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漢

(宋朝歷史人物)

鎖定
湯漢(1202—1272) [1]  ,字伯紀,號東澗,饒州安仁今江西省餘江縣崇義鄉(今畫橋鎮)人。宋淳佑四年(1244)甲辰科進士,南宋末期著名理學家。初任象山書院山長、上饒主簿,後任饒州教授兼象山書院山長。
淳祐十二年,任史館校勘,國史實錄院校勘。度宗即位後,先後任太常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起居郎兼侍讀,兼權中書舍人,權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直學士。華文閣待制、知寧國府,賜金帶,刑部侍郎兼侍讀,以龍圖閣待制知福州,福建安撫使。知太平州、權工部尚書兼侍讀。以顯文閣直學士提舉玉隆宮。進華文閣學士,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卒,年七十一。特贈正奉大夫,諡文清。 [2] 
本    名
湯漢
伯紀
東澗
所處時代
南宋
出生地
饒州安仁
出生日期
1202年 [1] 
逝世日期
1272年3月1日 [3] 

湯漢人物簡介

淳佑十二年,任史館校勘,不久改任國史實錄院校勘。他看到當時朝政腐敗,天下騷亂,便不斷上書痛陳朝政,大膽指出弊端。所論切中要害,理宗趙昀不能不為其直諫而信服,於是將湯漢升任為太常博士。太子(度宗)滿二十歲,他上《冠箴》一篇,説明太子及冠後應注意的要務。理宗特令太子往謝湯漢,並進官秘書郎。後出守福建常平,因彈劾福州太守史巖之及泉州太守謝慎有功,被調回京任禮部郎官兼太子侍讀。不久,先後任職華文閣福建運判、寧國府知府、江西常平兼吉州知州、江東運判兼隆興知府。後又召回京都任尚左郎兼太子侍讀及玉牒所檢討官司。這是湯漢建議朝廷必須廣開言路,允許臣屬直抒己見,排斥奸邪,罷黜阿諛小人。後調任太府少卿兼太子諭德。旋改任秘書少監,成為東宮輔臣。不久,曾被罷官的奸臣董宗臣又重新為朝廷起用,湯漢犯顏上本直指:“自古以來,小人如果再次得志,所帶來的禍患一定甚於往日。”事後,他請求退休,太子致書慰留,遂再供職朝廷。
鹹淳元年(1265),度宗繼位,賈后姐弟專權誤國。湯漢不計個人安危,奏請新君治家不能以私情壞國家制度。政令務須出於朝廷,不可出於私門。用人唯賢,不可椽引親友。這些政見都是羣臣所不敢提出,説明湯漢膽識超凡,因此受到正直重臣的敬愛。度宗獎其忠貞有識,擢升湯漢為工部尚書,端明殿學士。任內他激流勇退,請準告老歸家,封“安仁開國子”爵號、食邑600户,賜“金紫魚袋”。終年七十一歲,諡號文清,追贈正奉大夫、饒國公。德佑年間(恭帝趙顯1275—1276)詔令賜喪原籍田南。

湯漢主要作品

遺著有《東澗集》、《宋史本傳》及《陶詩注》六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