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溝酸漿(原變種)

鎖定
溝酸漿(原變種),多年生草本,柔弱,常鋪散狀,無毛。莖長可達40釐米,多分枝,下部匍匐生根,四方形,角處具窄翅。
中文學名
溝酸漿(原變種)
植物界
形    狀
多年生草本,柔弱,常鋪散狀
屬    性
長1-3釐米,寬4-15毫米

溝酸漿(原變種)形態特徵

葉卵形、卵狀三角形至卵狀矩圓形,長1-3釐米,寬4-15毫米,頂端急尖,基部截形,邊緣具明顯的疏鋸齒,羽狀脈,葉柄細長,與葉片等長或較短,偶被柔毛。花單生葉腋,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明顯的較葉短;花萼圓筒形,長約5毫米,果期腫脹成囊泡狀,增大近一倍,沿肋偶被絨毛,或有時稍具窄翅,萼口平截,萼齒5,細小,刺狀;花冠較萼長一倍半,漏斗狀,黃色,喉部有紅色斑點;唇短,端圓形,豎直,沿喉部被密的髯毛。雄蕊同花柱無毛,內藏。蒴果橢圓形,較萼稍短;種子卵圓形,具細微的乳頭狀突起。花果期6-9月。 [1] 

溝酸漿(原變種)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700-1200米的水邊、林下濕地。

溝酸漿(原變種)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秦嶺、淮河以北,陝西以東各省區。朝鮮也有。可食,作酸菜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