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湘贛革命根據地

鎖定
湘贛革命根據地,也稱湘贛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後,中國共產黨在湘贛邊界地區領導創建的第二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
中文名
湘贛革命根據地
別    名
湘贛蘇區
地理位置
湘贛邊界地區

湘贛革命根據地地理位置

鼎盛時期,根據地包括贛江以西、株萍鐵路和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餘以北的湘贛兩省25個縣、2.8萬平方公里土地、100萬基本蘇區人口,與贛東北、湘鄂贛等根據地互為掎角,有力地拱衞了中央蘇區,在中國革命戰爭歷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湘贛革命根據地建立意義

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實踐,豐富發展了紅色政權建設理論和紅軍的戰略戰術。在中共湘贛省委成立後,根據地進入全面建設時期。在根據地內,深入進行土地革命,普遍徹底地分配土地,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在農業生產上,出台了興修水利、獎勵開荒等一系列政策;在工業生產上,建立了造紙、木材、樟腦等20餘個小型工礦企業;在商業上,創辦了消費合作社,改善軍民生活;在財政金融領域,設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湘贛省分行,成立造幣廠;此外,還興辦了文化、教育、體育、衞生、郵電等事業。在軍事上,湘贛紅軍根據敵強我弱的特點,在戰略上強調實行積極防禦的游擊戰和帶有游擊戰性質的運動戰,以靈活手段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在戰術上,堅持“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出沒無常,虛張聲勢,聲東擊西,出敵不意,陽此陰彼,利用時機”等一系列原則,為紅軍戰略戰術的形成與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湘贛革命根據地在軍事上直接配合了中央蘇區和中央紅軍。湘贛革命根據地從誕生伊始,就是拱衞中央蘇區的戰略左翼和西部屏障,湘贛紅軍除保衞本根據地外,其重要的戰略任務就是輔助和配合中央紅軍作戰。中央蘇區的前四次反“圍剿”,主戰場都在蘇區的西部,與湘贛革命根據地僅一江之隔。第一次反“圍剿”期間,湘贛紅軍廣泛開展游擊戰鬥,使參加“圍剿”的國民黨軍第19路軍等部未能如期到達戰場。第二次反“圍剿”期間,湘贛紅軍以主力北出破襲國民黨軍交通要道,並接應由廣西轉戰而來的紅7軍,為紅軍主力集結和遲滯國民黨軍行動,爭取了寶貴時間。第三次反“圍剿”期間,湘贛革命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7個師6萬人的兵力,保證了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勝利。第四次反“圍剿”期間,湘贛革命根據地又牽制了國民黨軍12個師10萬人兵力。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紅六軍團奉命先行突圍西征,調動了湘桂兩省的國民黨軍,打亂了其圍追堵截紅軍的戰略部署,減輕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的壓力。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湘贛邊界的堅持鬥爭,成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重要支點之一。1936年8月紅六軍團突圍西征後,湘贛革命根據地留下了5個獨立團和各縣游擊隊共5000人槍,在譚餘保、彭輝明、劉培善等人領導下堅持鬥爭,吸引了敵人大量兵力,掩護和配合了主力紅軍的長征,並保存和鍛鍊了大批骨幹,起到了支援全國革命的作用。1937年11月,歷經三年游擊戰爭淬鍊的湘贛邊紅軍游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1營,由此開啓新的革命歷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