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口起義

鎖定
湖口起義,即“討袁之役”,又稱“癸丑之役”、“贛寧之役”,是江西籍將領李烈鈞在孫中山先生的動員下,於1913年7月12日在湖口縣發動的討袁起義,成為“二次革命”的先導。 [1]  [5] 
中文名
湖口起義
外文名
hukouqiyi
領導者
李烈鈞楊賡笙
地    點
江西省湖口縣
重要性
打響了“二次革命”的第一槍。
發生時間
1913年7月12日

湖口起義起義背景

湖口起義(贛寧之役)的直接起因是“裁軍”與“借款”。所謂“裁軍”,就是民國初年袁世凱篡政後,要把各省政府撤掉,要把經過革命薰陶的、多數為革命黨人所控制的軍隊削減掉,以削弱民黨勢力;所謂“借款”,就是指袁世凱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不惜採用犧牲國家民族利益的辦法,向外國銀行借錢,拿來作“戰費”,向被他裁減了軍隊的南方各省用兵。因此,理所當然地激起革命黨人的強烈憤慨,紛紛起兵討伐他。
早在武昌首義時(民國尚未成立),袁世凱就憑藉北洋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支持,出任內閣總理大臣,陳兵長江,向革命黨要挾議和,一面威脅孫中山讓位,一面挾制清帝退位,竊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位,在北京建立了地主買辦聯合專政的北洋軍閥政權。他篡政之後,於1912年4月親自召開“高級軍事會議”,制訂“消納各省軍隊”的規劃。當時,同盟會掌握之下的南方各省如廣東、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共有大約五十萬軍隊,反清、革命的思想,民主、共和的思想灌輸其中,這對袁世凱來講,恰是如芒在背。
袁世凱為了解除心腹之患,以裁減“地方軍隊”、“恢復地方秩序”為名,用高壓手段強令裁軍,結果,南京留守府近十萬軍隊被裁去三分之二;湖南五萬軍隊減剩萬餘,安徽原有一師一旅(軍隊),竟被“裁”剩十人,辦理“遺務”;四川的軍隊,幾乎被裁去一半;廣東也用“遣散”的方法“裁”去三萬。一時間,全國革命武裝鋭減,袁氏氣焰日囂。
李烈鈞早有戒備,只將江西地方三師一旅的兵力削去大約一師,多為“缺乏戰力”者,同時絕拒北洋政府陸軍接收江西境內長江沿岸的炮台,並通過上海的洋行購***七千枝,***三百萬發,以擴充軍備。袁世凱為此大傷腦筋,又玩弄“軍民分治”的詭計,意在削弱各省督軍實權。李烈鈞針鋒相對,通電指出袁氏的險惡用心是“託分治之名,行牽制之實”,並拒絕民政長汪瑞闓到任。所謂“國民分治”,即廢除當時各省都督制,改為督軍制。督軍只管軍隊不管行政,另由中央派員出任省長,專管行政。汪瑞闓派到江西不久,有人打電話給他,要他三天之內離開南昌,否則不會有好結果。汪瑞闓坐立不安,三天不到就跑了。袁世凱還用軟硬兼施和厚祿收買的辦法誘李烈鈞“赴京一晤”,並派人面許“以二百萬元為酬並晉勳一位”,李烈鈞不為所動,斥曰:“餘思建勳業於國家,豈醜類所得誘乎。”袁世凱討了個沒趣,咒罵先父是不講情理的“硬頭蠻子”。
袁世凱於1913年竊踞大總統職位後,決心以武力消滅國民黨人控制的南方各省勢力,以辦理善後為名籌集戰費,向英、法、俄、日五國銀行團大借其款,總額達二千五百萬英鎊,年息五釐,實交八四。扣除折扣等,實際到手的只有七百六十萬英鎊。合同還規定以鹽税與關税等擔保。五國大借款合同簽訂後,孫中山先生致電五國公使阻止付款,全國人民也奮起抗議。李烈鈞(時任江西都督)與柏文蔚(安徽都督)、胡漢民(廣東都督),也通電斥責。國會中的國民黨議員也駁斥袁違法借款(因事先未經國會同意)。是贊成借款還是反對借款,其實就是反對共和民主還是反對專制獨裁的問題,是讓當時中國的民主派被打下去,把野心勃勃的袁世凱捧起來,還是相反,實在是關係到保衞還是扼殺“‘落後’亞洲的共和制度”的問題。李烈鈞在通電中痛斥袁氏“喪心病狂”、“專制如滿清”,表示“寧為共和之鬼,不為專制之民”,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反對到底。與此同時,李烈鈞與胡漢民、孫道仁(福建都督)、譚延闓(湖南都督)、柏文蔚秘密成立“五省攻守同盟”,秘議討袁。
1913年3月,袁世凱在國會開會前夕,派人在上海暗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又非法簽定“善後大借款”,準備發動內戰,把革命力量絞死。孫中山先生看清了袁世凱的面目,從日本回國,力主武力討袁。李烈鈞堅決擁護中山先生主張,但不少國民黨人仍寄希望於“法律解決”,使討袁軍事行動處於猶豫不決之中,武裝舉義一誤再誤,袁世凱見隙即乘,早作好了反撲部署。六月九日,袁世凱藉口李烈鈞與柏文蔚、胡漢民曾通電反對善後大借款是“不服從中央”,下令免職,並派兵南下,進駐江西,發動內戰。越來越多的革命黨人認識到:已經到了非用兵討伐他不可的時候了! [1] 
袁世凱一方面通過中間派,致力於運用政治手段瓦解革命黨人;另一方面,決心貫徹其武力統一的政策,不顧中間派和南方資產階級的疑慮,對南方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 [2] 
北洋軍南下,兩軍對詩,迫使革命黨人不能不起兵應戰。但是,儘管形勢十分險惡,革命黨人的步調仍然十分凌亂。當時,孫中山督促陳其美在上海起兵,但上海兵力不足;孫中山又敦促南京起兵,但南京第八師高級將領以中下級軍官不能一致相推樓,孫中山又敦促第一師師長章梓在南京倡義,並派朱卓文前往南京動員第八師營連長贊成起兵。但是,誰也不敢先發。於是,孫中山、黃興又設宴招待李烈鈎,動員李烈鈞回江西起兵發難。李烈鈞當時被稱為民黨急先鋒,他貿然卸職來滬,遭到滬上黨人的廣泛批評,他不能不放棄出洋的打算。這時,李烈鈞概然以首義自任,他認為:“各省如能響應,贛事尚可為。”於是,革命黨人終於打消了妥協的幻想,全面着手部署起兵。然而,皖督柏文蔚依然十分消極,沒有前往上海討論軍事,滬上軍委派龔振鵬回安徽發動討袁。 [3] 

