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鎖定
湄江位於湘中腹地漣源市西北部,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是湘中地區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擁有3處國家級地質遺蹟,20處省級地質遺蹟,數百處其他地質遺蹟,其岩溶地質遺蹟的規模、種類、內涵均具有全國乃至世界性意義。
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批准為省級岩溶地質公園,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資格,先後投入1.8億元進行地質公園建設,於2013年通過國土資源部正式命名驗收,2013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湄江集美景、奇觀、險境於一體,具神奇、雄壯、秀美之特色,其景色觀之如畫、品之如詩,被眾多領導和專家譽為“三湘一秀”、“楚湘奇觀”、“中國的湄江”。 [1-2] 
中文名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
婁底漣源市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9:00-16:00
景點級別
AAAA級景區
佔地面積
128 km²
著名景點
觀音崖
大江口
仙人府
塞海湖等
類    型
地質公園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公園介紹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湄江風光奇特,景點集中,景觀齊全,具有奇景、險境、神旅之特色。擁有一代帝陵、二湖秀水、三道巖門、四片綠洲、五座寺廟,六大飛瀑、七里峽谷、八面險峯、九曲湄江、十處絕景、百個奇洞、千塊巧石、萬樹蠟梅等秀美景觀。湄江地質地貌為低山岩溶地貌,地質構造獨特,岩層裂隙發育完全,岩溶地質作用充分。如香爐山的“天彈待發”,仙人府的“天生橋”,觀音崖的“蓮花湧泉”,龍泉峽的“S型曲線深溝”,藏君洞的“天然壁畫”等均為世界稀有地質遺蹟,具有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和科研科普價值,是一處集自然風光為主體,梅山文化為內涵,岩溶地質遺蹟為特色的綜合性景區。
湄江自1992年開發建設以來,累計投資1.2億元開發開放了觀音崖、藏君洞、仙人府、塞海湖、龍泉峽、大江口等六大景區,配套完善了郵電通訊、道路交通、供電供水、賓館飯店以及醫療衞生等一列旅遊服務設施,具備了較好的旅遊接待能力,初步形成“三日遊”旅遊格局。湄江風景區管理處在今後將加快景區建設步伐,加強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建立營銷網絡,加速人才結構調整步伐,配套完善服務設施,力爭達到國家AAAA級旅遊區標準,並以此申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把湄江真正打造成婁底、湖南乃至全國首選旅遊品牌。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預訂須知

① 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② 兒童票: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
③ 70歲以上老人持老人證可享受半價優惠50元,學生憑證件購買優惠票40元
④ 門票包含:觀音崖,大江口,仙人府,塞海湖,羢君洞及塞海湖景區,大江口水庫遊船自費。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自然屬性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湄江地質公園內的峽谷及山峯崖壁、石林地貌、岩溶洞穴地貌、地下河、泉、瀑布、崩塌堆積地貌及奇形怪石、海洋生物化石等地質遺蹟景觀豐富多樣,它們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統性和完整性、自然性和優美性於一體,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生態環境價值和美學價值。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典型性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內地質遺蹟的典型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園內的龍泉峽是典型的溶蝕—侵蝕作用形成的碳酸鹽巖巖溶低山溝谷型地貌景觀,相對高差200~400m,溶洞沿峽谷上游河谷地帶出現,峽谷內溪水的發源地是湄宮溶洞內地下河水。
2、公園內發育有典型的岩溶洞穴地質地貌景觀,洞穴沉積物發育典型而集中。溶洞成層型發育,古神州內的“九州萬國橋”為一四層天生橋,湄花宮溶洞為一九層溶洞。
3、公園內發育有典型的岩溶峯林、峯叢、一線天、天生橋、岩溶漏斗等景觀。香爐山峯林發育密集,形態多樣,仙人府三拱天生橋是碳酸鹽巖巖溶作用形成的天生橋的又一實例。
4、公園內,二疊系下統茅口組地層中的硅質條帶灰巖是華南地區二疊系下統的標準地層,棲霞組底部粉砂質炭質頁岩、粉砂岩地層是石炭系、二疊系分界的標準層位。
5、公園及周邊地區背、向斜(橋頭河、蔡家邊-雙塘背斜、車田江等向斜等),是本區域典型的區域褶皺,是典型的含煤向斜。
6、公園內、外分佈有劃分石炭系、二疊系的標準化石,即產於中、上石炭系的小澤蜒、小紡綞蜒,產於下二疊系的希瓦格蜒等。
7、在約40km2內由總長35km的5條主幹地下河及數十處泉點等組成的完整地下水網,發育典型而奇特。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稀有性

