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

鎖定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隸屬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2-3]  是全省唯一的蠶桑專業性研究所。現位於長沙市芙蓉區隆平高科技園軍科路23號(所部)和常德市澧縣澧陽鎮(示範基地)。共佔地面積共24公頃,其中長沙所部3.8公頃,澧縣試驗示範基地20.2公頃。 [1] 
中文名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
性    質
科研機構
屬    性
事業單位
地    址
湖南省澧縣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發展歷史

創辦於1941年3月,當時命名為湖南省蠶絲改良場。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湖南省蠶桑試驗站。1978年經省編委批准升格更名為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機構實力

全所現有幹部職工218人,其中在職129人,離退休人員89人。現有專業技術人員41人,其中高級職稱21人(博士2人,獲研究生學歷的10人),中級職稱9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
單位下設機構:辦公室、人事科、計財科、科研部、生產部、技術推廣科、銷售科、蠶種工作站、蘭潔家紡有限責任公司。所內現有科研生產建築總面積25350.5㎡,生活及配套設施建築面積9540㎡,年冷藏處理蠶種50萬張的冷庫與保種樓各一棟,固定資產2300萬元。

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研究任務

該所主要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和項目攻關任務;長期從事各級蠶種的繁育與新技術推廣工作;擔負桑、蠶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護職責;開展蠶桑諸多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技術培訓、蠶桑副產品綜合利用和新產品研發工作;參與蠶種行業管理和標準、法規的制訂;為全省蠶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來,先後承擔了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攻關和學科帶頭人等項目共55項,曾榮獲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各級科技成果獎共42項次,獲國家專利4項,創系列品牌1個。該所在蠶·桑品種選育和生產方面成效顯著,通過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據統計到2007年止,累計繁育優良原蠶種52萬張,一代雜交種720萬盒;收集和保護蠶品種資源70多個,桑品種資源300餘份。科技實力雄厚,社會效益巨大,為湖南乃至全國蠶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着眼於我省蠶桑產業的壯大和發展,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01年12月批覆:“同意所部主體搬遷至長沙市”。同月,省農業廳決定成立省蠶桑科學研究所搬遷協調領導小組。2002年5月,經省計委批准立項。2002年7月省農業廳決定省蠶桑科學研究所與省蠶種工作站合併,實施資產重組。2004年8月,經國家農業部批准在該所新建“國家桑蠶改良中心長沙分中心”工程項目。這標誌着湖南蠶業科技創新已躋身於國家級序列。
面臨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全所將在省農業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充分利用地緣、人才、資源和農業高科技園區的信息、技術等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面向全省蠶桑生產實際,致力於蠶桑科研、技術推廣、蠶種生產、科技培訓、蠶業副產品加工和綜合利用以及新功能研發等各項體系建設,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開發,着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
鋭意將按照既定的發展目標:以科研生產為主體,拓展蠶業技術推廣空間,打造“蘭潔”系列品牌,形成“一體兩翼”新型發展格局。深化改革,務實進取,服務“三農”,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湖南蠶業的發展和壯大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