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湖南省洞口縣,西起洞口電站,與洞口塘羅溪國家森林公園龍眼洞景區比鄰,東至資江口交匯處;以平溪江為主體,包括沿岸林地與洲灘,涉及洞口鎮、竹市鎮、石江鎮3個鄉鎮。位於東經110° 32'7"~110° 51'53" 和北緯27° 3'14"~27° 6'11" 區間內。規劃總面積981.6公頃,西與羅溪國家森林公園龍眼洞景區毗鄰,東與資江口交匯。 [1-3]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擁有804種維管植物和154種野生脊椎動物。平溪江公園濕地面積704.9公頃,濕地率達71.8%,有洲島11處,河灘密佈,體現出溪谷平原區與丘崗區河流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特徵,在湘西南地區具有獨特性。 [3] 
2018年4月27日,經國家林業局批覆同意,平溪江濕地公園被列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4] 
中文名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湖南省洞口縣
氣    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區域面積
704.9 公頃
管理單位
洞口縣林業局
批准時間
2018年4月27日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洞口平溪江 洞口平溪江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西起洞口電站,與洞口塘羅溪國家森林公園龍眼洞景區比鄰,東至資江口交匯處;以平溪江為主體,包括沿岸林地與洲灘,涉及洞口鎮、竹市鎮、石江鎮3個鄉鎮。濕地公園總面積981.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704.9公頃,濕地率為71.8%。 [5]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地形地貌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濕地面積為704.9公頃,其中永久性河流濕地588.5公頃,洪泛平原濕地116.4公頃。濕地公園地形開闊、河道彎曲、水流平緩,兩岸級階地段平垣開闊,一般高出河牀2—3米,體現出溪谷平原區與丘崗區河流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特徵。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洞口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季風明顯,無霜期長。冬季多為北方冷氣團,氣候比較乾燥;春夏之交,南北暖冷氣流交替,陰濕多雨,天氣多變;盛夏初秋,受副熱帶高壓脊控制,造成高温少雨天氣。 [6]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自然資源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伏龍洲 伏龍洲
2014年5月,由湖南師範大學和湖南省林科院聯合開展的初次資源普查結果表明,在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現已查明維管束植物149科,412屬,804種,佔湖南省維管束植物種數的18.6%。其中,蕨類植物16科,20屬,25種;裸子植物5科,9屬,11種;被子植物128科,383屬,768種。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薔薇科、蝶形花科等為優勢科,在湖南省具有代表性。公園內還發現有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分別是樟樹、野大豆和金蕎麥。公園內的沼生及水生植物有100餘種,以菖蒲、短尖苔草、虉草、節節草、益母草和球果蔊菜為優勢種。 [2]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

  • 綜述
回龍洲 回龍洲
截至2015年,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棲息有154種野生脊椎動物,隸屬25目67科,佔湖南省已知脊椎動物總種數的16.8%。其中,兩棲綱1目,4科,11種;爬行綱3目,7科,17種;鳥綱12目,38科,93種;哺乳綱5目,10科,12種;魚綱4目,8科,21種。公園內有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0種,中日候鳥保護物種29種,中澳候鳥保護物種8種,還有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16種,其中中國特有物種12種。 [2] 
  • 魚類
截至2015年,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已查明魚類21種,隸屬於4目8科。其中,屬於洞庭湖經濟魚類有7種,分別是鯉魚、泥鰍、鯰魚、鯽魚 、鱖 、烏鱧和黃顙魚,佔整個濕地公園魚類的33.33%。5種魚類為中國特有,分別是中華鰟鮍、帶半刺厚唇魚、似刺鯿鮈、花鰍和刺鰍,佔整個濕地公園魚類種數的23.81%。 [2] 
  • 兩棲動物
截至2015年,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共有兩棲動物11種,隸屬於1目4科。其中,虎紋蛙被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鎮海林蛙是中國特有的兩棲類動物。這11種兩棲類動物中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保護物種有10種,佔整個濕地兩棲動物種數的90.91%;列入湖南省地方重點保護的物種有9種,佔整個濕地公園兩棲動物種數的81.82%。 [2] 
  • 爬行動物
截至2015年,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已發現爬行動物17種,隸屬於3目7科。這17種爬行動物均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其中,有16種被列入湖南省地方重點保護的物種,有7種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分別是中華鱉、王錦蛇、黑眉錦蛇、灰鼠蛇、烏梢蛇、銀環蛇和短尾蝮。 [2] 
  • 鳥類
截至2015年,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共有93種鳥類,隸屬於12目38科。其中,有9種被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物種目錄,佔園內鳥類種數的9.68%;有12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佔園內鳥類種數的12.90%。另外,分屬《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環境的協定》的保護動物分別達到了68種和29種。 [2] 
  • 哺乳動物
截至2015年,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已查明哺乳動物12種,隸屬於5目10科。其中,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物種有3種,分別是豹貓、黃鼬和黃腹鼬;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有6種,分別是小缺齒鼴、普氏蹄蝠、黃腹鼬、黃鼬、鼬獾和豹貓;列入湖南地方重點保護的物種有9種,佔園內獸類資源總數的75.00%。 [2]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主要景點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伏龍洲