1、公園內岩溶洞穴發育,洞內的化學沉積物類型之多,組景之奇特在全國乃至世界的溶洞之中是少有的。發育有九層洞穴的湄花宮溶洞、最長達2.5m長的細長鵝管羣,古神州溶洞內多層次天生橋、岩溶瀑布,巖壁上和溶洞內惟妙惟肖的壁畫(照片2-20),等等,這些溶洞和崖壁景觀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見的,實屬稀有。
2、橫跨仙人溪上的仙人橋為一單拱天生橋和雙拱天生橋連成的三拱立交橋,單拱高40米,跨度10米,雙拱橋高50米,跨度30米,此外,橋旁另有石峯四座,儼如橋墩,成待架修復之勢,如此奇妙壯觀的立交天生橋,堪稱天下一絕。
3、公園內奇石、巧石發育,一石八景,景景不同,其形態之逼真、配景之奇妙,實屬稀有;“天彈待發”為一重約10噸,高約5米的巨石(照片2-21),斜立於峭壁之頂,與基岩呈60°傾角,兩石接觸面僅50cm2,一人用手可搖動,幾十人用力卻不倒,成天彈待發之勢,可稱天下一絕。
4、公園內蓮花湧泉為一岩溶湧泉羣,面積達1200平方米,泉水自5個泉眼湧出,形成5朵略向上突出的蓮花,湧泉最大流量達5立方米每秒,動水直徑約2米,為全國罕見的特大型岩溶湧泉。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系統性完整性

公園內地質遺蹟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公園內外擁有多種類型的地質遺蹟景觀,從地層形成—構造運動—現代地貌,地質遺蹟總的形成過程和發育階段保存系統且完整,內容豐富多彩。
2、公園內碳酸鹽巖巖溶地貌發育類型齊全,其形成過程和發育階段系統而完整,既有幼年期的溶溝、石芽、漏斗等地貌,又有中年期的谷地、峯林、峯叢等地貌,還有晚年期的孤峯與殘丘等。
3、塞海岩溶湖是沿北西向節理裂隙溶蝕發育的地下暗河,後因地殼抬升、溶洞頂板塌落形成,它是區內地下水的主要彙集地,與公園內地下河、泉、裂隙水、溪水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地下水系網絡。
4、公園內石炭系地層、二疊系地層分佈完整,為一完整的石炭—二疊系地層標準剖面。
5、公園內外有完整的背、向斜分佈,如車田江向斜、橋頭河向斜等。
6、公園內外分佈着二個完整的地下水儲水構造,即橋頭河向斜儲水構造與車田江向斜儲水構造。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自然性

公園內的地質遺蹟,從本身物質組成來看,基本上發育在石炭—二疊系碳酸鹽巖地層中,這些岩溶化程度高,抗壓性強,為其保持自然狀態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從生態環境來看,公園內陸地森林覆蓋率達70%,溪流水質清澈,生態環境良好;從地質遺蹟的分佈區來看,公園內地質遺蹟核心區無居民,絕大部分地質遺蹟基本保持完好的自然狀態,未受到人為的干擾破壞;當地政府與居民對遺蹟的保護意識較強。總之,公園內地質遺蹟的自然性良好。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優美性

湄江公園,景點頗富,景觀齊全,景色秀美。前人曰湄江景觀具“奇、險、壯、絕、爽、奧、趣、神、”等特色,即“仙人橋之奇,雙龍洞之險,神仙洞田之壯,視雲夢庵之爽,獅山幻彩之奧、巖門行舟之趣、蓮花觀音之神。”隨着湄江公園的開發和不少景觀的發現,綜合各家之見,又與全國的有關公園景區類比,湄江風光的優美性,其特色應表現為五個字:奇、險、壯、秀、麗。
公園內幽深曲折的峽谷、陡峭如削的崖壁、千姿百態的山石、藏奧納奇的溶洞、高懸崖壁的飛瀑、潺潺流淌的溪流、凌空而起的天生橋,鬱鬱葱葱的森林,構成一幅幅雄壯、險峻、野奇、秀美的天然圖畫,具有極高的美學欣賞價值。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科學價值

