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寧鄉縣城玉潭鎮與東南近郊的歷經鋪、城郊、白馬橋、壩塘四鄉鎮交匯處,規劃面積1472公頃,範圍東起金洲壩,北以堤壩為界,西至珍洲壩、美女山後,向南沿山脊線經下箭塘-天子山-胡羅山-大峯嶺-千鳳龍-窯洲寨-溜子洲後,沿堤壩至沙河橋,經南苑路後沿堤壩至金洲壩。地理座標東經112°30′00″-112°37′00″,北緯27°11′30″-27°17′05″。
2020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意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範圍調整。 [1] 
中文名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
地理位置
寧鄉縣城玉潭鎮
規劃面積
1472公頃
主要景觀
下箭塘、天子山、胡羅山、大峯嶺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佈局

公園於2009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總體佈局是“一線、兩帶、三區、三主題”。“一線”即一條溈江水系景觀主軸線,“兩帶”即溈江東、西兩岸沿江風光帶,“三區”即生態保育區、宣教服務區、觀光休閒體驗區三個重點功能區(其中生態保育區又包括金洲湖濕地保育區、鱔魚洲生態保育區、溜子洲植物保護繁育區、南太湖山地生態保育區),“三主題”即金洲湖濕地生態展示休閒區、珍洲水鄉風情園區、南太湖森林景觀遊憩區。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水系情況

公園以湘江一級支流溈江為主體,園內金洲壩、溈豐壩、珍洲壩梯級相連,形成長約16公里的河道型水庫。溈江發源於寧鄉縣扶王山,自西向東蜿蜒而下,橫貫寧鄉全境,於長沙市望城區新康匯入湘江。河道全長144公里,控制流域面積2430平方公里,流經寧鄉境內120公里,流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佔整個溈江流域面積86%,佔寧鄉縣域總面積76%。千百年來,溈江用不竭的甘霖滋潤着楚溈大地,養育了兩岸的人們。同時,她也是一條歷史的河流,沿途有着厚重的歷史人文古蹟、豐富的鄉土民間傳説和美麗的自然山水風光。因此,溈江被譽為“寧鄉母親河”。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資源

公園以河流濕地為主,兼有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稻田濕地。濕地資源面積1219.35公頃,佔公園總面積82.84%。其中永久性河流濕地面積293.27公頃,佔公園總面積19.92%;泛洪平原濕地面積445.53公頃,佔公園總面積30.27%(包括三個河心洲:珍洲143.59公頃、溜子洲10.41公頃、鱔魚洲4.10公頃);湖泊、庫塘濕地面積93.45公頃,佔公園總面積6.35%;稻田面積387.09公頃,佔公園總面積26.30%。其他為有林地與宜林荒山地約252.65公頃,佔公園總面積17.16%。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野生動物資源

公園內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有湖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7種,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有127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附錄三的動物分別有31種、6種,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評為瀕危級別的動物有3種,中國特有物種有2種。公園內鳥類資源有15目40科125種,其中10種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8種為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保護鳥類,13種為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保護鳥類。魚類資源有4目14科46種,以華東魚類區係為主,兼有南北和西部區系成分滲透,具有較強的過渡性。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野生植物資源

公園內有維管束植物105科228屬287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5科19屬23種,裸子植物有2科2屬3種,被子植物有88科207屬261種(包括雙子葉植物73科157屬200種、單子葉植物15科50屬61種)。公園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主要有水杉、銀杏、花櫚木、香樟、野大豆等。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自然人文資源

公園內溈江河道及沿岸有金洲湖、金洲風雨廊橋、鱔魚洲、狀元樓、溜子洲、正農仿古街、美女山等景點。南太湖一帶山水秀麗,素有“寧鄉後花園”之稱。溈江、烏江在珍洲壩匯合,形成長約2公里的幽深峽谷,兩岸樹木葱蘢,林間鳥獸出沒,生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價值

公園是以攔蓄形成的河流濕地為主體,還包括了山間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及其溝渠、庫塘、稻田等人工濕地,以及人工林與天然次生林在內的濕地-森林複合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相對完整且類型豐富多樣,發揮着蓄納洪水、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調節區域氣候等重要的生態功能,為湘江生態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時,由於公園位於我國候鳥南北遷徙中線,淡水濕地水禽種類較為豐富,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和生態保護價值,是開展河湖類型濕地的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濕地保護宣傳的極佳場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