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包呀湯包

鎖定
《湯包呀湯包》是以湯包為題材的,用吳語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2015年10月在網絡上發佈。
中文名
湯包呀湯包
歌曲時長
0時4分10秒
歌曲原唱
陳熙元
填    詞
陳熙元
譜    曲
陳熙元
編    曲
陳熙元
音樂風格
民謠
中國風
歌曲語言
吳語
發行時間
2015
錄    音
錢家棟
混    音
明鑫音樂工作室
海    報
葛超宇、顧雅淵

湯包呀湯包樂曲內容

這是我第一次用蹩腳的家鄉話訴説自己的故事。身在異鄉,總有一些家鄉的小吃菜餚令人想念,但是像湯包這種小吃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吧,想念的大概不僅是嘴上的餘香,還有那座城與那些事。 [2] 

湯包呀湯包樂曲背景

海寧湯包 海寧湯包
《湯包呀湯包》是陳熙元在大一暑假創作的,作詞、作曲、伴奏、演唱等所有的活一人搞定。“當時在北京讀大學,遠走他鄉,難免萌生思鄉之情。”他説,大一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了慈溪方言演唱的《外婆謠》,覺得很有意思,就想創作一首海寧方言的歌曲。
創作《湯包呀湯包》的過程有點像電視劇裏的情節:大一的暑假,室友都回家了,陳熙元因為報了英語培訓班,繼續留在了學校。燥熱的夏天,知了在樹上叫着,少年坐在窗口,抱着吉他,彈着哼唱,在紙上寫下突如其來的靈感。在疾馳的地鐵上,在去培訓班的路上,少年輕輕哼唱,一遍又一遍哼唱,體會詞曲的融合度,隨時記下不順的地方,回寢室後繼續修改。
“因為帶着感情,所以這首歌寫得特別快。”沒幾天,一首硤石方言歌《湯包呀湯包》就成型了,只剩下錄音。陳熙元在英語培訓班結束回到海寧,利用同學家中簡單的錄音設備完成了歌曲最後的錄製。 [3] 

湯包呀湯包樂曲歌詞

湯包呀湯包(吳語·硤石閒話)
有在我上幼稚園,孃舅有爿點心店,湯包鍋貼同豆腐乾,我儕部歡喜。
箇辰光我個小學,還叫硤石鎮中心,伊重建要用地,便得拆脱點心店。
等着我上叻小學,日日早頭早鍛鍊,迴轉個路頭上,總歸有爿湯包店。
外婆同外公,專門帶我早鍛鍊,買兩客湯包,像要花六塊洋鈿。
湯包呀湯包,我要吃湯包,骨碌勢圓小悠悠,一碟子掇出來,就馬上搛去。
湯包呀湯包,我要吃湯包,皮凍覅忘記(搞)進,一大口咬落去,汁水打轉頂適意。
初中我跟着姆媽,搬到叻風和麗苑,箇辰光許裏還嘸不,賣湯包個小店。
總算得考進叻海高,也有叻一爿湯包店,弗管風雪同落雨,來介兩客才窩心。
現在我已經上大學,有在北京朝陽區,再去何裏尋,我要個湯包店?
今番我有在想,做個長弗大個小人,一袋湯包拎起手裏,𨒃牢姆媽身許邊。
湯包啊湯包,我要吃湯包,蹔到外頭吃弗牢,想着吃奈許辦,就豪𢜶回屋裏!
湯包呀湯包,我要吃湯包。長遠弗吃蠻懷念,啥辰光好回去,拿湯包當早點!
高陽橋湯包,陽陽個湯包,海忠點心個湯包,多樂福個湯包,祥祥個湯包。
食藥局湯包,雪芬個湯包,鬆鬆點心個湯包,小江水個湯包,一品香湯包。
啥辰光好回去,拿湯包當早點!啥辰光好回去,拿湯包當早點!
注:()內為借音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