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

鎖定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ICBN)成立於2013年11月01日,依託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建設,重點開展具備國際視野和前瞻性的化學生物學、化學傳感、新型醫學材料和納米科學等相關研究,並以創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的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中心為目標。
研究所旨在搭建國際一流的化學、生物學與納米科學等交叉領域的研究平台,培養和造就高水平的國際頂尖學術梯隊,在納米生物學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產業化示範等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原創性科研成果,解決當前重大疾病診斷與治療技術瓶頸。
研究所在職科研人員十餘名,是一支由頂尖人才(世界頂尖學者Chad A. Mirkin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和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 David Walt教授(美國工程院、醫學院院士,塔夫茨大學教授)和Milan Mrksich(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帶領的創新團隊。擬投入近億元和2300㎡實驗樓支持研究所建設和儀器購置,實驗樓已交付使用。每年選派5名左右優秀學生直接赴美一流實驗室進行聯合培養。 [1] 
中文名
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Chemical Biology and Nanomedicine
外文名簡稱
ICBN
成立日期
2013年11月01日
發展定位
世界一流科研機構
名譽主任
Chad A. Mirkin、David R. Walt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歷史沿革

2013年11月01日,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ICBN)成立。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
2016年05月27日,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大樓竣工揭牌,2000平米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建設內容

建立領先世界的納米技術、分子探針、靶向藥物的原創性技術;
發現與鑑定數種重大疾病標誌物,研發創新藥物;
培養具有充分想象力的科研人員,創建頂尖年輕精英的培養基地等。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建設目標

中國第一個世界級的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中心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負責人員

研究所負責人團隊成員:Chad A. Mirkin、David R. Walt、Milan Mrksich
Chad A. Mirkin
Chad A. Mirkin Chad A. Mirkin
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名譽主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醫學院、工程院和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先後在美國西北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立了兩個世界級的納米技術研究中心。
Chad A. Mirkin近10年來一直與湖南大學保持密切合作,2013年起受聘於該校特聘教授,同年作為海外學術大師,組建了12人的海外學術團隊,參與湖南大學團隊獲批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的“化學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項目(111計劃)。
作為美國西北大學國際納米技術研究所的創辦人,Mirkin致力於將海外先進的工作經驗引入湖南大學。2013年11月,Chad A. Mirkin在湖南大學組建“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並擔任負責人。
Chad A. Mirkin表示,他將在湖南大學擬建10個學術團隊,致力於搭建國際一流的化學、生物學與納米科學等交叉領域的研究平台,培養和造就高水平的國際頂尖學術梯隊。
(Chad A. Mirkin教授在湖南大學帶的第一個學生為2014級博士研究生張博涵 [2]  ,她的研究方向是球形核酸)
David R. Walt
David R. Walt David R. Walt
湖南大學名譽教授,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名譽主任,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美國醫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成員,迄今已發表高水平論文250餘篇,擁有50餘項專利。
2013年12月,湖南大學引進David R. Walt教授等世界頂尖科學家,組建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ICBN)。
Milan Mrksich
Milan Mrksich Milan Mrksich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導師

研究所部分導師簡介:
美國科學院、醫學院、工程院和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西北大學教授,世界生物納米領域第一人,共發表了610餘篇學術論文,擁有超過960項專利,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科學技術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之一。研究工作跨越多個學科,在超分子、納米電子學和納米光學方面具有高超的研究水準,建立了基於納米顆粒的生物分子檢測技術,發明蘸筆納米印刷術。
David R. Walt 教授
美國工程院、醫學院院士。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著名生物傳感專家,光纖微陣列檢測技術的發明者。1974年本科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化學專業,1979年於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化學和藥學雙博士學位。發表論文250多篇,擁有50多項專利。
Milan Mrksich 教授
生物物理動力學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細胞生物與分子生物領域傑出教授。。已發表75篇學術論文,並獲得諸多榮譽。
劉松 教授
湖南大學嶽麓學者,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2011年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2011-2016年先後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戴黎明教授課題組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先進二維材料研究中心SlavenGaraj教授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Adv. Mater.,Chem. Sci.等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文章被引用1400餘次。研究領域包括低維材料的可控合成、納米器件的製備及電荷輸運性質研究、高性能生物傳感器及光電器件,生物電子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
黃靜 教授
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教授。2010畢業於武漢大學,並獲得化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導師:周翔教授)。2010 -2015在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領域包括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有機生物學等交叉學科。已在Molecular Cell,Angew. Chem. Int. Ed.Nucleic Acids ResearchChemCommun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多篇,其中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10篇。 [1]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化學生物學
2、化學傳感
3、新型醫學材料
4、納米科學 [1]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研究成果

近年來,該所在研發領先世界的納米技術、分子探針、靶向藥物等原創性技術方面,深入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發現和鑑定數種重大疾病標誌物、研發創新藥物等方面所取得的原創成果,並研製了基於高密度光纖微陣列數字成像系統,對蛋白質檢測的靈敏度較原有技術提高了1000倍,為生物醫學分析提供了一種超高靈敏檢測技術平台,填補了我國相關技術空白。 [3]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所獲榮譽

北京時間2015年10月14日晨,研究所負責人Chad A. Mirkin在美國被授予2015年度賽克勒交叉領域研究獎 [4] 
賽克勒交叉領域研究獎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頒發的最高獎項,Chad A. Mirkin也因此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納米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主席RalphJ.Cicerone認為Chad A. Mirkin教授,“通過多學科的成功結合,創造了全新類型的核酸,促進了重大疾病診斷及治療的發展”。 [4] 
賽克勒獎每年獎勵在國際物理和生物學領域做出傑出成就及貢獻的科學家,獎金高達40萬美元。賽克勒交叉領域研究獎於2015年創立,旨在獎勵在數理化、生物醫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工程學和計算科學等交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果。首屆賽克勒交叉領域研究獎授予了Chad A. Mirkin教授及其團隊關於球形核酸在癌症診斷及治療的交叉學科研究。 [4] 
2、丹·大衞獎(Dan David Prize)
Hunan University professorChad A. Mirkinwas recognized todaywith the prestigious 2016 Dan David Prize in the Future Time Dimension for his trail-blazing breakthroughs in nanoscience that hold great promise for improvement of our world.(February 11, 2016) [5] 
丹·大衞獎創立於2001年,旨在獎勵在科學、技術、文化或社會福利領域的傑出貢獻,每年按照過去、現在與未來選擇三個領域進行獎勵。 [6] 
3、2016年David R. Walt教授當選美國醫學院院士
美國當地時間2016年10月17日,我校David R. Walt教授當選美國醫學院院士。
榮譽證書 榮譽證書
湖南大學黨委書記蔣昌忠、校長段獻忠致信祝賀David R. Walt教授當選。賀信指出,當選美國醫學院院士是對David R. Walt教授在醫學研究上所做貢獻的高度讚揚,我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堅信在David R. Walt、Chad和Milan等教授的率領下,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ICBN)將成為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標杆機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