伏龍洲地處洞口縣城平溪江中,與回龍洲一橋相隔,與洞口塘一水相連,四面碧水環繞,歷為湘黔古道的重要渡口。洲上有一座“蘭陵會館”(肖氏宗祠)。 [7]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回龍洲

回龍洲位於洞口縣城平溪江江心,形似巨龍回頭,故名回龍洲。洲內有珍貴樹木200多種。 [8]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鍾元帥廟

文昌塔 文昌塔
鍾元帥廟位於石江鎮雙江村,平面佈局呈前低後高之勢,前後四進,中軸線上依次為牌門、廊廡、內大門、天井、禮堂、雲天閣、元帥殿,兩側為廂房及廚房等附屬建築,佔地面積1856平方米,建築面積2053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 [9]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文昌塔

文昌塔位於回龍洲側平溪江北岸。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高43米,七級八方,鐵頂銅鈴,飛檐翹角。 [8]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青雲塔

青雲塔位於洞口鎮大勝村。距縣城6公里,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系樓閣式磚塔,八方五層,通高19.5米,底徑4.3米。塔基以青石砌築,每層塔檐為磚砌疊澀式,覆小青瓦,檐角鰲魚尾翹,檐邊飾飛禽走獸,奇花異草彩繪。頂層檐角系銅質響鈴,風吹鈴響,音清悦耳。底層大門朝西,門上飾花卉人物圖案。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2014年9月20日,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巡視員程良率領專家組來洞口縣考察評估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 [10] 
2016年9月2日,平溪江濕地公園躋身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11] 
2018年4月27日,平溪江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4]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作用價值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
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內的植物和動物資源多樣性豐富,代表物種齊全,無論物種數還是科數,在湖南省內都佔較高比例,在湖南省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與代表性;在已查明的動植物資源中,還有大量國家重點保護、中國特有或瀕臨滅絕的珍稀資源,具有很高的生態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園區的功能劃分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將其與園區內的人文景觀有機融合,通過“三江、兩岸、六洲、五園、多點”的總體佈局,將濕地公園打建設成以雪峯山———資江水系廊道生態系統保護保育為核心,以洲、水、林、園於一體的生態系統為特色,以宗祠、塔、廟等重點保護文物所藴含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生態保護、科普宣教、生態旅遊、科研監測於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2]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交通線路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交通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回龍洲位於洞口縣政府東南部,相距1千米,到達濕地公園步行行程大約需要10分鐘。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線路

伏龍洲——回龍洲——田家洲——水腳下洲——楊家洲——車田洲——石灣洲——早禾洲——大湖洲——江家洲——文家州 [12] 

湖南洞口平溪江國家濕地公園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5日,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0年通過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