向落水者伸手將淹溺者拽出水面的救援方法。適用於營救者與淹溺者的距離伸手可及同時淹溺者還清醒的情況。使用該法救援時存在很大的風險,救援者稍加不慎就容易被淹溺者拽入水中。因此營救者應該儘可能使用木棍、繩索(如褲帶)等物讓落水者抓住,儘可能避免自己的手與落水者的手直接接觸,因此在萬不得已時方能直接伸手,以免發生意外。其操作方法及注意點有:營救者首先側身站在較穩固的平面堅固物體上,並且確認自己站穩後方可救援,特別要避免正向面對淹溺者,同時要防止腳下可能發生的打滑現象,以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當牢固抓住落水者後,救援者要緩緩回拽,千萬不要動作生猛,以免造成傷害。提拉落水者時,救援者務必儘量降低自己的體位,重心向後向下,最好趴在地上或能用另一隻手抓住穩固的物體(如堅固的石頭、樹枝等),確認自己站穩後方可伸出手讓其握住,然後將其拉出。如果距離稍遠,伸手達不到時,可用腳去拖救,如此可增加拖救的距離。一旦確認淹溺者牢牢抓住救援者腳部時,立刻拖其回岸。注意:救援者在拖拽時如果重心太高或重心靠前就容易被落水者拽入水中。此外僅有救援者的提拉很難將落水者救出,此時應鼓勵落水者冷靜配合,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營救者所站的地方不穩固或容易打滑(如斜坡、沙地等),此時應首先採取措施固定自己,如用腳或其他物品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小坑以增加阻力,或將自己固定在穩固物體上(如用繩索將自己固定在大樹或堅固的岩石上等),然後再伸手救援。如有數人蔘與救援,可以手拉手縱向一字排開救人,這樣就能避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注意:如果是在風浪較大的河中或激流中救人,就不能採用該法,因人的握力有限,遇到激流或大浪衝擊時往往無法握住他人的手,由此造成更多的人落水。②藉物救援 該法是或藉助某些物品(如木棍等)的把落水者拉出水面的方法,適用於營救者距淹溺者的距離較近(數米之內)同時淹溺者還清醒的情況。其操作方法及注意點有:救援者應儘量站在遠離水面同時又能夠到淹溺者的地方,將可延長距離的營救物如樹枝、木棍、竹竿等物送至落水者前方,並囑其牢牢握住。此時要注意避免堅硬物體給淹溺者造成傷害,應從淹溺者身側橫向移動交給溺者,不可直接伸向淹溺者胸前,以防將其刺傷。在確認淹溺者已經牢牢握住延長物時,救助者方能拽拉淹溺者。其姿勢與伸手救援法一樣,首先採取側身體位,站穩腳跟,降低身體重心,同時囑落水者配合並將其拉出。在拽拉過程中救援者如果突然失去重心時應立即放開手,以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儘管救援者喪失了延伸物,但避免了落水,保障了自己的安全。此時應再想辦法營救。③拋物救援 指向落水者拋投繩索及漂浮物(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浮標、木板、圓木、汽車內胎等)的營救方法,適用於落水者與營救者距離較遠且無法接近落水者、同時淹溺者還處在清醒狀態的的情況。其操作方法及注意點有:拋投繩索前要在繩索前端繫有重物,如可將繩索前端打結或將衣服浸濕疊成團狀捆於繩索前端,這樣利於投擲。此外必須事先大聲呼喚與落水者溝通,使其知道並能夠抓住拋投物。拋投物應拋至落水者前方,如為河流淹溺,應留有一定的提前量,以免砸傷落水者或落在淹溺者後方,這樣還得重新投擲,浪費了時間。所有的拋投物均最好有繩索與營救者相連,這樣有利於儘快把落水者救出。此時營救者也應注意降低體位,重心向後,站穩腳跟,以免被落水者拽入水中。④划船救援 指運用救生船支劃到落水者身邊的救援,該法適用於寬闊水域的淹溺並且有船,而且最好由受過專業訓練的救援者參與營救。此時要注意營救船隻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如是小舢板或小型橡皮艇等極小型船隻,營救者必須受過專業訓練,否則在拖拉落水者時容易導致翻船,釀成更大的事故。如果營救船隻過小且水温不低時,可囑落水者不必上船,抓住船幫,然後施救者划船回岸即可。⑤游泳救援 也稱為下水救援,這是最危險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救援方法,只有在上述4種施救法都不可行時,才能採用此法。其操作方法及注意點有:最好由水性好同時熟悉和了解水情(如流速、水温等)的人下水,此外救人者還要評估自己的體力及身體情況,倘若自己能力不行,則應另尋它法,千萬不要勉強下水救人,否則會造成雙重的不幸。最好有雙人或三人同時下水營救,這樣既可以在水中相互幫助,又能降低救援危險。下水救援者必須有熟練的游泳技術,並應儘可能脱去衣、褲、鞋、襪,最好攜帶漂浮物如救生衣、救生圈、粗木棍等,並將其給淹溺者使用,這樣可以增加救援的安全性,也使救援的難度降低。施救者儘量從背面接近淹溺者,用一隻手從淹溺者腋下插入握住其對側的手,也可托住其頭部,用仰泳方式拖向岸邊。如果淹溺者已經下沉至水底,施救者應潛入水底接近,然後由背後拖腋將其帶出水面。往回拖帶淹溺者過程中的關鍵是儘量使其頭、面部露出水面,使其儘快得到氧氣供應。