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

鎖定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是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發起,湖南省農業廳、湖南省林業廳、湖南省水利廳、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南省分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湖南省鄉鎮企業局、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聯合創建的研究機構。
中文名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
發起單位
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基地簡介

科學發展,縣為基礎;社會和諧,縣為根本。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最基本的區域經濟單元,加快縣域發展是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主要增長點。根據省委周強書記的批示精神,省農村發展研究院擬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在長沙縣、寧鄉縣、岳陽縣、衡陽縣、醴陵市、桂陽縣、華容縣、永順縣、攸縣等縣市建立“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由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組織相關專家開展研究與宣傳策劃工作,為基地縣市的縣域發展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成立背景

我省縣域面積大,承載人口多,成為當前擴內需最具潛力的區域。與此同時,縣域正成為勞動就業和創業的主要載體,是“四化兩型”建設的主戰場。新型工業化的重點在縣域,縣域工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直接推動力量,是我省進入工業化中期後進一步提升工業化水平的可靠支撐。新型城鎮化的着力點在縣域,縣域城鎮化是推進城鄉經濟社會融合的紐帶,是承接大城市的輻射與帶動、吸納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村現代化的主要依託。農業現代化的載體在縣域,農業現代化本身就是縣域農業的現代化。信息化的重點難點都在縣域,縣域信息化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全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切入點。“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在縣域,當前我省農村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以“兩型”引領廣大縣域的發展,加快縣域“兩型社會”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與緊迫。為此,省農村發展研究院向省委呈交了“將縣域發展作為推進‘四化兩型’的主戰場——關於進行‘城鄉一體化示範縣’試點的建議”的報告,該報告得到省委書記周強的高度重視,並親筆批示:“此課題很有現實意義,亦是省委關心的重大問題。望認真組織研究,為省委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發起,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在長沙縣、寧鄉縣、岳陽縣、衡陽縣、醴陵市、桂陽縣、華容縣、永順縣、攸縣等縣市建立“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縣”)。力求在全面總結各縣市縣域發展的經驗,瞭解基地縣縣域發展遇到的新矛盾和新問題,為加速推進基地縣縣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相應的支持,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現實意義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的成立,將對縣域發展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研究,為基地縣提供決策諮詢、人才培訓、宣傳策劃等多方面、多形式的服務,力爭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為基地縣縣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並對其實踐經驗進行及時總結。為研究基地縣縣黨委、政府縣域科學發展決策服務,為基地縣實現縣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服務,為全省樹立縣域發展典型,提供縣域發展的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四化兩型”戰略,充分發揮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的“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規律、總結經驗、創新模式,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對接,為研究基地縣縣黨委、政府縣域科學發展決策服務,為基地縣實現縣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服務,為全省樹立縣域發展典型,提供縣域發展的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工作目標

以基地為平台,對縣域發展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研究,為基地縣提供決策諮詢、人才培訓、宣傳策劃等多方面、多形式的服務,力爭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為基地縣縣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並對其實踐經驗進行及時總結。與此同時,創新縣域發展的理論,為加速推進基地縣形成城鄉相互協作,優勢互補,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經濟、社會、文化共同繁榮和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加速推進基地縣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對接、農村發展與城鎮發展對接、農村資源要素與城市資源要素對接、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對接提供理論探索,為實現基地縣優化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人本發展貢獻智慧。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研究思路

根據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總結國內外縣域發展的歷史經驗,深入調查分析基地縣在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的現狀,以加強三農為根本立足點,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為重要着力點,以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為戰略着眼點,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視角中,針對基地縣縣域發展中的核心問題,用全新的視野審視基地縣的資源稟賦、擁有的優勢和劣勢,制定發展方向和目標,探討解決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對接、農村發展與城鎮發展對接、農村資源要素與城市資源要素對接、小農經濟與大市場對接、農地制度創新與產業化對接、科技創新與實際應用對接、生產與加工對接、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對接等八大難題,促進基地縣形成城鄉相互協作,優勢互補,以城帶鄉,以鄉促城,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相服務,空間上互為環境,生態上協調融合的良好局面,促進基地縣城鄉經濟、社會、文化共同繁榮和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進程。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研究的主要內容

實踐中,各地都想科學發展,也都説自己是科學發展,但現實卻並非如此。問題的關鍵是缺少一套縣域科學發展新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的規制,科學指標的約束,使人們的理念與行為擺脱傳統路徑,真正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因此,研究建立縣域科學發展評價體系,就十分必要而迫切。研究建立縣域科學發展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經濟發展狀況、政治發展狀況、社會發展狀況、文化發展狀況、生態文明發展狀況以及公眾滿意度等。發展水平主要反映縣域的發展程度,它包括經濟發展規模、產業結構、人均發展水平、民主水平、生態狀況、文化水平等方面;發展活力主要反映一個縣的發展能力,包括經濟發展、政治民主、社會風氣良好、教育水平較高、環境舒適等;發展潛力主要反映一個縣的發展後勁,它包括外資、科技建設、政治狀況良好、文化教育水平、生態良好等。指標體系的選擇,重點是從縣域科學發展着眼,力求轉變過去以GDP論英雄的評價體系和觀念,為縣域科學發展提供科學的評價體系。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研究方法

