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外文名
-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
- 创办时间
- 1978年 [56]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58]
- 学校类别
- 综合类 [22]
- 学校特色
- 湖南省属高等院校 [58]
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18年) [1] - 主管部门
- 湖南省教育厅 [58]
- 现任领导
- 盛明科(校长) [52]
- 本科专业
- 47个(截至2024年12月) [22]
- 硕士点
- 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截至2024年12月) [1]
- 院系设置
- 14个学院(截至2024年12月) [22]
- 校 训
- 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 [5]
- 校 歌
- 《梦想飞翔》 [5]
- 校庆日
- 11月1日 [11]
- 院校代码
- 10553 [22]
- 主要奖项
- 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2022年) [15]
湖南省“节水型高校”称号(2021年) [16] - 知名校友
- 罗聪明 [14]、肖来明 [14]
- 教师人数
- 1250人(截止2024年12月)
- 学生人数
- 21100人(截止2024年12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涟源师范专科学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前身是涟源师范大专班,创立于1979年9月,当时借用涟捉夜员源一中校舍办学市良,最初设立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体育5个教育专业,首批招生人数为202人。1979年秋,增加中文教育专业,共录取新生206人,此时,中文、英语、体育3个专业在涟源一中办学,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在娄底一中办学.。1980年2月,学校禁市成立中共涟源师范专科学校筹建处委员会。随后,学校在198笑遥套1年7月更名为湖南师和促拳促范学院涟源分院。1983年7月,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专科学校。 [56]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娄底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86年并入娄底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娄踏愚颈底师范学校并入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6月,学校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56] [78]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06年,涟邵矿业集团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匙霸2007年,学校收购娄底机电工程学校79亩地产及不动产建筑物。2008键臭归年,学校组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执行两块牌子,市校双重管理的模式。 [56]
201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该校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该校获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 2019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2年,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培育基地。 [1]2024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筹的“人文书法博物馆”开馆。 [12]12月8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暨“校友回湘”共话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 [81]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开设4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2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工程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 [22] |
学院名称 | 所设专业 | 学院名称 | 所设专业 |
马克思主义学院 [22] | 思想政治教育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2] | 农学 植物保护 园艺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法学院 [22] | 法学 社会工作 | 文学院 [17] | 汉语言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秘书学 |
外国语学院 [22] | 英语 商务英语 | 商学院 [18] |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数字经济 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
教育学院 [19] | 学前教育 历史学 应用心理学 人文教育 | 数学与金融学院 [2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金融工程 |
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 [2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产成型及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 信息学院 [20] | 物理学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物理学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21] |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化学 环境工程 材料工程技术 | 音乐舞蹈学院 [22] | 音乐学 舞蹈学 舞蹈编导 |
美术与设计学院 [22] |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书法学 | 体育学院 [22] | 体育教育 舞蹈表演 运动训练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5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 [1]
类别 | 名称 |
硕士学位点 [3] | 农业 |
省级应用特色学科 [1] |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职工1250人,拥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391人、博士375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青年英才、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入选者、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一大批学者入选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等荣誉。 [1]
类别 | 名称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刘和云 [31]、周发明 [32] |
全国优秀教师 | 李曾妍 [2] |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 陈志国 [30] |
12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 游训龙 [33] |
青年骨干教师 | 杨国辉、刘辉玲、李嘉瑞、张娟 [33]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6门。近3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874项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205项,省级奖励669项。 [1]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拥有18个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 [79]学校还入选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培育基地,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高校、实践联盟理事高校。 [1]
类别 | 名称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电子商务、能源与动力工程、网络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财务管理 [13]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财务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商务、网络工程、材料化学、农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电信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化学、美术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音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法学、书法学 [13] [77] |
国家一流课程(部分) | 运动解剖学 [23]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部分) | 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税法、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概论、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二) [24]、植物学 [25]、器乐重奏(古筝) [26]、运动解剖学 [27]、绘画基础(专业造型) [28]、通信原理 [29]、微生物学 [3] |
刘铁峰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 | 2020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组 教学团队 (2008年获批,持续应用至今) | 省级教学团队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思想政治工作科研实践 (游训龙) | 12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教学科研工程 (杨国辉) | 青年骨干教师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教学科研工程 (刘辉玲) | 青年骨干教师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教学科研工程 (李瑞嘉) | 青年骨干教师 | 2019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教学科研工程 (张娟) | 青年骨干教师 | 2020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陈琳) |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 2019 | 省三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省 教育工会 |