淹溺者為了求生,會拼命掙扎,見到附近的人與物,會出自本能的去抓抱,以達到使自己上浮呼吸的目的,而且一旦抓住任何人或物時則決不放手。因此,施救者必須防止被淹溺者抓住。當接近淹溺者時,可才用阻擋防衞法。即當淹溺者欲抓抱時,施救者身體側轉,用單手接觸淹溺者胸部,將其推開。如果距離岸邊很近,可以抓住淹溺者的手腕,用側泳的方式將其帶回岸邊。應在現場創造足夠的後續支持條件,如增加人力、尋找救生圈、繩索、小船及專業救援人員等。既往經常有這種情況:有人下水去救淹溺者,岸上一羣人在圍觀而不去尋找救援物資,結果當營救者發生意外時卻無法得到幫助,最終導致營救者在眾目睽睽下遇難。還有一些情況,當把淹溺者從水中救上岸時才發現沒有醫務人員,此時再打電話呼救,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些情況應該避免,應儘快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幫助。
3.上岸後的救援
(1)迅速檢查患者 如果未能實施水中生命支持,淹溺者被救上岸後的當務之急就是迅速進行身體情況檢查,以確認患者的狀態,然後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因此在未查明患者情況之前不要採取任何搶救措施,以免進行了無用的搶救或錯誤的搶救。其主要檢查內容有:①意識檢查 通過觀察並大聲呼喚及拍打患者肩部的方法確認其有無意識喪失,如患者無反應即可認定患者已經發生了意識喪失,此時應該就地儘快實施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兩次。為了爭取時間,應在向患者吹氣供氧之後再檢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②呼吸心搏檢查 用平掃方法觀察患者胸腹部有無起伏,或用看、聽、感覺的方法檢查,如胸部無起伏,則應斷定患者已經喪失呼吸,此時應該立即檢查患者有無心跳。對於淹溺者的呼吸心跳檢查不同於普通情況的呼吸心跳檢查,因有時淹溺者在一定的時間內僅僅喪失了呼吸而有心跳存在,這不同於普通情況下可以通過呼吸停止間接提示心跳停止。因此淹溺者及時停止了呼吸時仍然需要進一步檢查心跳。如頸動脈無搏動,則應認定患者已經發生了心臟停搏,此時應立即展開心肺復甦。③外傷檢查 失足落水、遇到漩渦、跳水(如果頭部先着地可造成顱腦及脊柱損傷等)及水情複雜或有很多雜物的水域裏淹溺的患者常常有外傷情況,故需要實施外傷檢查。讓患者採取平卧位,通過詢問、觀察及局部按壓及觸摸的手法自上而下地檢查患者有無在水中受傷。
(2)對意識清醒患者的救援 保暖措施:除了炎熱的夏季,在其他季節搶救溺水患者時都應採取保暖措施。脱去患者的濕衣服,擦乾身體表面的水,換上乾衣服,以減少體表水分蒸發帶走熱量。有條件時可用毛毯等物包裹身體保暖,還可充分按摩四肢,促進血液循環,並可酌情給予熱飲料。千萬不要給患者飲酒,那樣會促進熱量的流失。
進一步檢查患者:詢問患者溺水原因、落水原因後的情況以及有何不適感、有無嗆水、喝水等。同時觀察患者口唇及面色,測血壓及心率,檢查有無外傷等。
送患者去醫院:淹溺可以導致很多生理障礙,且多有後續繼發的問題,特別是肺組織的損傷等,故多數患者需要儘早得到醫療救助,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因此應向羣眾宣傳,凡對發生溺水的患者,無論當前情況如何,都應去醫院進一步診療。尤其對於高齡、幼兒及發生過嗆水、喝了大量的水、溺水時受傷、有異常症狀及體徵(如嘔吐、面色蒼白、血壓異常、脈搏異常等)的患者應及時送醫院進一步診療。
(3)對意識喪失但有呼吸心跳患者的現場急救 患者呈持續意識喪失狀態同時有呼吸心跳的情況稱為昏迷。導致溺水患者昏迷的常見原因是缺氧,少見原因為溺水過程中的顱腦損傷(如溺水者的頭部受到撞擊等)。此時除保暖外,應採取的措施主要是供氧,最好使用呼吸機通過面罩高流量供氧。對於呼吸微弱同時有發紺表現的患者實施呼吸支持,如無呼吸機及面罩時可以採取口對口人工呼吸。對呼吸正常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應使患者成為穩定側卧位,該體位是昏迷患者應該採取的體位,這樣可以防止患者因嘔吐物造成呼吸道堵塞的發生。由於嘔吐是淹溺者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故採取穩定側卧位非常重要。此外應還要詳細檢查患者,以除外顱腦損傷,對不能除外顱腦損傷的患者則應採取保護脊柱的措施。然後呼叫救護車或迅速送患者去醫院,並在途中密切觀察病情。
(4)有心跳無呼吸患者的現場急救 淹溺患者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生了嚴重的缺氧,首先造成腦皮質功能喪失,患者發生昏迷,如未能得到氧氣,則會發生呼吸停止,如果缺氧得不到糾正,則將發生心搏停止。因此有心跳無呼吸的情況是嚴重淹溺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表明患者已經處在死亡的邊緣。一般來説,淹溺3~4分鐘後被撈出的患者常常需要人工呼吸,淹溺5分鐘後才被撈出者多已經發生心搏驟停,需要立即實施心肺復甦。
