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北楓楊

鎖定
湖北楓楊(學名:Pterocarya hupehensis Skan)是胡桃科、楓楊屬植物,喬木,高10-20米;小枝深灰褐色,無毛或。被稀疏的短柔毛,皮孔灰黃色,顯著;芽顯著具柄,裸出。奇數羽狀複葉,長約20-25釐米,葉柄無毛,長約5-7釐米。雄花序長8-10釐米,3-5條各由去年生側枝頂端以下的葉痕腋內的諸裸芽發出,具短而粗的花序梗。果序長達30-45釐米,果序軸近於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果翅闊,橢圓狀卵形,長10-15毫米,寬12-15毫米。 [1] 
分佈於中國湖北西部至四川西部、陝西南部至貴州北部。常生長於河溪岸邊、濕潤的森林中。 [1] 
湖北楓楊材質輕軟,是傢俱、農具、火柴桿、茶葉箱等用材,也可作人造棉原料。樹皮纖維拉力強,是造紙、人造棉和制繩等的優良原料。種子含油率28.83%,是制肥皂和煉製飛機潤滑油的優質原料。種子還可釀酒和作飼料。樹冠寬廣,樹葉茂密,掛果持久,是美麗的園林綠化樹種。 [2] 
中文名
湖北楓楊
拉丁學名
Pterocarya hupehensis Ska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殼鬥目
胡桃科
楓楊屬
湖北楓楊
命名者及年代
Skan,1899

湖北楓楊形態特徵

湖北楓楊
湖北楓楊(7張)
喬木,高10-20米;小枝深灰褐色,無毛或。被稀疏的短柔毛,皮孔灰黃色,顯著;芽顯著具柄,裸出,黃褐色,密被盾狀着生的腺體。奇數羽狀複葉,長約20-25釐米,葉柄無毛,長約5-7釐米;小葉5-11枚,紙質,側脈12-14對,葉緣具單鋸齒,上面暗綠色,被細小的疣狀凸起及稀疏的腺體,沿中脈具稀疏的星芒狀短毛,下面淺綠色,在側脈腋內具1束星芒狀短毛,側生小葉對生或近於對生,具長1-2毫米的小葉柄,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下部漸狹,基部近圓形,歪斜,頂端短漸尖,中間以上的各對小葉較大,長8-12釐米,寬3.5-5釐米,下端的小葉較小,頂生1枚小葉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頂端急尖。 [5] 
花序長8-10釐米,3-5條各由去年生側枝頂端以下的葉痕腋內的諸裸芽發出,具短而粗的花序梗。雄花無柄,花被片僅2或3枚發育,雄蕊10-13枚。雌花序頂生,下垂,長約20-40釐米。雌花的苞片無毛或具疏毛,小苞片及花被片均無毛而僅被有腺體。果序長達30-45釐米,果序軸近於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果翅闊,橢圓狀卵形,長10-15毫米,寬12-15毫米。 [1] 

湖北楓楊生長環境

湖北楓場多生長於海拔700-2000米的溝谷、河溪兩側濕潤之地的疏林中。 [2]  為亞熱帶樹種,喜温瞹濕潤氣候,也稍耐寒,在中國河南黃河沿岸可安全過冬。在中心分佈區湖北武當山,年平均氣温為15.8℃,最冷月(1月)均温為3℃,最熱月(7月)均温為27.9℃,年降水量為850.5毫米,無霜期為250.6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1%。喜光,不耐庇萌。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和輕度鹽鹼土上均能適應,喜生於深厚、肥沃、濕潤的溝谷、溪水、河流沿岸,耐水濕,但不喜長期積水及水位過高之地。 [2] 
其伴生喬木有苦木、柯楠、山拐棗等;伴生灌木有省沽油、大葉鐵線蓮、葛蘿械、山梅花、大葉樸、稠李、楤木、棣棠、野珠蘭、水蠟樹等;伴生草本有貫眾、華山參、紫花碎米薺、翠雀、毛果堇菜、光果堇菜、車前紫草等。 [2] 

湖北楓楊分佈範圍

湖北楓楊為中國華中地區特有種,主要分佈於河南西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至貴州東部及北部等地。在中國河南,湖北楓楊分佈於大別山、伏牛山和桐柏山區,多呈零星分佈。大別山區和伏牛山區稍多,桐柏山區極少。 [2] 
湖北楓楊 湖北楓楊

