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

中国湖北省襄阳市公办高校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收藏
0有用+1
0
湖北文理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1] [40]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58年5月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66-1978年,武汉大学襄阳分校设立;1998年3月,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7月,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1] [25]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0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教职工1715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1]截至2025年6月,有二级学院19个。 [76]
创办时间
1958年 [2]
主管部门
湖北省 [2]
知名校友
汪一洋 [32]苏超时 [31]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湖北文理学院 [2]
外文名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2]
创办时间
1958年 [2]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2]
学校类别
综合类 [2]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2]
主管部门
湖北省 [2]
现任领导
吴超仲 [4](党委书记)杜国锋 [4](党委副书记、院长)
本科专业
60个(截至2024年12月) [1]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截至2024年12月) [1] [73]
硕士点
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截至2024年12月) [1] [73]
院系设置
二级学院19个(截至2025年6月) [1] [76]
校    训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
校    歌
《前行》 [41]
校庆日
5月9日 [2]
地    址
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2]
院校代码
10519 [42]
知名校友
汪一洋 [32]苏超时 [31]
教职工数量
1715人(截至2024年12月)
学生数量
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截至2024年12月)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学校前身

  • 襄阳师范专科学校
湖北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阳师范专科学校隶属于湖北省人民政府,属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1962备榜年6月,因国民经济政汽巴枣策调整,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停办。 [43]1975年,为适应襄阳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漏嘱兰,经湖北省革委会批准,襄阳地乐虹劝区师范学校附设高等师范班,设政语、数理两个专业,学制3年。1977年,“襄阳高师班”更名为“武汉大学襄阳分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基础上,恢复“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整体迁到隆中。 [43]
  • 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
1979年襄樊市工艺美术学校成立,这所学校是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的前身,是一所培养实用性工艺美术的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 [48]
  • 襄樊教育学院
1981年襄樊市教师进修学院成立,这所学院是襄樊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具有鸦想师范性质的成人高校,是襄樊市在愉旬兵职初中教师好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基地。 [48]
  • 襄樊职业大学
1983年襄樊职业大学成立,是以工科为主、培养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新型地方大学,属全日制普通拜祖跨高等学校。 [48]

院校合并

1998甩洪炒市年3月,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7月,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襄樊学院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1] [43]
2018年9月16日,学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进行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43]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0个; [1]有二级学院19个。 [76]
院系专业
教学机构
专业名称
交通与运载学部
机械工程学院 [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6]
车辆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7]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工程造价、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智慧交通研究院
医学部 [8]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院
护理系
医学检验系
汉江医学研究院
经济管理学院 [9]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
计算机工程学院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教师教育学院 [11]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12]
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学院 [13]
绘画、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食品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4]
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生物科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15]
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
体育学院 [16]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外国语学院 [17]
英语、日语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18]
物理学(物理教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文学与传媒学院 [19]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
音乐舞蹈学院 [20]
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
政法学院 [21]
法学、社会工作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2]
地理科学、旅游管理
功能材料研究院
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 · 汉江研究院(孔明书院)
截至2024年6月,备注:学校官网简介与专业设置页面数据不一致
参考资料 [3]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1]
学科建设
类别
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机械、教育、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旅游管理、设计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27]
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创新
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食品科学与工程 [14]、机械工程 [44]、政治学 [44]
参考资料 [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有教职工1715人,专任教师1229人,其中正高级228人,副高级488人,博士学位教师507人,硕士学位教师606人;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55人,聘请隆中学者、特聘教授等20余人,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 [1]
师资队伍(部分)
类别
名称
隆中学者
李鑫 [55]
王鸣魁 [56]
吴波 [57]
胡钊政 [58]
郭柏灵 [59]
李中杨 [60]
省级教学团队 [53-5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
机械学科机电测控课程群教学团队
新闻传播实验类课程群教学团队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
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语言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智能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 [1]
教学建设
类别
学科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社会工作、学前教育、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车辆工程、自动化 [6]、土木工程 [7]、临床医学 [8]、市场营销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14]、数学与应用数学 [15]、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 [19]、地理科学 [22]
国家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 [22]、物理学 [18]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 [26]
省级品牌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物理学 [45]、地理科学 [22]、思想政治教育 [12]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8]
《离散数学》《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实践》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0] [19]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践》《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广播电视导播》《中国传统文化》《新闻学概论》《应用写作》《微电影创作》《摄影基础》等
参考资料 [1]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中国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对口支持合作关系,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组织师生申报各类公派出国留学、研修项目,每年选派数十名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开展科研合作;已招收与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生二百余人。 [1]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44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4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 [1]
科研平台
类别
名称
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 [46]
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站、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检察院研究生工作站、湖北文理学院-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湖北文理学院-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7]
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2011计划) [38]
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数字化湖北省协同中心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9]
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 [36]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2项,省部级项目54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22项。年度科研经费达到亿元;授权专利数量稳居全省高校十强。 [1]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获4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35]
科研成果(部分)
时间
项目
奖项
2023年
高性能电动车辆智能底盘动态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2]
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
2022年度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51]
高强韧高导热压铸铝合金材料设计及其产品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
2022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1]
HPV感染相关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靶向防治策略
高性能汽车复杂零件智能精锻技术与应用
2021年
高刚度长寿命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研发及产业化
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0]
菜田问题土壤生态修复及健康维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0]
商用车辅助驾驶网联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
联轴器产线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效超洁净电捕焦油器技术及系统
生殖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策略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10余万册,电子图书折合数7377816册,电子期刊1645625册;数字资源主要有: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寻知学术文献数据库、超星中文发现系统、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歌德电子书借阅系统、世界名校精品课教育视频资源库、国际硕博论文搜索系统、WEBPAT专利平台、NextLib、中国名校精品课教育视频资源库、环球探索教育视频资源库等10个数据库与服务平台。 [23]
  • 学术期刊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原《襄樊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2-1830/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4476,邮发代号:38-346。重点栏目有“三国历史文化研究”、“襄阳地方文化研究”、“孟浩然研究”、“宋玉研究”、“道安研究”。栏目涉及教育教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法学、管理学、数学、旅游科学、建筑工程、机械与汽车工程、计算机与自动化、化学与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医学、实践实验设计等众多门类。 [24]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封面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徽志图案为圆形,整体为深绿色。深绿色圆环上方为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圆圈内上方为学校图书馆图案,下方为学校校训。 [2]
校徽
  • 校旗
学校校旗整体呈长方形,主体底色为纯白,上下各有深绿色边,深绿边上窄下宽。校名文字为红色,位于校旗中央。 [2]

