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國安

鎖定
在科學研究上,主要從事GIS空間分析,基於DEM數字地形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科學研究項目10項 [6]  。研究了DEM不確定性的形成條件、空間分佈及數學模擬方法,提出並實現了特徵嵌入式數字高程模型F-DEM,形成了數字地形算法並行化基礎理論與系列化算法 [90]  。他提出了基於DEM的地面坡譜、地形紋理、地形特徵點簇等地形信息圖譜理論與方法,研究了黃土高原地貌發育階段的繼承性與空間分異特徵 [91]  ,在DDE框架下的全球高分辨率地貌製圖取得了重要進展 [92]  。出版研究專著及教材16部,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專利12項 [87]  ,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88]  、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七項 [89]  。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優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傑出人才等榮譽稱號 [87] 
他領導南京師範大學GIS教學團隊全面推進教學改革與教學精品工程建設,專業建設成果顯著,團隊先後獲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6]  。主講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先後獲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一流課程、國家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6]  。主編教材獲國家級規劃教材及國家首批優秀教材。作為中國GIS教育工作委員會負責人,積極推進全國GIS專業建設共同體的探索與實踐並取得突出成果,他領導主持了十餘項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兩項教改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個人獲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中組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7] 
中文名
湯國安
外文名
Guoan TA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961年6月
畢業院校
薩爾茨堡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2009年“把握新興學科特點、推進地理信息系統系列課程與教材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71] 
2018年,“以海內外研究生工作站為載體的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協同創新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78] 
2020年,“自主可控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六 [73] 
2019年,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78] 
2014年,獲中組部 “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 [72] 
代表作品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黃土高原數字地形分析的探索與實踐》
性    別
職    稱
南京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導、江蘇省政協委員、民盟江蘇省常委 [8] 
辦公室地址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305室 [74] 
通信地址
南京市棲霞區文苑路1號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74] 

湯國安教育背景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湯國安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湯國安
  • 1978.2-1982.1在西北大學自然地理專業學習,並獲學士學位; [2]  [5] 
  • 1982.2-1984.8在陝西省水土保持局工作; [5] 
  • 1984.9-1987.6在西北大學地圖學與遙感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5] 
  • 1995.10-1998.11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學習,並獲博士學位; [5] 
  • 2000-2003年在西北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從事高級訪問學者研究; [5] 

湯國安工作經歷

  • 1982.2-1984.8在陝西省水土保持局科技處工作,助理工程師; [5] 
  • 1987.7-2004.1在西北大學地理系任教,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5] 
  • 2000-2002年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從事高級訪問學者研究; [5] 
  • 2001-2003年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5] 
  • 2004年-今,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工作(先後任:副院長、院長)。 [5] 

湯國安主要社會兼職

  • 教育部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3]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地理) [9] 
  • 中國地理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5] 
  • 江蘇高校地理學學科聯盟理事長 [75] 
  • 江蘇省遙感與GIS學會副理事長 [5] 
  • 江蘇省政協委員 [5] 
  • 民盟江蘇省委員會常委 [5] 

湯國安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GIS空間分析、地學信息圖譜、數字地面模型、數字地形分析、數字地貌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

