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渾天合七政儀

鎖定
渾天合七政儀,是一個清代的天文儀器,主要用來推演七政,也就是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狀況。近代天文學的代表。
中文名
渾天合七政儀
朝    代
清朝
器    材
儀器主要組成
由外中內三重套環組成
用    處
用來推演七政

目錄

渾天合七政儀簡介

這是一個清代的天文儀器,主要用來推演七政,也就是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狀況。近代天文學的代表。
底部為一個圓形銅盤,圓形銅盤上有一個指南針。盤四周以6根鍍銅金柱支撐上部的圓環裝置,儀器主要由外中內三重套環組成
裏層為設有七星的七政盤,七政盤外層設有火、木、土三顆行星,其中木星帶有四顆衞星,土星帶有五顆衞星;中層設有地球和月亮;內層設金、水二星;正中間是太陽。七政盤上的月球為黑白二色,分別代表背地面和向地面。
中層為十字相交於南、北兩極的經圈,構成四條明顯的經線,上附5個互相平行的圓環,自上而下(即由北向南)依次為北極圈、北迴歸線、赤道、南迴歸線和南極圈。此外還有一帶狀寬環斜附於十字經圈上,為黃道帶,其中心線就是黃道。黃道帶上亦刻有黃道十二宮的內容,與地平圈上所刻略同。

渾天合七政儀記載

渾天合七政儀 渾天合七政儀
渾天合七政儀 謹按,本朝制渾天合七政儀,鑄銅為之。徑一尺二寸,高一尺三寸五分。凡三重:外二環,平者為地平圈,上列西洋書十二宮十二月;立者為子午圈,子午圈上天頂垂銅葉為地平高弧,北小圈為時刻盤。次內五環,兩軸為南北極,貫二極為二至經圈,腰帶赤道,斜帶黃道。黃、赤道交處為二分,相距最遠處為二至。二極軸上小圈為負黃極圈,其最內平面圓環為黃道十二宮,中心為日體,圓邊為地球。對地球,立表以指日行宮度,日與地各為盤,地盤有月體,日盤有金、水二星體。日外大盤有火、木、土三星體,皆以機旋之。月旋以地為心,五星旋以日為心。座面旁施指南針,以測太陽緯度及出入地平時刻、方位。 [1] 
參考資料
  • 1.    (清)允祿等..皇朝禮器圖式.揚州:廣陵書社,2004: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