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儉民

鎖定
湯儉民,男,漢族,1959年2月出生於湖北省孝昌縣周巷鎮葉山村,本科學歷,農學學士,原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農業局主任科員。現任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正高職高級農藝師,中共黨員,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中共湖北省第九屆黨代表,孝感市第三、四屆人大代表。 [1] 
中文名
湯儉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湯儉民主要榮譽

湯儉民 湯儉民
2011年獲國務院授予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1991年獲湖北省勞動模範;2003、2006和2011年三次獲湖北省委授予的優秀黨員;2004年獲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個人”;2005年獲中國科協“全國農村科普先進個人”;1992年獲農業部豐收二等獎;2002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先後獲地(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三等獎3項;縣(區)級科技獎5項;2009年獲孝感市突出貢獻人才提名獎; 2010年被評為孝感市道德模範;2011年獲孝感市孝南區突出貢獻人才獎。
湯儉民 湯儉民
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3-4] 
湯儉民 湯儉民

湯儉民先進事蹟

湯儉民參加工作33年來,熱愛“三農”事業,本着“把農民當父母,把種子當兒撫,把自己當農夫”的理念,不辭勞苦,一身泥水一身汗,堅持深入農村,到户下田從事農技推廣和香稻育種科研,取得了顯著成績。他的先進事蹟被《中央電視台》2006年5月26日《新聞聯播—勞動者之歌》欄目播出,也被《湖北日報》、《人民日報》、《孝感日報》多次刊登和孝感電視台多次播放,2005年10月8日孝感市委作出了“在全市開展向湯儉民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孝感市孝發[2005]9號文件)。 [2] 
堅持自主創新、從事香稻育種科研
縣級以下農技部門只有推廣任務,沒有育種科研任務。而他在長期與農民接觸中,瞭解到農民最感興趣的是優良品種。農民的需要就是自已的天職。所以他在做好推廣本職的同時,又給自己壓上了第二副重擔--香稻育種,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香稻新品種,這副重擔一壓就是30多年。他克服了資金缺、設備差、技術低、工作忙、身體弱、家庭難等重重困難,吃盡了常人難吃的苦頭,一直堅持到今天。為育種,他十多年秋下廣西,二十多年冬渡海南,不能和家人團聚過春節;為育種,每年有300余天在稻田度過,特別是酷熱如火的夏天中午,正是水稻開花旺期,每天這時要給水稻傳媒授粉做雜交,不能按時吃午飯,常人所享有的嚴夏午休程序,在他的人生中卻被徹底刪除了,真正地可以説,他毫無顧惜地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慷慨地花銷到了壟畝之間;為育種,他把全部假節日和業餘時間陪了進去,未領分文加班費;為育種,他多次放棄改行良機、丟失了許多撈錢商機;為育種,他多次感染了血吸蟲、引發了膽囊炎、結腸炎、弄得一身毛病,身體瘦得不足47公斤;為育種,他最對不起家庭的是:放鬆了對兒子的培養(兒子成績平平,高考只能讀三本)。然而他卻無怨無悔。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幫助下,他上世紀九十年代育出了太子玉竹和太子玉玻兩個地方品種,雙雙獲首屆中國農博會銀獎。本世紀他先後培育出鄂晚11、 鄂晚15、 鄂晚17、晚粳505廣兩優香66、粳兩優5975、紅香優68鄂粳優775、鄂粳優763、鄂粳糯29、不育系0259S、鄂晚17A、紅香2A等13個水稻品新種(後11個為香稻),均通過了省級審定,其中6個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證書。特別是他培育的廣兩優香66於2012年還通過了國家審定,並被農業部確認為“超級稻”,成為我省本年度唯一獲此殊榮的品種。他培育的香稻鄂晚17,填補了我省無一級香粳米品種的空白,2006年審定至今連續6年被省農業廳確定為我省的主推品種,且被省品種審定委員會確定為我省晚粳品種創新的“擂主品種”(即對照品種)。