湯國安獲獎記錄

個人榮譽
  • 2022年獲教育部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排名第一); [76] 
  • 2021年獲教育部“課程思政團隊”: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教學團隊(主持人); [11] 
  • 2021年獲教育部“課程思政名師”; [11] 
  • 2020年7月23日,入選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 [1] 
  • 2020年獲南京師範大學2019年度“十位年度人物”; [12] 
  • 2019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協“70年70人”最美政協委員; [5] 
  • 2019年9月5日,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5] 
  • 2019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 [4] 
  • 2017年,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優秀地理科技工作者”; [5] 
  • 2015年獲南京師範大學“奕熙精英教師獎”; [22] 
  • 2014年獲中組部 “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 [5] 
  • 2014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5] 
  • 2011年獲江蘇省第四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第二層次); [13] 
  • 2011年獲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培養對象(第二層次); [13] 
  • 2009年獲科學出版社“優秀作者獎”; [14] 
  • 2009年獲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5] 
  • 2009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5] 
  • 2007年獲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5] 
科研獲獎
  • 2021年,“西藏區域高寒地貌綜合遙感調查的關鍵技術與應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四); [16] 
  • 2020年,“自主可控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六; [73] 
  • 2019年,“保真型數字地形建模分析的技術方法與應用”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三); [5] 
  • 2018年,在《地理學報》發表的“我國數字高程模型與數字地形分析研究進展”獲中國地理學會“最具影響力中國地理期刊優秀論文(2014-2015); [5] 
  • 2017年, “數字地形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5] 
  • 2015年,“並行環境下數字地形分析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 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5] 
  • 2011年,“高保真數字高程模型構建及應用技術研究”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5] 
  • 2009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傑出人才”; [17] 
  • 2008年,“多源空間數據挖掘”獲國家測繪局、中國測繪學會“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 [17] 
  • 2004年,“數字高程模型不確定性及其對應用的影響”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一); [5] 
教學獲獎
  • 2022年,教育部地理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排名第一); [76] 
  • 2021年,國家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教育部(主持人); [11] 
  • 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共籌共建共享共贏:全國高校GIS專業建設合作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江蘇省人民政府(排名第一); [77] 
  • 2020年,國家一流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教育部(主持人); [6] 
  • 2018年,“以海內外研究生工作站為載體的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協同創新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78] 
  • 2017年,“創新創業導向的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研究生工作站協同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特等獎(排名第一); [78] 
  • 2013年,“地理信息系統”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主持人); [6] 
  • 2013年,“地理信息與人類生活”入選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主持人); [80] 
  • 2011年,《數字高程模型教程》獲江蘇省教育廳省精品教材一等獎(排名第一); [79] 
  • 2009年,“把握新興學科特點、推進地理信息系統系列課程與教材一體化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10] 
  • 2008年,“地理信息系統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團隊(排名第一); [80] 
  • 2007年,“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獲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排名第一); [81] 
  • 2007年,“基於精品化戰略的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與教材一體化建設”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10] 
  • 2007年,《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獲江蘇省精品教材(排名第一); [82] 
  • 2004年,“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獲國家精品課程(排名第一); [10] 
  • 2003年,“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與教材建設”獲陝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83] 

