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6年,學科屬電子信息,掛靠在湖南科技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是為多學科、多專業服務的集專業和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於一體的實驗教學中心·它以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學科為依託,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承擔全校公共基礎課----電工學、機電類專業電路理論、電子技術、計算機(含單片機)原理和電子信息、控制技術等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每年承擔4500名學生從事實驗教學,年實驗工作量達28萬人時,加上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課外科技活動,總實踐教學工作量達到30萬人時。
中文名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成立時間
2006年
學    科
電子信息
所屬地區
湖南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基本簡介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是為多學科、多專業服務的集專業和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於一體的實驗教學中心.它以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學科為依託,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承擔全校公共基礎課----電工學、機電類專業電路理論、電子技術、計算機(含單片機)原理和電子信息、控制技術等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每年承擔4500名學生從事實驗教學,年實驗工作量達28萬人時,加上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課外科技活動,總實踐教學工作量達到30萬人時。實驗實驗中心現有專職實驗教師45人,兼職實驗教師24人。按照統一建設、集中管理的原則,下設電工電子實習部、電工電子基礎實驗部、電子信息專業實驗部、電氣控制專業實驗部和創新研究部等5個部門。此外,湘潭電機集團公司和湘潭平安電氣有限公司也是中心的實習和創新基地。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發展歷史

該實驗教學中心於2000年上半年通過了湖南省“雙基”實驗室合格評估,2002年6月被湖南省教育廳確定為湖南省基礎課示範實驗室建設單位。
2003年下半年由原湘潭工學院與原湘潭師範學院合併組建湖南科技大學;同年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項建設資金建成了國內最早具有智能網絡化管理功能的實驗中心,成功地實現了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的開放式教學。
2005年,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湖南省基礎課示範實驗中心。
2006年,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又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實習基地。該實驗中心所承擔的全校公共基礎課程----電工學於2006年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課程。
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經過九年的建設,現已成為湖南省基礎課示範實驗室,湖南省優秀教學實習基地,全校公共課----電工學被評為湖南省省級精品課程。其教學實驗研究成果“虛擬電子實驗平台的研究與實踐”和“創新型電工電工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和“實施教育創新工程,培養機械類專業創新人才”分別於2001年、2004年和2006年獲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湖南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實現集中管理,突出實驗教學中心地位。1999年,原湘潭工學院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資源,將原分屬於不同教研室的電工實驗室與電子實驗室合併組建成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2003年,湖南科技大學將原湘潭師範學院的物理實驗室中的電子、檢測等分室併入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中心;2006年下半年又將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與信息與控制技術實驗室合併,組建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通過集中使用與管理,充分利用了教學資源,避免了學校內部的的重複建設;另一方面,也充分提升了實驗教學的地位,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獨立的教學單位。
第二階段:加強軟、硬件建設,滿足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自2002年以來,我校招生規模規模迅速擴大,原有的實驗設備與場地明顯不能適應實驗教學的需要,出現了實驗教學資源緊缺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困難,學校通過申請中央與地方共建專項建設資金,以高起點來建設實驗中心,自2003年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項資金700萬元建設電工與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又於2006年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項資金400萬元建設了信息技術實驗室,計劃於2008年再次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建設現代控制工程實驗室。實驗教學中心的迅速建設,一方面滿足了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也為實驗設備的更新換代提供了資金保證。
第三階段:鋭意改革,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中心的能力培養作用。實驗教學中心在2001年的改革,主要為解決教學資源緊缺與招生擴大的矛盾,出現了虛擬實驗室;2003年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基本上解決了這一突出的矛盾,就在研究實驗教學與培養學生能力之間的關係,因而引發了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從根本上解決了實驗教學的歸屬,成為與理論教學相對獨立、相互促進的實驗教學體系,並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教學考核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