此時最重要的就是立即對患者實施人工支持,最佳的方法是氣管插管,如果能夠及時地成功插管並使用氣囊人工呼吸,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他方法有口對口(或口鼻)人工呼吸、擠胸人工呼吸、掄臂人工呼吸等。其中口對口人工呼吸效果最好。注意:如果在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感到阻力很大,難以將空氣吹入患者體內時説明呼吸道不通暢,此時則要採取通暢呼吸道的措施,如清除口中的泥沙及雜草,讓患者採用心肺復甦體位等,然後再實施吹氣。
(5)無心搏患者的現場急救--心肺復甦。
(6)在實施心肺復甦前是否需要為患者控水的爭議 控水也稱為排水,是指在實施心肺復甦前先要把患者體內的水排出的措施。復甦前是否先要控水?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在醫學界一直存在爭議。長期以來傳統的教科書、一些科普資料和媒體都在宣傳控水是搶救淹溺患者的第一項措施,但這種做法在當前的醫學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正如2010年國際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的那樣:"沒有證據表明呼吸道的水與其他堵塞物相同,因此不要浪費時間去清除它。"那麼到底需要不需要控水呢?①如何控水? 使患者成為頭低臀高位:迅速抱起患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頭下垂,儘快倒出肺、氣管和胃內積水;也可將其腹部置於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使頭部下垂,然後用手平壓其背部,使氣管內及口咽的積水倒出;也可利用小木凳、大石頭、倒置的鐵鍋等物做墊高物。在此期間搶救動作一定要敏捷,切勿因控水過久而影響其他搶救措施。以能倒出口、咽及氣管內的積水為度,如排出的水不多,應立即採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急救措施。②目前主張不用在心肺復甦前控水的理由 無水可控:對於乾性淹溺來説,患者因聲門閉鎖沒有吸入水,因此無水可控。對於濕性淹溺來説,從發病率來看絕大多數的淹溺者屬於低滲淹溺(淡水淹溺),這部分患者即使通過呼吸道吸入了大量水分,這些水分也已經進入血液循環,加之根據呼吸道體積的計算,呼吸道如果灌滿水分,充其量也就150毫升,而這點水根本不值得控。正如2005指南國際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的那樣,"進入淹溺者呼吸道的水量通常不是很多,而且少量水也會很快被吸收",故對於已脱離水體環境的淹溺者來説,呼吸道的水並不是阻礙呼吸道的嚴重因素在臨牀實踐中我們平時控出來的水是胃裏的水,而胃裏的水不需要排出。控水傷害:很多文獻報道,控水時容易引起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反而會堵塞呼吸道,還可以導致肺部感染。實施控水措施勢必使心肺復甦的時間延後,進而使患者喪失最佳復甦時間。
總之很多醫生認為搶救淹溺患者時無需控水。不必嘗試應用各種手法(包括通過體位傾倒呼吸道的水、快速擠壓腹部或海姆利克手法等)去除進入呼吸道的水分。但到底哪觀點更有道理,目前醫學界尚未達成共識,也缺乏大規模臨牀試驗的數據支持。本文作者認為海水淹溺還是需要首先控水的,因大量海水存在於患者的呼吸系統不但不利於復甦,還能造成肺組織傷害,應該將其排出,而淡水淹溺則無需控水,應該爭分奪秒地展開心肺復甦術
4.院內治療
進入醫院後的處理包括進一步生命支持。所有近乎淹溺者應收住監護病房觀察24~48小時,預防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1)一般治療 ①供氧 吸入高濃度氧或高壓氧治療。有條件可使用人工呼吸機。②復温及保温 如患者體温過低,據情可採用體外或體內復温措施。③心電監護 溺水者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故心電監護不可或缺。④護腦措施 缺氧可以對大腦產生傷害,故護腦措施十分重要。有顱內壓升高者應適當過度通氣,維持PaCO2在25~30mmHg。同時,靜脈輸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緩解腦水腫⑤易消化飲食 最好給予高營養的半流食。
(2)低滲溺水的治療 ①利尿排水 可用3%高滲鹽水靜滴,同時應用利尿劑如速尿靜注等。②鹼化尿液 目的是減輕溶血的傷害,保護腎臟,可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靜滴。③降低血鉀 對高血鉀患者應緊緊採取降血鉀措施,如應用鈣劑、鹼性藥物、葡萄糖及胰島素等。
(3)高滲溺水的治療。
(4)心臟停搏後綜合徵的治療。

淹溺預防

1.危險開放水域的監管
