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湍水

鎖定
湍水 tuān shuǐ
河南西南部河流名稱。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九 《沔水、潛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中文名
湍水
拼    音
tuān shuǐ
含    義
河南西南部河流名稱
出    處
《水經注》

湍水《水經注》原文

湍水出酈縣北芬山,南流過其縣東,又甫過冠軍縣東,湍水出弘農界翼望山,水甚清徹,東南流徑南陽酈縣故城東,《史記》所謂下酈析也。僅武帝元朔元年,封左將黃同為侯國。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澗山芳菊溪,亦言出析谷,蓋溪澗之異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澗滋液,極成甘美,雲此谷之水土,餐挹長年。司空王暢、太傅袁隗、太尉胡廣,並汲飲此水,以自綏養。是以君子留心,甘其臭尚矣。菊水東南流入於湍。湍水又徑其縣東南,歷冠軍縣西北。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澤潤不窮。湍水又徑冠軍縣故城東,縣本穰縣之一陽鄉、宛之臨駣聚,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諸軍,故立冠軍縣以封之。水西有《漢太尉長史邑人張敏碑》,碑之西有魏徵南軍司張詹墓。墓有碑,碑背刊雲: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鋼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後人,幸勿我傷!自後古墳舊冢,莫不夷毀,而是墓至元嘉初,尚不見發。六年,大水,蠻飢,始被髮掘。説者言:初開,金、銀、銅、錫之器,朱漆雕刻之飾,爛然。有二朱漆棺,棺前垂竹簾,隱以金釘。墓不甚高,而內極寬大,虛設白揪之言,空負黃金之實。雖意銅南山,寧同壽乎?湍水又徑穰縣為六門肢。漢孝元之世,南陽太守邵信臣,似建昭五年斷湍水,立穰西石塌。至元始五年,更開三門為六石門,故號六門竭也,溉穰、新野、昆陽三縣五千餘頃。漢未毀廢,遂不修理。晉太康三年,鎮南將軍杜預復更開廣,利加於民,今廢不修矣。六門側又有六門碑,是部曲主安陽亭侯鄧達等,以太康五年立。湍水又徑穰縣故城北,又東南徑魏武故城之西南,是建安三年,曹公攻張繡之所築也。
又東過白牛邑南,湍水自白牛邑南,建武中,世祖封劉嵩為侯國。東南徑安眾縣故城南,縣本宛之西鄉,漢長沙定王子康侯丹之邑也。湍水東南流,涅水注之。水出涅陽縣西北歧棘山,東南徑涅陽縣故城西。漢武帝元朔四年,封路最為侯國。王莽之所謂前亭也。應劭曰:在涅水之陽矣。縣南有二碑,碑字紊滅,不可復識,雲是《左伯豪碑》。涅水又東南徑安眾縣,竭而為陂,謂之安眾港。魏太祖破張繡於是處,與荀彧書曰:繡遏吾歸師,迫我死地。蓋於二水之間以為沿涉之艱阻也。涅水又東南流注於湍水。
又東南至新野縣,湍水至縣西北,東分為鄧氏陂。漢太傅鄧禹故宅,與奉朝請西華侯鄧晨故宅隔陂鄧颺謂晨宅略存焉。

湍水湍河

湍水猶存,為湍河,位於河南省西南部鄧州之西北。屬南陽南部唐白河水系,匯入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