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湴湖村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下轄村)

鎖定
湴湖村,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下轄村,位於橋頭鎮東北部,距鎮政府0.6千米。該村坐落於東江丘陵地帶。與山和行政村相鄰。始建於明末,因村內湖泊眾多,水窪遍地,村民行走多要蹚水而過,故稱為湴湖村。
中文名
湴湖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
明末清初,屬東莞縣歸城鄉;清中後期,屬京山司。民國時期,屬第三區豐樂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七區;1953年,屬第九區;1954年,屬橋頭鎮;1955年9月,屬橋頭區;1957年12月,屬橋頭大鄉;1958年10月,屬常平人民公社橋頭生產大隊;1959年3月,屬橋頭人民公社橋頭生產大隊;1983年10月,屬橋頭區橋頭鄉;1987年,屬東莞市橋頭鎮橋頭管理區;2000年,屬橋頭鎮橋頭行政村;2004年,屬橋頭鎮橋頭社區。
世居村民為鄧姓,其先祖於宋朝從浙江遷至廣東南雄,再遷大浦心,明末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119人,其中男性62人,女性57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1歲(女)。
外來暫住人口102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0人。世居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甘蔗,橙、橘、荔枝也有大面積種植。改革開放初期,以“三高”農業為主,開辦種養場。1990年後,隨着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工業廠房及商鋪出租為主,廠房面積4000平方米。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有廣府傳統民居25座,建於清朝,每座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
鄉道湴湖村路經過該村。20世紀80年代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並陸續通自來水、通電、通電話,21世紀初通互聯網。村有籃球場1個。
該村代表性人物:鄧安邦(1821—1889),曾任廣東協左營都司、撫保中軍參將、廣州副將,與當時提督方耀、鄭紹忠並稱“粵東三將”,官至總兵。
鄧仕康(生卒年不詳),鄧安邦之子,清光緒五年(1879年)副貢,官至刑部郎中。
鄧禮賢(生卒年不詳),鄧安邦之子,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武舉。
鄧東洪,國民政府廣東省民政廳一科(財務)科長,曾留學英、美、法、俄、日。40年代,在家鄉湴湖創辦復興小學,培養了不少人才。
鄧木庵,清華大學畢業生,曾任國民黨增城縣法院審判長。
鄧漢洪,早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 [1] 
參考資料
  • 1.    湴湖村  .東莞地情資料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