危險開放水域是指兩方面的水域,其一是野外無人管理的、存在一定的導致淹溺風險的水域,如岸上無障礙物的湍急的河流、水情複雜的池塘、容易形成漩渦的激流、海底地勢情況複雜同時風急浪高的海灣等。其二是位於城市和鄉村的各種開放水域,如水庫、河渠、池塘、公園水域、水井、糞池等,這些水域的水情雖然相對平穩,但由於它們是開放的,且有的水域在某個時間段是無人管理的,同時羣眾能非常容易地進去或失誤落入,故也是淹溺的重大隱患處。此外平時沒有水的一些低窪地帶,如果突然遭遇暴雨,容易形成臨時的水窪,這些水窪是導致兒童淹溺的非常重要的地點。
對上述水域應該切實加強監管,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如對野外危險水域應儘可能採取安全隔離或封閉措施,如岸邊設置護欄,水井糞窖加蓋等,使人們不能輕易接近、進入或誤入,同時要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誌。對於城鎮中的各種開放水域,應有專人值守,及時發現並勸説試圖在不適合游泳的地段的游泳者及其他人員離開。此外在淹溺高發地段應儘可能設置圍欄,同時應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提提醒附近人羣警惕淹溺的發生。在雨季特別是暴雨發生後,相關地區的有關部門應及時派專人到低窪地帶查看,發現臨時水窪時應設立警示標誌,如果可能,應採取設置障礙物的措施,使附近的兒童不能輕易進入。
2.公共遊泳場所的管理
公共遊泳場所包括公共遊泳池、公共遊泳海灘等,從概率上講,這些地方的游泳者最多,故發生淹溺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大,故應特別提高警惕。必須認真貫徹有關游泳場所的規定。按照《全國游泳場所開業技術標準》和《國家游泳場所星級評比標準》等條例對公共遊泳場所實施建設和管理。其主要內容有:
(1)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和完善 硬件設施主要包括觀察設備和救生設備,前者有海灘的瞭望塔,游泳池的瞭望台(梯)、望遠鏡等,這些設施是救生員觀察游泳者情況的重要保證,使救生員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以便及時實施救援。因此各個游泳場所必須建立有效的觀測設施。此外游泳場所要有充足的救生設備,包括各種救生漂浮物如救生圈、漂浮板等,這些設備在淹溺救援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2)加強救生人員的培養、管理和使用 是否有專職救生人員和救生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關係到公共遊泳場所淹溺者的生命,故游泳場所必須加強對這些人員的培養、管理和使用。首先必須有一隻專職救生人員隊伍,每個救生員必須有資質並受過專業培訓且考試合格,其能力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是觀察能力,救生員必須能夠及時發現游泳者的異常行為,從這些蛛絲馬跡中迅速得出是否發生淹溺的正確判斷,並在第一時間施以援手,救援時間越早,淹溺者的生命就越能得到保障。第二是救援能力,救生衣必須有嫺熟的救援技術,發現淹溺者後,救生員必須有能力使其儘快脱離危險,而不是救而無效。特別是救生員能必須熟練掌握心肺復甦技術,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夠拯救患者的生命。

淹溺安全游泳知識

淹溺一、游泳安全要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庫等地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要了解清楚。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
3.游泳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4.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温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温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5.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2] 

淹溺二、如何預防游泳時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
2.游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後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游泳時如胸痛,可用力壓胸口,等到稍好時再上岸;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温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