湯國安主要貢獻

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先後主持了4項國家863重點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一項重點項目),及多項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 [10]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編號
基金類型
2020-2024
面向地貌學本源的數字地形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93] 
419301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17-2020
基於空代時的黃土高原黃土地貌演化圖譜研究
4167138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5-2018
基於DEM的黃土溝壑譜系研究
414713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2-2015
DEM地形紋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411713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0-2013
基於DEM的黃土高原地貌形態空間格局研究
4093053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10-2012
數字地形分析並行技術與中間件
2011AA120303
國家科技部863重點課題
2009-2010
地理空間的三維建模和分析軟件及其應用示範-空間分析
2008AA121600
國家科技部863重點項目
2007-2009
高保真數字高程模型構建關鍵技術研究
2006AA12Z212
國家科技部863項目
2007-2009
基於DEM的黃土高原地面坡譜研究
4067114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3-2005
不同空間尺度數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容量與轉換圖譜
4027108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2003
多源空間信息數據挖掘技術
2001AA 13S080
國家科技部863課題
2000-2002
數字高程模型不確定性及其對應用的影響
4997106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教學項目與成果
出版研究專著及教材
1. 湯國安 楊昕 張海平《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21; [84] 
2. 鍾耳順 宋關福 湯國安《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技術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10] 
3. 閭國年 湯國安 趙軍等《地理信息科學導論》,科學出版社,2019年; [18] 
4. Xiong Li-Yang, Tang Guo-An.《Loess Landform Inheritance: Modeling and Discovery》,Springer, 2019; [19] 
5. 湯國安《地理信息系統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iCouse教材); [10] 
6. 湯國安,錢柯健,熊禮陽《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實驗操作100例》,科學出版社,2017; [10] 
7. 湯國安,李發源,楊昕,熊禮陽《黃土高原數字地形分析的探索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5; [10] 
8. TANG Guoan 《A Research on The Accuracy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Science Press Beijing New York, 2000.7; [10] 
9. Qiming Zhou, Brian Lees, Guoan Tang《Advanced in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Springer Press, 2008; [10] 
10. 湯國安,劉學軍,閭國年數字高程模型及地學分析的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2005.8; [10] 
11. 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2.4; [10] 
12. 湯國安,李發源,劉學軍《數字高程模型教程》,科學出版社,2010.5(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 [10] 
13. 湯國安,趙牡丹,楊昕,周毅《地理信息系統》(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0.7; [20] 
14. 楊昕,湯國安《ERDAS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實驗教程》,科學出版社,2009; [10] 
15. 湯國安,劉學軍,閭國年,盛業華,王春,張婷《地理信息系統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 [10] 
16. 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科學出版社,2006.4; [10] 
17. 湯國安,張友順,劉詠梅,謝元禮,楊昕,劉愛利《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科學出版社,2004.4 ; [10] 
18. 湯國安,陳正江,趙牡丹,劉萬青,劉詠梅《ArcView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方法》,科學出版社,2002.10; [10] 
19. 湯國安,趙牡丹《地理信息系統》,科學出版社,2000.10; [10] 
20. 湯國安《計算機地學分析與製圖》,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9; [10] 
部分發表論文 50篇
1.湯國安. 共籌共建,共享共贏,構建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共同體,人民日報(教育名家筆談),2022.6.20. [86] 
2.湯國安,李吉龍,熊禮陽,那嘉明.(2021)論地理邊界的科學屬性與表達[J].地理學報,76(11):2841-2852. [23] 
3.張海平,湯國安*,熊禮陽,楊昕,李發源.(2022)面向地貌學本源的DEM增值理論框架與構建方法[J].地理學報,77(03):518-533.(通訊作者) [24] 
4. 湯國安, 那嘉明, 程維明.(2017)我國區域地貌數字地形分析研究進展,測繪學報,2017年 第10期 1570-1591頁. [25] 
5. 黃驍力, 丁滸, 那嘉明, 湯國安*.(2017) 地貌發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時理論與方法[J]. 地理學報,72(01):94-104.(通訊作者) [26] 
6. 湯國安, 那嘉明, 程維明.(2017) 我國區域地貌數字地形分析研究進展[J]. 測繪學報,46(10):1570-1591. [27] 
7. 蔣聖, 湯國安*, 劉凱. (2015)利用累加距離匹配函數的紋理規則度計算方法[J].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27(10):1874-1880.(通訊作者) [28] 
8. 劉凱, 湯國安*, 江嶺, 宋效東, 陽建逸. (2015)格網DEM侵蝕學坡長並行計算方法[J].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40(02):274-279.(通訊作者) [29] 
9. 湯國安. (2014)我國數字高程模型與數字地形分析研究進展[J]. 地理學報,69(09):1305-1325. [30] 
10. 江嶺, 湯國安*, 宋效東, 劉凱, 陽建逸. (2014)顧及粒度控制的格網DEM窪地和平坦區預處理並行算法[J].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39(12):1457-1462.(通訊作者) [31] 
11. 湯國安. (2014) 我國數字高程模型與數字地形分析研究進展. 地理學報 Vol. 69, 9:1305-1325. [32] 
12. 熊禮陽, 湯國安*, 袁寶印, 陸中臣, 李發源, 張磊. (2014)基於DEM的黃土高原(重點流失區)地貌演化的繼承性研究[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44(02):313-321.(通訊作者) [33] 
13. Xiong L Y, Li S J, Hu G H, et al. Past rainfall-driven erosion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inferred from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rom Wucheng City, Shanxi[J].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2023, 4(1): 4. [85] 
14. Xiong L, Li S, Tang G, et al. Geomorphometry and terrain analysis: data, methods, platforms and applications[J]. Earth-Science Reviews, 2022: 104191. [34] 
15. Wei H, Xiong L, Zhao F, et al. Large-scal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loess landforms and their evolution, Luohe River Basin, Chinese Loess Plateau[J]. Geomorphology, 2022, 415: 108407. [35] 
16. Li S, Li K, Xiong L, et al. Generating Terrain Data for Geomorphological Analysis by Integrating Topographical Features and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J]. Remote Sensing, 2022, 14(5): 1166. [36] 
17. Tang G, Li J, Xiong L, et al. Scientific attributes and expression methods of geographical boundar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2, 32(6): 1119-1135. [37] 
18.Wu S, Tang G, Chen B. Envelope-Based Variable-Gain Control Strategy for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Solar Array Using Reaction Wheel Actuat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22, 2022. [38] 
19. Li J, Na J, Yang X,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for recognition of active gully erosion sit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Transactions in GIS, 2019, 23(1): 137-157. [39] 
20. Liu K, Ding H, Tang G, et al. Large-scale mapping of gully-affected areas: An approach integrating Google Earth images and terrain skeleton information[J]. Geomorphology, 2018, 314: 13-26. [40] 
21. Ding H, Na J, Huang X,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uni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terrain texture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 15(3): 577-589. [41] 