湖口起義起義開始

當李烈鈞到達湖口時,李純也正進駐九江。因此,李烈鈞無法前往九江掌握他的基幹部隊。他就以駐湖口的原戈克安舊部第九團和由湖口炮台兵改組而來的第十團及方聲濤的新建旅為基幹力量,又調集輜重、工程兩營以控制湖口炮台,遂以湖口為基地,召集軍事會議,籌備設立討袁軍司令部。9日晚,李烈鈞為運用個人影響,動員江西全省起兵討袁。 [4]  李烈鈞委任林虎為討袁軍左翼司令,方聲濤為右翼司令。 [7] 
7月11日間,歐陽武曾企圖調集兩團兵力進攻湖口,袁世凱在得到李烈鈞在湖口部署起兵的情報後,一方面命令黎元洪“酌調六師後方各團,及二師旅團,並第二混成旅、海軍各船迅速赴潯,相機辦理”;一方面命令歐陽武“嚴束所部,勿受亂徒指揮”。但李烈鈞對江西軍政界有着很深的影響,他一回到江西,歐陽武就無法指揮江西的軍隊了。江西軍政界紛紛支持革命。當時,江西革命黨骨幹分子、上年曾一度代理都督職權的軍政司司長俞應麓着手控制南昌的局面,國民黨居絕對多數的省議會一向主張激進,更表示擁護革命。當日,李烈鈞更致電江西各界,痛斥袁世凱“違反約法,蹂躪民權,破壞共和,實行專制……復無故派遣重兵,擾亂贛省”,明白表示“特回贛隨同軍界諸君,聲罪致討”。於是,歐陽武在當晚召集民政長、各司司長、都督府顧問、各報館主筆、各公團各黨派領袖開會,宣佈自己已無調遣軍隊的能力,從此辭職。不過,與會者紛紛要他維持南昌秩序,他才不得不留了下來,但稱病卧牀不出,南昌軍政事務由俞應麓實際掌握。
7月12日,李烈鈞作好了起義的部署之後,即於湖口要塞鳴炮,宣佈江西獨立。李烈鈞以江西討袁軍總司令名義發佈討袁檄文,強烈譴責袁世凱“帝制自為”的野心,譴責袁世凱“以兵威劫天下,視吾民若寇仇”的罪行,號召“我國民宜亟起自衞,與天下共擊之”。併發布對外通電、對黨團公啓、向各屬及人民通電,宣佈起兵討袁方針。在向各屬及人民通電中,宣佈了約法三章:“誓誅民賊袁世凱;二鞏固共和政體;三保障中外人民生命財產。”同日凌晨,林虎旅向沙河一線北洋軍發起猛烈進攻,幾度瀕於流產的二次革命戰爭終於打響。
7月13日,江西省議會開會,推舉李烈鈞為江西討袁軍總司令,歐陽武為都督,賀國昌為省長,俞應麓為兵站總監。年多來,與袁世凱進行了堅決鬥爭的江西人民,首先舉起了討伐袁世凱的大旗。 [4] 