湖北楓楊繁殖方法

湖北楓楊播種

採種貯藏:選擇15-20年生生長旺盛、無病蟲害、幹形通直圓滿的壯齡樹作採種母樹。當果實由青綠變為黃褐色時即可採種,可採摘果穗,也可用竹竿等擊落後地面掃集,或待果實充分成熟自動脱落後掃集。採回後淨種,可揉搓去翅,也可不去翅。湖北楓楊種子有深休眠特性,可以採後隨即播種,在苗牀完成後熟階段,打破休眠,也可於室外背陰高燥處挖沙藏坑,將種子與濕沙按1:3的比例混勻,置坑內沙藏過冬。沙藏時間應不低於120天。幹藏種子或沙藏時間不夠的種子春季播種不能萌發,往往到下一年早春才能萌發。 [2] 
整地播種:選擇深厚肥沃有水源條件的砂壤土地作圃地。深翻細耙,施足底肥,並做成平畦,畦寬1-1.2米,畦埂高20釐米左右。播種分秋播或春播。秋播於10-11月進行,播後應覆土厚34釐米,隨即澆1次透水,冬季結冰前應再澆1次透水,春季發芽前如遇土壤乾旱,也應適當補充水分,苗木出土前應適時鬆土。春播於春季3月進行,播種前如沙藏種子尚未萌動,可從沙藏坑中挖出種子,置於背風向陽的陽畦中催芽,當有30%左右的種子萌動時即可播種。播種行距25-30釐米,播後覆土厚1-2釐米,然後蓋草或支小拱棚。每畝播種量10-12千克。 [2] 

湖北楓楊扦插

一般用嫩枝扦插。扦插可於6-8月進行。在背風向陽處建插牀,基質用乾淨粗河沙,插牀上配套自動間歇噴霧系統。選1-3年實生苗作採穗母樹,選取當年半木質化的枝條作插穗,插穗長15釐米左右,粗0.8-1釐米上端留2-3個複葉,每個複葉可剪留1/3-1/2葉片。插穗剪好後,選用400-600倍的多菌靈溶液噴霧消毒,然後捆成小捆,將下端放入ABT1號生根粉100毫克/千克溶液中浸泡2小時,浸泡深度3-5釐米。取出後隨即扦插,插入深度5釐米,株行距5釐米×5釐米,插後按實。扦插完成後,隨即啓動噴霧系統。可通過噴霧來控制插牀温度,一般將温度控制在20-28℃有利於湖北楓楊生根。扦插15天后,可用0.2%的尿素溶液葉面施肥,以後每間隔10-15天施肥1次。可用尿素搭配磷酸二氫鉀噴施。正常管理35-40天后開始生根。生根率可達70%以上。 [2] 

湖北楓楊栽培技術

湖北楓楊苗期管理

播後管理:播種後約20天出苗。出苗後應及時揭除覆蓋物。當苗木生長至10-15釐米時,應及時間苗、定苗,去弱留強,株距15釐米左右,每畝留苗1.5-1.8萬株。湖北楓楊苗期生長較快,從5月下旬即進入速生期,一直到9月中下旬生長速度才明顯下降。期間要加強水肥管理,每月應至少施追肥1次,施肥量10-20千克/次,前期宜少,以後逐漸加大。5-7月以氮肥為主,8-9月以磷鉀肥為主,控制氮肥。結合施肥,應視天氣情況及時灌水。 [2] 

湖北楓楊大苗培育

大苗培育一般用1年生苗定植。由於湖北楓楊側枝發達,故定植密度宜大不宜小,株行距以0.8米×0.8米為宜,有利於抑制側枝的生長和主幹的培養。正常培育2年,樹高可達4-5米,胸徑可達5-6釐米,可以隔行或隔株移除利用,留圃苗再培育1-2年,胸徑即可達8-10釐米。 [2] 

湖北楓楊栽植撫育

選地:應選擇低山丘陵區和平原區來發展楓楊,可選擇溝河兩岸、居民房前屋後、低濕地、沿黃或沿準河灘地、準北砂姜黑土低窪地作為造林地。乾燥瘠薄的豫西、豫北的黃土丘陵及石質山地不適宜作湖北楓楊的造林地。 [2] 
整地:宜用大穴整地,種植穴規格80釐米×80釐米×50釐米。種植前每穴應施入腐熟有機肥20-30千克。 [2] 
栽植:種植於3月上中旬進行,用1-2年生苗均可。初植密度宜大不宜小。一般為2米×2米有利於培育通直的樹幹。 [2] 
撫育:湖北楓楊發枝力強,造林後應注意修枝。修枝一般於冬春季樹液未流動前進行,修去枯死枝、病蟲枝、竟爭枝修枝強度以保留樹冠的2/3為宜。造林5-6年後林分可鬱閉,應及時隔株間伐,以培育大徑材。 [2] 

湖北楓楊主要價值

湖北楓楊經濟

湖北楓楊材質輕軟,紋理細緻,易加工,不易翹裂,但不耐腐乾後易遭蟲蛀。是傢俱、農具、火柴桿、茶葉箱等用材,也可作人造棉原料。樹皮纖維拉力強,是造紙、人造棉和制繩等的優良原料。湖北楓楊種子含油率28.83%,可櫸制供工業用,是制肥皂和煉製飛機潤滑油的優質原料。種子還可釀酒和作飼料。 [2] 

湖北楓楊觀賞

湖北楓楊樹冠寬廣,樹葉茂密,生長快,適應性強,果實奇特,果序長,掛果持久,是美麗的園林綠化樹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