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

鎖定
《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是2010年4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景新、廖星成。
中文名
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
作    者
王景新
廖星成
類    別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4月01日
頁    數
278 頁
開    本
大32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0485261

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內容簡介

從2007年開始,我們陸續對這些古村落開展研究,《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貫穿於浙江永嘉縣境的楠溪江流域是個難得的獨立文化圈,至今仍然有30多個古村落較為完整地保留着歷史風貌。
作者在查閲和研讀了大量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對溪口古村落的起源、村落選址與規劃、空間佈局、建築特色以及人文景觀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考證和描述。同時以有關歷史文獻、宗譜和散落民間的契約文書為依據,對溪口古村落的土地制演變、農業經濟發展與變遷、宗族社會和耕讀文化的演化等進行了分類研究。並對溪口古村落的古建築和景觀的保護開發價值與策略提出了建議。

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圖書目錄

第一章 溪口古村落的起源與歷史變遷
一、溪口古村落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環境
(一)古村落的地理位置
(二)古村落的地理環境
二、溪口古村落的文化背景與建制沿革
(一)古村落的文化背景
(二)古村落建制沿革
三、溪口古村落居民的遷徙歷史與族氏形成
(一)合溪戴氏的形成與發展
(二)合溪李氏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章 溪口古村落選址規劃與空間佈局
一、溪口古村落的選址
(一)傳統“風水”理論對古村落選址的影響
(二)溪口古村落基址選擇
二、溪口古村落的規劃
(一)古村落生存空間的規劃
(二)古村落倫理空間的規劃
(三)古村落安全防禦的規劃
(四)古村落環境保護的規劃
三、古村落的佈局
(一)溪口古村落的整體佈局
(二)溪口古村落民居佈局特點
第三章 溪口古村落的宗族社會與耕讀文化
一、古村落的宗族社會
(一)宗族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二)古村落的主要宗族形態
二、古村落的耕讀文化
(一)耕讀文化的起源
(二)科舉制度與耕讀文化的形成
(三)溪口古村落的耕讀文化特點
三、溪口戴氏與永嘉學派
(一)永嘉學派
(二)溪口戴氏與永嘉學派的淵源
四、古村落的社會文化精英
(一)戴氏精英人物
(二)李氏精英人物
第四章 溪口古村落的建築特色與人文景觀
一、古村落的建築風格
(一)古村落的建築形制
(二)古村落的建築風格
(三)宗法制度對古村落建築的影響
二、古村落的建築類型
(一)禮制建築
(二)民居建築
(三)書院建築
(四)其他建築
三、古村落的人文景觀
第五章 溪口古村落的土地制度變遷
一、溪口古村落近現代土地制度及變遷
(一)民國時期的土地所有制
(二)新中國初期的農民土地所有制
(三)人民公社前後的土地集體所有制
(四)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
(五)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
二、古村落的田賦、地租和土地契約
(一)田賦
(二)地租
(三)土地契約
第六章 溪口古村落經濟發展與變遷
一、溪口古村落農業經濟概況
(一)溪口古村落的農業資源
(二)溪口古村落的農業人口與勞動力資源
(三)溪口古村落的生產工具
(四)古村落的農業生產
二、溪口古村落集體經濟
(一)溪口古村落集體經濟的類型
(二)集體經濟中的收入分配
三、溪口古村落的農户經濟
(一)農户經濟的特點
(二)溪口古村落農户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第七章 溪口古村落社會與文化變遷
一、古村落的社會組織形式與變革
(一)民國以前村落行政組織的演變
(二)民國時期村落行政組織形式的演變
(三)新中國成立以後組織形式的演變
二、古村落家庭人口結構形式與變遷
(一)家庭
(二)人口
(三)職業構成
三、古村落民俗特色及其演變
(一)喜慶喪葬民俗
(二)歲時節令
第八章 溪口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
一、古村落的景觀現狀
(一)宗祠
(二)民宅
(三)書院
(四)其他建築
(五)景點景觀
二、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價值與困難
(一)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價值
(二)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面臨的困難
三、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原則和步驟
(一)開發與保護的原則
(二)開發與保護的規劃
(三)開發與保護的步驟
參考文獻
後記
[1] 

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編輯推薦

本書為“浙江典型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對溪口古村落的起源、村落選址與規劃、空間佈局、建築特色以及人文景觀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考證和描述。同時對溪口古村落的土地制演變、農業經濟發展與變遷、宗族社會和耕讀文化的演化等進行了分類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