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溏瀉

鎖定
溏瀉,讀音táng xiè,漢語詞語,亦作“溏洩”,意思為輕度腹瀉。
中文名
溏瀉
拼    音
táng xiè
注    音
ㄊㄤˊ ㄒㄧㄝ ˋ
出    處
《素問·氣變交大論》

目錄

溏瀉解釋

亦作“溏洩”。 輕度腹瀉。

溏瀉出處

《素問·氣變交大論》:“病反腹滿,腸鳴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門絕者不治。”
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藥議》:“予按《神農本經》‘枳實’條內稱:‘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安胃氣,止溏泄,明目。’盡是枳殼之功,皆當摘入‘枳殼’條。”
《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十二經表裏原絡總歌》:“肺經原絡應刺病,胸脹溏瀉小便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