他作為一名基層農技人員,在資金缺少、設備簡陋的情況下,憑着堅強的毅力,選育出了這麼多省級審定的品種,而且是科技含量很高、國內外珍稀的香稻品種,這在我省絕無僅有,在全國也屬罕見。
把民族稻米香味化,這是一項任務艱鉅、難度極大的工作。而他卻責無旁貸、默默地挑起了本不應該由他挑的重擔。因為他認為,只要農民需要、消費者需要、且有一線希望做成的事情,他就義無反顧地去做(目前他的香稻育種技術,在我省、乃至全國居領先水平)。袁隆平把天下米弄多,而他發誓要把天下米弄香。讓尋常百姓餐餐吃上物美價廉、噴香可口的香米飯。這就是他的心願。
他的香稻育種,引起了上級的高度重視,2007年10月8日,原副省長劉友凡,帶領省相關部門負責人,到他的育種基地視察,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召開專題會議,予以立項支持(省政府專題會議紀要2007年113號)。
長期深入生產一線、推廣農業新技術
他30多年堅持不懈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農業科技。他對農民特別友好,農民有求必應,不厭其煩隨時義務接受農民的電話或上門諮詢,解決技術難題。他累計開展農業技術培訓500餘場次,培訓農民10萬餘人。每到關鍵農事季節,他都親臨生產一線,面對面指導農民搞好生產。2009年5月,新鋪鎮徐山村中稻秧苗突然發生了象甲蟲,農民不知所措,他接到電話,立即趕到現場,開出了藥方,指導農民開展防治,及時撲滅了這次蟲災,受到了農民的歡迎。他還廣交農民朋友,與2000多個農民建立了長期往來關係,通過這些農民的示範帶動,有效促進了我區農業技術的普及。
他作為區農業局首席專家,先後組織實施了部、省下達的重點農技推廣項目40餘項,開展科技會戰20餘次,主要項目有農業部水稻油菜高產創建、超級雜交稻示範、水稻輕型栽培、糧油作物豐收計劃、優質稻工程、糧食豐產工程、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機防等,均圓滿完成任務,收到了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2009至2011年連續三年承擔了農業部下達的“水稻高產創建”項目,在新鋪、朋興、三汊等鄉鎮的12個村開展萬畝高產創建活動,組織栽培、種子、植保、土肥、農機等專業的技術人員,開展科技會戰,確保了創建成功,實現了高產目標,創建區平均畝產比對照區高42公斤,項目輻射應用面積共計55萬畝,累計增產稻穀2310萬公斤,為農民增收5000餘萬元。2008—2010年承擔了省農業廳和科技廳下達的重點農業科技示範項目——“優質香稻鄂晚17高產栽培示範”,通過驗收,三年累計實施40萬畝,為農民增收4500餘萬元。本世紀以來,他承擔了超級雜交稻的示範與推廣,11年累計應用超級雜交稻210萬畝,增產稻穀1.26億公斤,2001年他承擔的“雜交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模式機理的研究與應用推廣”項目,個人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每當遇到農業自然災害,他都超前思維,主持制定應急技術方案,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為農民抗災自救作好指導。2011年我區遭遇歷史罕見的秋冬春三季連旱,他及時向區委區政府提出抗大旱抗長旱的參謀意見,制定了抗旱保春播的技術方案,撰寫了“農作物抗旱救災田管技術措施”,於5月22日發表在《孝感日報》上。並帶領技術人員到三汊、西河等重災鄉鎮,舉辦集中旱育秧、工廠化育秧、旱直播等示範樣板,有效解決了無水育秧的難題,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為解決我地6—7月常因澇災造成晚稻缺秧苗問題,經多年試驗,撰寫出了“利用早翻秋補救晚稻秧苗因澇受損的效果及技術探討”一文,刊登在《湖北省抗災技術論文集》上。他共發表論文41篇,編書3本,撰寫生產技術意見300餘篇,整理科技檔案400餘冊。
他培育的品種和推廣的技術在我省累計應用800餘萬畝,為農民增收10億餘元,為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