精神文化

  • 校训
学校校训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
  • 校歌
学校校歌名称为《前行》。 [41]
校歌《前行》曲谱

社团文化

2019年3月29日,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经典一百"读书会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肖氏武、张金玲带领大学生助勤帮困“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志愿团队前往襄城区法龙中心学校开展经典文化进校园活动。 [66]
2020年,湖北团省委公布“七彩社区”项目入围团队名单,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卧龙爱心社”成功入选,成为襄阳市入选的4支团队之一。“卧龙爱心社”成立于2005年6月,社团以“帮助他人、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奉献青春”为服务理念,常年为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山区贫困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文体活动、义务支教等爱心公益活动。 [67]
2022年9月22日,马列研读社组织社团骨干开展主题为“弘扬清廉文化,共建文明校园”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读书活动。 [68]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校训石

校训石
上刻湖北文理学院校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 [69]

“卧龙出山”雕像

卧龙出山雕像
2008年,《卧龙出山》主题雕塑制作完成并落成于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创作者为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的校友隗鹏 [71],具有“隆中精神”元素 [69-70]

淡泊湖

淡泊湖
名称来源于《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具有“隆中精神”元素。 [69-70]
图册参考资料 [75]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学校占地面积943.9千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6.6千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9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9亿元,纸质藏书189万册,电子图书2830GB,各类实验室50个,多媒体教室160个,校内外实训基地250个。
湖北文理学院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院长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宣传部部长
副书记
王瑶珺
副院长
汪云
党委常委、副院长
曹健、杭波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张宇辉
党委常委、副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
秦军荣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4] [72] [74] [77]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姓名
职务
任职起止时间
张雨航
地委宣传部长兼任校长
1958年5月
王丁月
总支书记
1975年—1977年
晁岱耀
书记校长
1980年7月—1984年6月
蔡子美
书记
1984年6月—1985年12月
周忠山
校长
1984年7月一1987年2月
陈革
书记
1987年12月—1989年1月
雷式祖
校长
1987年2月一1997年9月
李耀楠
书记
1989年1月—1996年8月
赵元文
书记
1996年8月一1998年3月
李树棠
校长
1997年9月—1998年3月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47]

校友情况

播报
编辑
优秀校友
姓名
介绍
常辉 [33]
1989年9月-1991年7月,原襄阳师专地理系就读,先后任深圳报业集团编辑、记者、主编
汪一洋 [32] [49]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学博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大、广东社会主义学院等多所院校兼职、客座教授
苏超时 [31]
1980年毕业于原襄阳师专物理系,是中国西部助学教育顾问,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教育管理学会会员,襄樊市第八、第九届党代会代表,襄樊市十四届人大代表
孙延一 [30]
1981年毕业于原襄阳师专学系,2005年2月调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教务处副科长,2009年1月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陆伟 [29]
1983年9月,求学于原襄樊市工艺美术学校(现襄樊学院美术学院),1998年起连续当选襄樊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2005年8月,任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学校荣誉

学校荣誉
时间
主办单位
荣誉
2018年
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荣誉称号(省级) [65]
2021年
襄阳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
老干部工作突出单位(市级) [63]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7—2019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校园)”荣誉称号 [64]
2023年
襄阳市
2022年度全国科技活动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61]
湖北省教育厅
2021-2022年度湖北省示范平安学校 [62]

学校排名

学校排名
时间
主办单位
排名
2023年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第347名 [34]
2024年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第376名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