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渴望生活

(2008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渴望生活-梵高傳》是2008年4月1日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歐文·斯通。
中文名
渴望生活-梵高傳
作    者
歐文·斯通
類    別
名人傳記 小説
原作品
lust for life
譯    者
常濤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4月1日
頁    數
525 頁
定    價
29.8 元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530209127
字    數
419千字

渴望生活內容簡介

《渴望生活——梵高傳》是美國傳記作家歐文·斯通的成名作,是其年僅26歲時的作品。歐文·斯通認為,最能打動讀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輝煌,而是他們追求和探索的過程。七十餘年來,梵高悲慘而成就輝煌的人生震撼無數讀者。這部作品被譯成八十餘種文字,發行數千萬冊,感動億萬讀者。

渴望生活圖書目錄

導言
序幕 倫敦
1 娃娃們的天使
2 古比爾公司
3 愛,以它自己的形象創造愛
4 讓我們把這事忘了吧,好不好
5 梵高家族
6 哼,你不過是個鄉巴佬而已
7 拉姆斯蓋特和伊斯萊沃思
第一卷 博里納日
1 阿姆斯特丹
2 凱
3 古板的鄉下教士
4 拉丁文和希臘文
5 曼德斯·德科斯塔
6 長處在哪裏
7 福音傳道學校
8 煤黑子
9 一間礦工的棚屋
10 成功了
11 矸石山
12 馬卡塞
13 一堂經濟學課
14 “易碎品”
15 黑埃及
16 上帝退場
17 破產
18 微不足道的小事件
19 藝術家對藝術家
20 提奧上場
21 萊斯維克老磨坊
第二卷 埃頓
1 幹這一行是可以謀生的
2 瘋子
3 學生
4 特斯提格先生
5 安東·毛威
6 凱來到埃頓
7 不,決不,決不
8 人在有的城市永遠不走運
第三卷 海牙
1 第一個畫室
2 克里斯汀
3 工作取得進展
4 男人得有個女人才行
5 你必須得趕快開始賣畫
6 善,滋長於出乎意料的地方
7 學會受了痛苦而不抱怨
8 “無情之劍”
9 愛
10 “聖家族”
11 提奧來海牙
12 難以捉摸的父親們
13 藝術是一場戰鬥
14 ——這就是婚姻
第四卷 紐恩南
1 牧師住宅裏的畫室
2 織工
3 瑪高特
4 要緊的是愛,而不是被愛
5 任你走到哪裏
6 審訊
7 你的作品差點兒就能賣出去了,但是
8 吃土豆的人
第五卷 巴黎
1 哦,是啊,巴黎
2 爆炸
3 要是一個人能當上畫家,他幹嗎非要當伯爵呢
4 一個原始派畫家的肖像
5 繪畫應當變成一門科學
6 羅穌的宴會
7 一個上吊的可憐蟲
8 藝術與道德
9 佩雷·唐古伊
10 “小林陰道”
11 為工人的藝術
12 “共產主義科勒尼”
13 向南,向南,向着太陽
第六卷 阿爾
1 地震還是革命
2 繪畫機器
3 “鴿子”
4 郵遞員
5 黃房子
6 瑪雅
7 高更到來
8 大吵大鬧
9 “伏熱”
10 在當今的社會,畫家只不過是個破罐子
第七卷 聖雷米
1 三等候車室
2 瘋人互助會
3 破瓶爛罐就是破瓶爛罐
4 在頭童齒豁、氣息奄奄的時候,我才學會了作
第八卷 奧維爾
1 首次個人畫展
2 精神病專家
3 人是無法把告別畫出來的
4 一種急速還原的泥土
5 他們死時也不分離
作者附記
再版後記常濤

渴望生活出版背景

1927年春,歐文·斯通先生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在巴黎偶然接觸到梵高的畫,這是梵高有史以來的第二次個人畫展,但是此時梵高以及他的弟弟提奧已經去世,梵高在藝術上也仍然沒有得到主流的承認,但是在觀看梵高的繪畫時,歐文·斯通被梵高繪畫中呈現出來的巨大的生命力所感動,深深的被他的繪畫所震撼,這使得作者思考這是個怎樣的人,懷着對梵高的疑惑,作者通過提奧的妻子喬安娜的幫助蒐集了梵高給提奧所寫的信件,並篩選了其中的一些信件出版為《親愛的提奧》一書,緊接着,歐文斯通通過信件所提及的資料,一一拜訪了梵高所去過的地方,此時距離梵高去世僅有40年,作者拜訪了不少梵高的親友,取得了一手資料,在蒐集了這些資料之後。作者用了6個月四易其稿完成了《渴望生活》,然而此後的三年間這部手稿卻遭到美國的十七家大出版社的拒絕,原因都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蕭條時期,難以有人可以接受一個荷蘭的默默無聞的畫家的故事。直到1934年,作者將手稿刪減十分之一後,作者的妻子瓊投寄給英國的杜朗格林出版社,出版社的負責人勉強印製了5000冊。《渴望生活》已經翻印成了80種文字,銷出大約兩千五百萬冊。 [2] 
牧羊人和羊羣 牧羊人和羊羣
向日葵 向日葵
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

渴望生活作者簡介

歐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美國著名傳記小説作家。青少年時期生活艱難,先後做過報童、推銷員、牧童等。南加州大學經濟學碩士。曾於印第安納大學任教。歐文·斯通一生創作二十五部傳記小説,傳主包括傑克·倫敦、米開朗琪羅、弗洛伊德、達爾文等歷史文化名人。其作品在歐美各國有着廣泛的社會影響,更深受中國讀者的喜愛 [1] 
參考資料
  • 1.    渴望生活  .豆瓣[引用日期2016-11-20]
  • 2.    歐文·斯通.渴望生活:北京十月出版社,2013