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

鎖定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始建於1985年,原名湖北省地礦建設工程院,是由湖北省地礦局下屬第一、三、四、九探礦工程大隊、水文地質大隊、物探大隊、武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等七個隊抽調人員聯合組建的一家地質勘探施工專業隊。
中文名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
成立日期
1985年
組織前身
湖北省地礦建設工程院
機構隸屬
湖北省地礦局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發展歷史

發展歷史 發展歷史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始建於1985年,原名湖北省地礦建設工程院,是為支持湖北省的城鄉建設,擴大城市地質、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服務領域,由湖北省地礦局下屬第一、三、四、九探礦工程大隊、水文地質大隊、物探大隊、武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等七個隊抽調人員聯合組建的一家地質勘探施工專業隊。2004年7月經湖北省編委批准,湖北省地礦建設工程院正式掛牌。2014年8月,湖北省地礦建設工程院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 [1] 
工程院及所屬單位分別承擔或參與了省內的銅、金、煤等40多種礦產勘探工作,累計完成進尺35萬米,探明儲量銅115.8萬噸、鐵9881.9萬噸、錳6.8萬噸、鉬鈷等316噸、非金屬礦4871噸,切實履行了“資源保障”職能。
在城市地質工作中,工程院積極服務於城鄉建設,在環境地質、工程地質等城市地質領域成績斐然。對黃石鐵山、大冶銅錄山等60多個礦山進行了地質災害評估和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先後完成了湖北巴東黃土坡滑坡、四川省漢源泥石流等100餘項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和監測預警工作,2003年4月榮獲“全國地質災害防治成功預報特別獎”。組織實施了800餘項大型建設和市政工程的地下地質和水文情況調查及壓覆礦產評價,保證了武漢市龍王廟整險加固、三峽大壩下圍堰防滲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在引進和研發新技術新工藝上勇於探索和大膽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後完成科研項目20多個,其中有2項成果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貳等獎,4項成果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叁等獎。申報國家發明專利7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有11項工法被批准為湖北省省級工法,1項被評為國家級工法。這些科研成果、專利和工法的取得為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提高服務地方建設的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8年6月被湖北省委授予“黨建先進單位”稱號,2014年獲得了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多次被國土資源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等授予“先進單位、省重合同守信用單位、AAA級信譽單位、安全生產紅旗單位”等榮譽稱號。2013年4月,工程院榮獲首屆中國百強地質隊排行榜水工環類全國第一名。
專業打造實力,品質成就夢想。面向未來,工程院將繼續發揮地質勘探和城市地質方面的專業優勢,堅持永無止境的探索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恪守“吃苦、奉獻、誠實、敬業”的文化理念,發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的“三光榮”精神,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1]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主要職能

工程院本部坐落在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南麓與東湖岸邊相交地帶。下轄9個經營單位,主要服務於湖北省的城市地質和地質勘探工作。具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地質勘查“三甲”資質(固體礦產勘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甲級、地質鑽坑探甲級),地質災害防治“五甲”資質(甲級勘查、甲級設計、甲級施工、甲級監理和甲級評估);岩土工程勘察甲級和岩土工程設計甲級資質;通過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位一體”認證。

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組織結構

工程院現有在冊職工79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9人。具有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170人,其中教授級高工11人,高級工程師51人;具有全國各類執業資格證書的註冊人員180餘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