(一)經驗實證研究方法。以實踐為研究起點,以經驗為研究基礎,重視第一手資料,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示範縣社會經濟發展及城鄉一體化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調研與分析。
(二)實地考察與訪談調查方法。與示範縣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並選擇有代表性的鄉鎮和村,進行調查訪談。每年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對示範縣城鄉一體化工作進行評估,組織專家在示範縣進行縣情調研,舉辦相關內容的報告會或講座,在工作過程中注意收集廣大幹部羣眾的真實想法與建議。
(三)統計分析方法。根據示範縣提供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大信息和文字材料以及研究人員主動收集的信息,查閲涉及到示範縣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大量統計資料,並運用統計分析工具與方法,從中分析一些具有趨勢性的變化。
(四)案例分析方法。對示範縣典型鄉鎮、村和社區進行深入調研訪談,注重運用案例分析法從中發現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問題以及具有普遍意義的做法,為研究的整體展開提供實證支撐。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組織保障

1.組織領導。(1)成立專家委員會,聘請全國知名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基地的理論研究進行指導,專家委員會由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負責邀請。(2)示範縣掛牌成立縣域發展研究基地,原則上由正科級實職領導幹部出任基地辦公室主任,保證基地工作的正常運行。(3)省農村發展研究院成立“縣域發展研究所”,並組建相應的研究團隊。
2.聯繫機制。各基地縣的縣域發展研究基地與省農村發展研究院設立的基地工作部相互對接,形成穩定的聯絡機制。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的基地工作部專門負責與示範縣基地的日常聯絡、縣域發展的信息和資料收集工作,負責與專家團隊的溝通聯繫,協助專家團隊為基地服務,保證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合作協議的正常履行。
3.年度評估。雙方每年在年度末或年初,對本年度的工作進行評估。具體如下:
(1)評估目的:為有利於雙方總經本年度合作期間的工作成績,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偏差,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履行下一年的協議。
(2)評估範圍:省農村發展研究院與基地縣基地辦公室一年的所有工作。
(3)評估內容:合作協議規定的雙方任務完成情況,包括雙方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
(4)評估方式:自評,省農村發展研究院和基地縣基地辦公室首先分別自己對年度工作進行總結和評價,可採取領導評價和小組評議方式,寫出總結意見;互評,相互對對方工作進行評價,提出意見和希望;聯評,雙方聯合座談會,進行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
(5)評估反饋:雙方可通過電話、傳真和郵件互相交換意見,對工作評估結果進行討論,必要時雙方聯合召開評估會議,對評論意見進行交換。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十一、現有示範縣研究基地

湖南省縣域發展衡陽縣研究基地簽約儀式 湖南省縣域發展衡陽縣研究基地簽約儀式
1、湖南省縣域發展衡陽縣研究基地成立:2011年7月26日,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理事會秘書長唐日新、院長陳文勝、副院長王文強和李俊傑,衡陽縣人民政府縣長白一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秋良、副縣長陳凱、縣農辦主任廖雙九,共同出席了在衡陽縣舉行的省農村發展研究院與衡陽縣建立“湖南省縣域發展衡陽縣研究基地”的合作協議簽字儀式,院長陳文勝和縣長白一峯代表雙方正式簽訂了建立“湖南省縣域發展衡陽縣研究基地”合作協議。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岳陽縣簽約儀式 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基地岳陽縣簽約儀式
2、湖南省縣域發展岳陽縣研究基地成立:2011年8月8日,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理事會秘書長唐日新、院長陳文勝、副院長王文強,岳陽縣副縣長易新嶽、政府辦主任吳躍中、農村工作辦主任王靖、政府辦副主任黃甲地出席在岳陽縣舉行的省農村發展研究院與岳陽縣政府建立“湖南省縣域發展岳陽縣研究基地”的合作協議簽字儀式,院長陳文勝和岳陽縣副縣長易新嶽代表雙方在建立“湖南省縣域發展岳陽縣研究基地”合作協議上簽字後,意味着“湖南省縣域發展岳陽縣研究基地”正式啓動。
3、基地縣基本情況
衡陽縣基本情況:衡陽縣地處湘中偏南,湘江中游,因位於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總面積2568平方公里。衡陽縣是湖南省農業大縣、產糧大縣,其縣域發展在全省具有典型性。現有耕地面積88.6萬畝,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50萬畝左右,糧、棉、油、豬等大宗農產品先後躋身全國百強,全省十強。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該縣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這一戰略思想,進一步開展了蔬菜、湘蓮、瓜果、藥材等經濟作物的區域建設,農業和農村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農產品供給由數量增長向提高質量和效益轉變。
岳陽縣基本情況:岳陽縣位於湖南省東北部,全縣土地總面積2960.95平方公里。該縣緊鄰岳陽市區,是岳陽市的“郊區”,處於“長三角”、“泛珠三角”兩大經濟圈西進、北上的樞紐位置,位於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羣的交匯地帶。岳陽縣礦產資源豐富,高嶺土、長石等資源能夠供應100條建陶生產線100年的正常生產,釩礦石積蓄量達1.93億噸,礦產藴藏價值21萬億元,居全國首位,境內還藴藏着鐵、長石、雲母、石英、砂等30餘種礦藏。岳陽縣旅遊資源豐富,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谷英村,有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有正式列入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岳陽花鼓戲,以自然景觀、生態休閒和民俗觀光為主的旅遊開發前景廣闊。岳陽縣還是全省20個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10個全國養殖大縣之一,是全省退耕還林先進縣和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蘆葦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