公園內碳酸鹽巖巖溶地貌發育條件獨特,發育形態表現系統而完整;景觀各異的溶洞埋藏着無窮無盡的奧秘;別具一格的微型地貌和地下水系網絡反映了岩溶作用和水動力地質作用對地貌景觀的塑造;清晰可辨的構造形跡和碳酸鹽類巖的巖性巖相為區域地質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質證據。公園內如此珍貴豐富的地質遺蹟資源在地形地貌、古生物化石、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地殼運動等方面均富有深奧的科學內涵,是地學研究、考察和科普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人文景觀資源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內人文景觀資源,涉及古建築、摩崖石刻、碑刻等方面。博雅精深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尤具神韻,給山清水秀洞幽的湄江地質公園增添了神秘而絢爛的風采。主要人文景觀介紹如下。
藏君洞:相傳大約在1405年,朱允炆的叔父,即永樂皇帝朱棣,攻破南京,明惠帝朱允炆逃難至觀音崖,受到追兵“靖難軍”的攻打,朱允炆藏身此洞30余天,後得以脱險。故取名“藏君洞”。
罩門庵:罩門庵始建於元末明初,庵樓建在離塞海湖面約6m高(1964年前塞海口未打開,離水面僅1m多)的合心崖壁上。崖壁上的土磚牆,小瓦蓋頂。形象極像民居。樓高4.2m,由一小殿和雜屋組成。殿內有一近2m高,形像婦人的鐘乳石(稱觀音活佛,頭、胸諸全)。常年有泉從上滴至觀音頭部。當地人稱仙女。朝拜者一般坐船而至。
相傳,明惠帝朱允文得道後,自稱湘中老人,雲遊四海。曾在罩門庵作詩曰:“湘中老人讀黃老,手援紫累(土筐)坐碧草。春至不知湄塘深,日暮卻忘塞海道。”
紫華庵:紫華庵聳立在四周懸崖陡壁的仙女寨峯頂。始建於清初順治十年(1653年)。整個建築由三棟殿宇、山門及居室、雜屋組成,佔地2畝。山門高約5m,寬6m。左前有巖泉水井,四季常清,據説常飲不老。門前右方有一石,狀如杵臼,相傳為仙女搗藥時用。
祝雲茅庵:祝雲峯是黃羅灣峭壁的最高峯。峯頂有一幢建於清乾隆四年(1939年)的寺廟。先後經過民國四年(1915年)和1984年兩次復修,現建築規模為兩進磚瓦結構。寺廟內供有觀音等佛像,香火旺盛,遠近香客均上山進香。
現規劃在茅庵原址,改建成三進十八級的祝雲大廟。
觀音寺:觀音崖前半山腰觀音洞前觀音寺,為一飛檐高挑,白牆紅柱的觀音寺(照片2-22),始建於順治庚子年八月(1660年)。
寺後觀音洞,遠視洞門如宮殿拱門,門上系一塊40m2的罩崖。洞廳不大,長約30m,廳內鐘乳石,如假山堆積,遊客可上下鑽爬。廳中有一根4m餘高的鐘乳石柱,形象觀音。《安化縣誌》載:“觀音洞有石像觀音,天然瓔珞,不假雕飾,蓋慈面非人力所能為也。”清代鄭軾有《夜宿觀音寺》:“路險山傾欲斷魂,勞生薄宦可誰論?風風雨雨觀音寺,人語雞鳴共一村。”
觀音寺石碑文:觀音寺前有一石碑,高約2m,寬50cm,厚30cm。石碑正面刻碑文,左右兩端刻募捐者姓名。其碑文如下:
夫觀聖景,碧峒遙天。萬古仙室,洞流至今。九龍海口。何異普陀?且以後玄龍萬里,而豐至前雀山,橫玉台,秀筆架之。端龍虎口,開左右內外重關。中明堂。湧蓮池優花之水秀。如此清奇,堪以傳佛、傳法、傳僧。奇異聖景、正可修定、修慧、修佛。自無始以來,古聖先賢,未蒙開建。老僧至中年四十有二,如此名剎妻奴具系身外假文,頓舍。棄職拋家。蕩遊三千六百名山,瞻覽一十五國英才,遇此斯巖之天照奇妙。天下名山之勝景,莫過如此口故僧頓發智仁,勇心不惜身命,誘引十方檀挪廣開善門,施財共成梵剎,普度人天,功德無涯矣。乞懇後代高賢大士,嘉意廣修,同成佛道,不良侵損者,生遭王法,死墮阿鼻地獄。謹此嚴紀。大清順治庚子歲八月初七日和尚雪清立。
圓通寺:圓通寺原為觀音崖最大的寺廟(照片2-23)。據有關資源記述,明代永樂年間,應文和尚帶着一班僧徒到觀音崖開山奉佛,建圓通寺。
圓通寺為三進三級,紅土粉牆,磚瓦結構。正面書“圓通寺”三個楷書大字,山門有一對聯:“遠隔紅塵棲碧海,好騎仙鶴赴瓊樓。”應文死後,寺廟亦被毀壞。此後香火200多年。清順治庚子年(1660年)有雪清和尚執掌觀音法事,重建圓通寺。規模為二進二級。
雪清塔墓:據寺史載,清順治年間,有一雲遊3600名山,瞻覽15國英才的海潮法師,自號雪清和尚在觀音崖的觀音洞建庵修行,為湄江一帶羣眾化災除害。法師圓寂後,徒弟們把他用塔埋葬在觀音洞下小坪應文和尚的墓旁。其塔墓碑文是:“佛本列相,無維上下,空虛是也。為度人天兮,飾舍利以造多塔,老僧系武攸人也,當年曾立帝都,知此名剎,妻奴具系身外假事,頓舍。棄職拋家,蕩遊天下。遇師勝貴,乃天童法眷也。拜投按剃,法名海潮,重建此山。苦行數十餘春,內外雙修以登道岸,教化從檀,助修寶塔,以接後學,永鎮云爾。”
應文石刻:在觀音洞洞口懸崖下端正中靠左處,有一塊長約1m,寬0.6m的經過人工雕鑿的石碑。據考證,碑文為“逆毀廟觀潛身武造靖難紀仇”12字,署名“天童應文”。
應文墓:觀音寺下的小坪裏有兩座六角形塔墓,一座為開山祖師應文和尚的墓,另一座則是雪清和尚墓。應文和尚相傳為明惠帝朱允文,應文墓即一代帝陵
應文塔墓比雪清塔墓高、大一倍,形狀完全一模一樣。應文塔墓無墓碑。具體安葬年間不詳。
應文石像:觀音洞左一小洞之上,有一塊高約1.7m的鐘乳石,形似高僧。眼鼻、嘴俱全,袈裟披肩。形態如冷眼思考,仰天自嘆。相傳此像為應文和尚真身,觀音崖歷代僧均尊其為開山之祖,每年初一、十五,都上貢品朝奉。
吳都司故里:據《湖南省志》記載:“吳都司名友鶚,字和宇,明萬曆四十五年丁已十月十二日巳時生,崇禎十六年官授都司,後欽賜湖廣總兵兼理軍務糧餉。年32歲。……”吳友鶚為清代掌管兵權的將軍,繫馬方溪新江村人。故居為一“硬三間”(廳堂兩側各間房)木板房,小瓦頂。與當地農民的房屋相差無幾(故居於1987年大江口水庫建設移民時拆除)。屋前有陶馬樁。據吳友鶚的後裔介紹。吳都司生前的頭盔有40kg,大刀155kg,戰袍60 kg,他身高有1.8m多。尚存上馬石、下馬石、頭盔頂遺址遺物。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區位和市場

