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卜生

鎖定
湯卜生(1912—1938),湖北黃梅人,早年報考中央航校,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湯卜生從飛行教官成為前線戰士。全面抗戰爆發後,曾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8月18日,日軍派出二十七架轟炸機進攻衡陽,湯卜生與戰友一起共十架戰機升空迎敵,第一次進攻時,湯卜生和另外兩名戰友各擊中一架日機;第二次進攻時,兩名戰友在湯卜生的掩護下分別擊中一架日機。正當湯卜生準備組織第三次進攻時,七架日機將湯卜生戰機圍住瘋狂掃射,湯卜生終因寡不敵眾,飛機中彈起火,墜落於江西蓮花附近,壯烈殉國。 [1] 
中文名
湯卜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38年8月18日
畢業院校
中央航校第三期
職    業
飛行員
主要成就
中國抗日戰爭初期的空軍英雄
出生地
湖北黃梅
代表作品
《五七飛京謁陵記》

目錄

湯卜生人物生平

湯卜生,湖北黃梅人,生於1912年5月25日。但對於這個日期的準確性,他本人也表示懷疑。因為出世僅三個月,他的母親就去世了,自陸軍軍醫學校三期畢業後長期在山西任軍醫的父親,只能將尚在襁褓中的他託付給同姓的遠親領養。對於幼年成長的艱苦,湯卜生自有獨到的見解。在《我的自傳》中他這樣描述:“正像一切其他的事情一樣,利弊常是相對的,謝謝命運,奪去了我的母愛,卻賜我一個最好磨練的機會,一個最適於練習博鬥的環境,使我能在現在,對於任何一項事件,認為非做不可,即無人助,亦得勇往直前。能有支配自己的能力,和肯做一些吃力的公眾事件的勇氣。”這樣的想法也就決定了,成為一名戰士的他會在戰場上拼着命地與敵人廝殺。
六歲起,湯卜生就在武昌省立模範小學讀書,十二歲考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學。由於他的哥哥湯璞遜、姐姐湯偉華都是在少年時就離開家鄉獨自求學、生活,因此他也一直想盡早的獨立生活。高中畢業當了一年學生義勇軍後,在準備投考平漢鐵路做局務員時,恰逢中央航空學校招生,他經過嚴格的考試和體檢,終於得以錄取。在航校,他特別喜歡鑽研技術,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飛行、驅逐、偵察及轟炸等課程的學習。在飛行訓練中,曾因兩次飛行事故而遭受暫時停飛的處罰,這對於酷愛飛行的他來説,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因此,在停飛處罰期結束後,他就格外珍惜上天飛行的機會,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畢業時,他以十分優良的飛行技術留在中央航校任飛行教官,後又調入中央航校廣州分校擔任飛行組組長、學生隊隊長等。
湯卜生出生在湖北省黃梅縣孔壟鎮,當地民風樸實剛強,這對他的成長影響很大。他在所寫的文章中提到:我喜愛寂寞,性剛強,遇到任何足以刺痛我心的事,將去拚命力爭,為着人們無理的欺負弱者,也會不顧一切地給予幫助。以這樣的性格,在1937年日軍侵華後,走出學校走向戰場、從飛行教官轉變為前線戰士是他必然的選擇。
1937年8月14日至20日,作為空軍第二大隊第十四隊的一名飛行員,湯卜生每天都飛往上海作戰三四次,轟炸楊樹浦、吳淞口外匯山碼頭、大公紗廠等處的日軍駐地以及虹口的日軍兵營。
九一八事變”六週年之際,中國空軍組織了對上海日軍目標的徹夜轟炸。湯卜生也參加了此次轟炸行動,擊中了位於四川北路的日軍倉庫,使日軍遭到了重大損失。
1938年3月,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三週年,同時也為了表明中國的軍隊絕不會屈服絕不會放棄抵抗。時任中國空軍第三大隊第二十五分隊隊長的湯卜生,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單機飛臨已淪陷的國都南京晉謁孫中山陵墓。這項任務被安排在1938年5月7日。這一天的午後,湯卜生駕駛着一架偵察機,從漢口機場起飛,向南京進發。那一天的天氣並不好,但為了所肩負的莊嚴使命,他小心地駕機在厚厚的雲層中穿行。幾個小時後,他從天空看到了熟悉的南京,看到了紫金山,看到了中山陵。他的心緒難以平靜,作為一名軍人,為沒能守住國土、沒能捍衞國父陵墓的尊嚴而覺得羞愧。他駕機在中山陵的上空緩緩繞行三週並空投了一束白玉蘭以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與緬懷之情。這是謁陵,也是宣告:中國軍民不會低頭,一定會收復淪陷的國土!一定會將日寇驅逐出去!一定會用勝利的號角告慰中山先生的在天之靈!日軍發現湯卜生的飛機後立即追趕,並在安慶進行攔截,都被他用高超的飛行技巧予以擺脱,化險為夷,安然無恙地飛回基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完成南京飛行任務後不久,湯卜生又於1938年5月11日率隊從廣東縱化起飛,前往南海轟炸萬山羣島附近的日軍軍艦,炸沉一艘巡洋艦、重傷兩艘驅逐艦。返航途中遭遇日軍輕型轟炸機二十餘架,在燃油和彈藥不足的情況下,他還是率隊投入了空戰,在擊落兩架日機後勝利返回駐地。
日軍為了儘快攻下武漢,不斷轟炸宜昌衡陽。1938年8月18日上午8時許,日軍又派出二十七架重型轟炸機從安慶起飛,以時速二百公里沿鄱陽湖南潯路線飛越萍鄉、蓮花上空,進攻衡陽。第三隊大隊長吳汝鎏率機七架、湯卜生率機三架(一架為副隊長劉依均駕駛,一架為分隊長張慕飛駕駛)起飛迎敵。第一次的進攻,湯卜生和劉依均、張慕飛各擊中日機一架。日機見我方有所防備,就掉頭向衡陽郊外飛去。湯卜生當即率領另外兩架飛機追趕日機。日軍仗着飛機數量多,組成密集隊形,構成交叉火力網。湯卜生率隊發動了二次進攻,劉依均、張慕飛各自擊中敵機。為了衝散日機隊形,破壞密集的火力網,為其他兩機創造戰機,湯卜生又發起了第三次進攻,英勇地衝入日機V字隊形中,向領隊日機猛烈射擊。日軍集中七架飛機的火力向他的飛機進行掃射。湯卜生終因寡不敵眾,飛機中彈起火,墜落於衡山附近,壯烈殉國。
湯卜生雖然是一名軍人,但愛好廣泛。從現在能找到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歡攝影和寫作,還被當時的空軍雜誌———《中國的空軍》聘為特約撰稿人,即使在作戰之餘,他也筆耕不輟。在1938年出版的《中國的空軍》雜誌上,他陸續撰寫了一些如《航空生活的感想》、《五七飛京謁陵記》、《一日三轟南海記》、《我的自傳》等介紹航空生活、作戰經過和自己生平的文章,還翻譯過《各種不規則情形中之着陸法》等飛行專業文章。在他殉國後,《中國的空軍》雜誌專門發佈了悼詞,並由雜誌社的丁布夫先生撰寫了紀念湯卜生烈士的《血戰衡陽上空———湘水衡峯湯卜生英靈》一文,以悼念和緬懷這位勇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