22. Xiong L Y, Tang G A, Zhu A X, et al. Paleotopographic controls on modern gully evolution in the loess landforms of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7, 60: 438-451. [42] 
23. Liu K, Ding H, Tang G, et al. An object-based approach for two-level gully feature mapping using high-resolution DEM and imagery: A case study on hilly loess plateau regio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7, 27: 415-430. [43] 
24. Zhao H, Fang X, Ding H, et al. Extraction of terraces on the Loess Plateau from high-resolution DEMs and imagery utilizing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J].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7, 6(6): 157. [44] 
25. Xiong L Y, Tang G A, Zhu A X, et al. Paleotopographic controls on modern gully evolution in the loess landforms of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7, 60: 438-451. [45] 
26. Liu K, Ding H, Tang G, et al. Detection of catchment-scale gully-affected areas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6, 5(12): 238. [46] 
27. Song X D, Tang G A, Liu X J, et al. Parallel viewshed analysis on a PC cluster system using triple-based irregular partition scheme[J]. 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 2016, 9: 511-523. [47] 
28. Yu T X, Xiong L Y, Cao M, et al. A new algorithm based on Region Partitioning for Filtering candidate viewpoints of a multiple viewsh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0(11): 2171-2187. [48] 
29. Xiong L Y, Tang G A, Strobl J, et al. Paleotopographic controls on loess deposi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16, 41(9): 1155-1168. [49] 
30. Cao M, Tang G, Zhang F, et al.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positive–negative terrains in a small loess watersh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27(7): 1349-1363. [50] 
31. Yang J, Ding R, Zhang Y, et al. An improv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I-ACO) method for the quasi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Quasi-TS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5, 29(9): 1534-1551. [51] 
32.Liu X, Tang G, Yang J, et al. Simulating evolution of a loess gully head with cellular automat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 25: 765-774. [52] 
33. Liu K, Tang G, Jiang L, et al. Regional-scale calculation of the LS factor using parallel processing[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5, 78: 110-122. [53] 
34. Cao M, Tang G, Shen Q, et al. A new discovery of transition rules for cellular automata by using cuckoo search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5, 29(5): 806-824. [54] 
35. Tang G, Song X, Li F, et al. Slope spectrum critical area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1452-1466. [55] 
36. Zhu S, Tang G, Xiong L, et al. Uncertainty of slope length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 11: 1169-1181. [56] 
37. Xiong L Y, Tang G A, Li F Y, et al.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loess-covered landfor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DEM of underground bedrock surface[J]. Geomorphology, 2014, 209: 18-26. [57] 
38. Xiong L, Tang G, Yan S, et al. Landform‐oriented flow‐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dual‐structure loess terrain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4, 28(4): 1756-1766. [58] 
39. Xiong L Y, Tang G A, Yuan B Y, et al. Geomorphological inheritance for loess landform evolution in a severe soil erosion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4, 57: 1944-1952. [59] 
40. Yan S, Tang G, Li F, et al. Snake model for the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from DEMs[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 11: 1552-1559. [60] 
41. Song X, Tang G, Li F, et al.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based on the parallel GVF snake model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3, 52: 11-20. [61] 
42. Yang J, Tang G, Cao M, et al. An intelligent method to discover transition rules for cellular automata using bee colony optimis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27(10): 1849-1864. [62] 
43. Jiang L, Tang G, Liu X, et al. Parallel contributing area calculation with granularity control on massive grid terrain datasets[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3, 60: 70-80. [63] 
44. Xie Y, Tang G, Yan S, et al. Crater detection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J].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3, 10(4): 885-889. [64] 
45.Xiong L Y, Tang G A, Li F Y, et al.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loess-covered landfor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DEM of underground bedrock surface[J]. Geomorphology, 2014, 209: 18-26. [65] 
46. Tao Y, Tang G, Strobl J.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tecting of landform based on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2, 22: 88-96. [66] 
47.Yang X, Tang G, Xiao C, et al. The scaling method of specific catchment area from DEM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 689-704. [67] 
48. Zhou Y, Tang G, Yang X, et 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rains on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64-76. [68] 
49. Tang G A, Li F Y, Liu X J, et al. Research on the slope spectrum of the Loess Plateau[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8, 51(Suppl 1): 175-185. [69] 
50. Yang X, Tang G, Xiao C, et al. Terrain revised model for air temperature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DEMs: A case study in Yaoxian count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7, 17: 399-408. [70] 
獲批專利
專利號
專利名稱
CN201710935851.9
基於遙感影像和地形數據的區域尺度侵蝕溝自動提取方法
CN201410754205.9
面向區域尺度土壤侵蝕建模的地形因子並行計算方法
CN201210321112.8
基於大數據量DEM數據的子流域劃分方法
CN201210524512.9
一種基於蜂羣智能的地理元胞自動機轉換規則獲取方法
CN201710189889.6
基於Priority#Flood的內流流域提取方法
CN201410836988.5
一種顧及地形語義信息的多尺度DEM構建方法
CN201210320618.7
面向大區域流域提取的並行方法
CN201210321151.8
面向並行數字地形分析海量DEM部署與調度方法
CN200810021972.3
地形高程的高保真數字建模方法
CN201510624950.6
一種分佈式並行空間可視域分析方法
CN201210366275.8
一種面向數據並行計算的容錯方法
CN201110405693.9
一種面向並行數字地形分析的數據拆分與分發方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