1、區位條件良好,對外交通便利
公園處於湘中地區腹部,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位居古都市邵陽市、交通重鎮婁底市和文化名城韶山市之中部西側,南靠漣源,北臨安化,西接冷水江,東連湘鄉、韶山,離漣源市僅30km,離婁底市30km,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公園對外交通十分便利,207國道從公園東側通過,湘黔鐵路通過婁底市、漣源市,洛湛鐵路臨經婁底過公園東側,鄉道四通八達。對外交通的便利為公園的建設和拓展旅遊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旅遊客源市場大,前景廣闊
湄江地質公園坐落在人口稠密、經濟繁榮、交通發達的湘中地區,周邊密集分佈11個大中小城市(婁底、韶山、益陽、邵陽、湘潭株洲、長沙、衡陽、懷化冷水江、永州等等)縣市(區),人口約1700萬。公園在旅遊設施不全,宣傳力度不大的情況下,2005年尚有5.4萬遊客來此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旅遊收入2005為864萬元;2008年遊客達8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100萬元。隨着宣傳和景區景點開發力度的加大,旅遊設施逐步地完善,服務質量不斷地提高,按2000年~2005年的平均遊客增產率為29.54%,2010年遊客規模則可達33.17萬人次,2010年可達7960.8萬元,到2015年,按40%增長率,2015年可達22598.4萬元。每年遊客有望達到70.62萬人次。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旅遊服務條件

自建立省級地質公園後,經過當地政府部門的勢力,公園內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已較為完善。區內由國家大電網供電,電力充裕,電網改造已全面完成;郵政通訊便捷,全面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可直撥國際長途,辦理郵政快遞;區內江河溪流密佈,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公園已實現了自來水供水,近二十年來生產及旅遊、生活用水不成問題;景區內已新建公路4.5km,新建遊道3700m,開發開放景點30餘處。
公園接待服務設施已有一定基礎。婁底市、漣源市是主要接待服務基地,現有三星級以上賓館20餘家,客房5000套,牀位11000張,有線電視全面開通,電影院、歌舞廳、卡拉OK廳等娛樂場所20餘處,有綜合性商場數家;城區醫療機構和治安組織機構齊全,社會治安良好。
公園內公路已通到各景區,已經開通了一日遊、二日遊、三日遊旅遊活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