湖口起義戰爭經過與結果

當時李純僅一師兵力,以一混成旅兵力部署在九江城內至沙河一線,另以一混成旅兵力部署在長江兩岸集結待命,全師尚未集中,立足不穩,地形不熟,處境不利。可惜李烈鈞未能協調左右兩冀的行動,當左冀苦戰之時,右冀尚未進入攻擊陣地,九江贛軍本有五營之眾,未能及時響應。討袁軍失去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態勢孤立的北洋第六師的良好戰機。
旋北洋援軍陸續到達,李純得以反擊,擺脱被動局面。林虎部傷亡很大,軍心動搖。方聲濤部進攻金雞坡炮台失利,撤退途中一營長槍殺團長,帶了兩個多營兵力投敵。只經過五天時間,討袁軍遭到挫敗,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16日袁任命段芝貴為第一軍軍長、江西宣撫使,節制贛鄂北洋各軍,20日抵九江。海軍次長湯薌銘也前來指揮海軍艦隊。李烈鈞鑒於戰鬥失利,將司令部移駐吳城,部署節節抵抗,以待湘、粵援軍。但湘、粵援軍遲遲不發,江西戰場力量對比逆轉。
23日北軍分三路並會同海軍進攻湖口,討袁軍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25日放棄湖口。
27日劉世鈞率部反攻湖口,為海軍擊敗。30日北軍分三路向江西發動全面進攻。
8月8日吳城失守。
11日李烈鈞回南昌,重新整編軍隊,佈置防務。
此時,整個討袁戰線已經瓦解,湖南都督譚延闓電勸李烈鈞赴湘出走。李見敗局已定,16日率一部分軍隊撤出南昌,前往湖南,9月2日抵長沙,通過日本人的掩護,乘船潛往上海轉赴日本。湖口起義失敗。 [5] 

湖口起義後世紀念

2013年6月7日上午,由民革江西省委會、九江市政協、九江學院主辦,民革九江市委會、九三學社九江市委會、湖口縣政協、武寧縣政協協辦的紀念“湖口起義”100週年座談會在江西省九江市舉行。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江西省委會主委馬志武,中共九江市委副書記馮靜,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楊木生,民革江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陳春平,九江市人大巡視員、民革九江市委會主委王際民,九江學院校長甘筱青、九江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九江市委會主委紀崗昌,九江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九江市委會主委李軍,九江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洪華以及各界人士共150餘人出席座談會,九江市政協主席魏宏彬主持座談會。民革中央副主席、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江蘇省委會主委程崇慶,湖口起義領導人後裔代表——民革中央原副主席李贛騮,中科院院士楊叔子等應邀出席了座談會。
此次座談會旨在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切緬懷民主革命先驅的歷史功績,重温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奮鬥歷程,激勵各界人士和人民大眾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馮靜代表中共九江市委致辭。她説,湖口起義,是孫中山、李烈鈞等革命黨人繼“辛亥革命”之後於1913年發動的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鬥爭,是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史上一次重大事件。湖口起義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開啓了民族復興的百年征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進一步廣泛聯繫、團結海內外愛國力量,共同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共同為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馬志武代表民革江西省委會在會上講話,他在講話中高度評價湖口起義的偉大歷史意義。他表示,在民革江西省委會成立60週年到來之際,通過紀念“湖口起義”這個活動,凝聚全省民革成員的力量,學習繼承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學習繼承老一輩民革先賢的優良傳統,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與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同心同行。
程崇慶作重要講話,他指出,湖口起義對推翻袁世凱的帝制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和羣眾基礎,表現了孫中山先生偉大革命家的愛國情懷和愈戰愈勇的戰鬥豪情,在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大家重温這段歷史,就是要牢記歷史所給予我們的教育和啓迪,就是要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優良傳統,特別是要學習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就是要鞏固愛國統一戰線,共同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國夢”竭盡才智和力量。
會上,李贛騮、楊叔子、王詩堂等圍繞湖口起義的歷史地位和重要思想的主題作了具有重要理論和文獻價值的發言。大家表示,要繼承愛國主義優良傳統,進一步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充分發揮自身特色,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祖國貢獻一切力量。
6月6日晚,江西省政協副主席、中共九江市委書記鍾利貴還代表中共九江市委會見了參加紀念“湖口起義”100週年座談會的各位領導和來賓,九江市人大副主任、市委秘書長柳國發陪同會見。
座談會結束後,部分與會代表還參加了學術研討會,並赴湖口縣瞻仰了湖口起義遺址,赴武寧縣祭掃了李烈鈞墓地。 [6] 
參考資料
  • 1.    先父李烈鈞與“贛寧之役”-  .中國武寧縣政府門户網站.2014-10-30[引用日期2022-10-02]
  • 2.    朱宗震著,革命勝利之後 民國初年政壇風雲,新華出版社,2012.03,第178頁
  • 3.    朱宗震著,革命勝利之後 民國初年政壇風雲,新華出版社,2012.03,第180-181頁
  • 4.    朱宗震著,革命勝利之後 民國初年政壇風雲,新華出版社,2012.03,第182-183頁
  • 5.    張磊主編,孫中山詞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09,第730-731頁
  • 6.    九江召開紀念“湖口起義”100週年座談會-  .江西政協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2013-06-08[引用日期2022-10-02]
  • 7.    張磊主編,孫中山詞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09,第7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