抗美援朝揭秘 (谢科峰) |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 2018 | 省三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 |
奋斗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研究 (周玉珍) |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指导 | 2019 | 省三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 |
军事理论课堂 (李盼强) | 军事理论课教学竞赛 | 2018 | 省二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 |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何娟) | 军事理论课教学竞赛 | 2019 | 省二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 |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应对新冠病毒“精神抗体” (袁承蔚) |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指导 | 2020 | 省三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 |
党史知识学习指导 (杨国辉、张得才)(2020年建设,2021年获批) | 湖南省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20 | 省级 |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
就业指导 (张得才) |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 | 2020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 |
教学指导 (周玉珍) |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指导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教学指导 (谢科峰) |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指导 | 2019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在义乌赛区发现全世界的 好商品 (王奕淼) | 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赛区二等奖指导 | 2020 | 省二等奖 | 湖南省教育厅 |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50所高校进行了合作与交流, [1]如巴斯斯巴大学、水仙花国际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等。 [34-35]
学校与三一重工、隆平高科、中软国际等500多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成立有金蝶商学院等2家行业学院等。学校与政府机关展开合作,如与娄底市政府共建了创新创业学院,与新化县人民政府共建了先进陶瓷产业学院等。此外,校政企联合共建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 [1] [36]
学术交流
学校开展了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2023年“绿色可持续植保”学术论坛 [38]、《有效辩护与刑事律师的修养》主题讲座 [39]、人文科技大讲坛 [40]、“学翻译与翻译学--聚焦英语语言实践”的学术讲座 [41]、数学学科创新大讲坛等。 [42]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站1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 [1]
省级实验室(部分) | |
农药无害化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 | 精细陶瓷与粉体材料 [1] |
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 [60] | |
省级研究中心 | |
2011协同创新中心“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3] | |
核心价值观视域的湖湘生态文化研究基地 [73] | |
省级基地 | |
复(配)合农药新制剂研制与开发 [3] | 道地药材湘玉竹GAP生产与加工 [3]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梅山文化基地 [71] | 湖南正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72] |
湖南省曾国藩及湘中文化研究基地 [37] | 区域文化研究基地 [68] |
潇湘家庭文化实践基地 [69] | 蔡和森与党的建设研究基地 [70]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师获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440项,其中国家自科、社科项目11项。 [74]截至2022年9月,发表高水平论文350篇,出版著作5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8项;获发明专利37项,获实用新型、外观、软件著作权等649项。 [43]
项目 | 类别 | 年度 |
振荡脉冲射流诱发疏浚用气力泵底部流场脉动机理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0 [44] |
高效几何迭代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1 [45] |
清代两湖地方诗总集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 2022 [46] |
FNA破解污泥胞外聚合物促进重金属溶出的效应与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 2022 [47]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占地面积27230平方米,有纸本图书1414044册,电子图书4218158册,包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法律法规、专题资讯、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多种类型数据库29个。 [10]
- 学术期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原名《娄底师专学报》,创刊于1984年, [48]双月刊,设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社会、文学·语言·艺术、教育·教学等常规栏目。同时,特设曾国藩研究、梅山文化研究、大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大家谈、女性主义研究等专栏。 [4]该学报曾获2006年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48]、2019年全国高校优秀期刊、 [49]2022年度湖南省技术期刊优秀装帧设计奖等奖项。 [50]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校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校徽设计为双圆环形状。内环以深蓝色为背景,中间有波浪和两颗星星构成的白色图案。外环同样以蓝色为底,上方写有学院的中文全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下方则是学校的英文全称。校徽象征着学院致力于人文与科技的融合,以娄底为根基,向三湘四水乃至世界辐射其影响力。学院坚持开放的教育理念,以宽广的视野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共同创造学校辉煌的未来。 [11]
校名
学校校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题写。 [51]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底白字长方形旗帜,学校校徽位于正中,校名中英文字体为白色,中文校名位于标识下方,英文校名位于中文校名下方。 [11]
精神文化
校训
学校校训为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 [5]
校风
学校校风为人才至上,仁爱满园 [5]
校歌
学校校歌是《梦想飞翔》,由龙红年作词、谭建光作曲。 [5]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盛明科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刘铁锋、陈勇 |
党委副书记 | 朱强 |
常委书记、纪委书记 | 凌艳平 |
副院长 | 谭峰亮 |
党委委员 | 周迎杰 [82]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 [52] [80]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刘铁铭 | 院长 | 2021.03~2023 [7-8] |
院长 | 2013.10~2021.01 [9] |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学校拥有海园广场、致远楼、同德楼、甘澎楼等校园建筑。 [75-76]另外,学校2024年开馆的人文书法博物馆是湖南省内第一个高校书法博物馆,馆内拥有汉砖、汉瓦铭文、墓志拓片、名人墨迹、碑刻实物等藏品。 [12]
图册参考资料 [85]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姓名 | 备注 |
---|---|
刘海平 | 赣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 [61] |
阳胜高 | 娄星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62] |
戴佩瑶 |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第四小学教导主任 [63] |
罗聪明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64] |
刘勇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第四届、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65] |
刘丹华 | 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工作 [66] |
肖来明 | 长沙市广播电视台工作 [67]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日期 | 荣誉名称 |
---|---|
2012年 | 学校获湖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53] |
2017年 | 学校获湖南省十大平安学校称号 [54] |
2019年 | 学校获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称号 [55] |
2021年 | 学校获湖南省“节水型高校”称号 [16] |
2022年 | 学校获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 [15] |
2025年 |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