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州三跳

鎖定
湖州三跳,俗稱“纖板書”、“三敲板”,簡稱“三跳”,皆因它的伴奏樂器是“三敲板”而得名。流行、分佈予以湖州為中心的浙北各市縣,是一種用【勸世調】單曲往復,使用湖州當地方言,説唱相間的地方曲藝。
中文名
湖州三跳
俗    稱
“纖板書”、“三敲板”
語    種
湖州當地方言
分    佈
以湖州為中心的浙北各市縣

湖州三跳三跳的起源

據考證,三跳的起源和形式與宣卷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最初流傳於湖州東鄉和江蘇的交界處。20世紀初,最早在湖州府廟內的茶室書場演唱三跳的藝人有楊阿培、王仁堂等,受到湖州人的喜愛,三跳演唱逐漸向湖州四鄉輻射延伸,藝人猛增,盛極一時。
1924年,湖州曲藝藝人成立行會組織“明裕社”,楊阿培出任第一任會長,入會藝人達200餘人,其中專營三跳或兼營三跳的佔半數以上。當時著名藝人有王廣源、田髮根、肖洪寶、徐祥生、沈少芳、孫阿連等。藝人也因所在區域的不同而形成“幫別”,如王廣源、許雲天等為代表的“湖州幫”宋連忠、宋法林等為代表的“德清幫”,沈阿連、李連寶等為代表的“南潯幫”,陳金聲、陳富貴為代表的“石門幫”等,至20世紀40年代,三跳演唱區域已擴大到東至嘉興,平湖、上海,西至安徽廣德,北至江蘇冝興,南至桐鄉、杭州的廣大地區。

湖州三跳演唱形式

三跳的演唱形式有雙檔、單檔之分。雙檔時,一人主唱稱為“前場”,另一人稱為“後場”敲扁鼓伴奏,並從“落句”的尾字開始幫腔,叫做“拖哩頭”。伴奏樂器“三跳板”,由三塊長短不一的長方形竹板或木板組成。左手夾握較短的兩塊“夾板”分合碰擊;右手持較長的“帽板”,轉動手腕在夾板頂端擊打,敲出節奏。

湖州三跳三跳的曲目

三跳的曲目十分豐富,常唱的有六十餘種。
新中國成立後,三跳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創作、移植了一些新的曲目,如《王老頭翻身》、《折扁擔》、《苦腦子》短篇書目。其中,許雲天的《馬跳浪頭峯》獲省會演一等獎,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第一屆曲藝會演。
湖州三跳是浙北地區具代表性的曲藝品種。曲目有較高的民間文學價值,唱腔樸實簡潔。其中,桐鄉的三跳唱腔音域寬廣,節奏舒緩從容,行腔纏綿優美,委婉綿長,別具一格。據考證,三跳所用的【勸世調】是越劇【呤哦調】的前身,對研究越劇唱調的形成有參考價值。又因其與宣卷勸世文有一定淵源,對研究宣卷的演變也有參考價值。湖劇中也常用三跳做為主要輔助唱調使用。
文革以後,三跳這一形式靈活、為羣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品種從藝者急劇減少。在湖州地區,能演唱三跳的藝人僅剩一、二人,且年事已高,後繼無人。延續、傳承這一曲藝品種的工作已刻不容緩。
2004年以來,湖州市有關部門已對三跳開展了保護和搶救工作。 [1] 
參考資料
  • 1.    湖州三跳  .湖州市政府門户網站.2008-12-12[引用日期201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